|
宁德文明网11月7日讯(通讯员 郑秋榕)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的雷氏宗祠内,古韵悠悠流淌,新风悄然涌动。这座始建于清雍正年间的畲族宗祠独具特色,黛瓦翘角之下,畲族凤凰图腾与农耕纹样精雕细琢,在光影中流转着岁月的韵味。正门悬挂的“雷氏宗祠”匾额,是乾隆年间流传至今的遗存;正厅那方道光年间的“凤山衍庆”匾额,更是畲族家族文化与精神内核的鲜活载体。两侧木刻楹联“民族生根血统亲”“畲汉结宜情更深”静静伫立,字里行间,无不诉说着畲族先祖所秉持的“畲汉一家亲”的深厚情怀与精神传承。
近日,霞浦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溪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民政服务站及半月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半月里村雷氏宗祠共同举办“古祠新韵・文明志愿”活动,通过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让政策暖流浸润文化根脉。
活动伊始,溪南镇党委宣传委员刘耿凡以“小切口讲透大道理”,围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乡村振兴、文化保护等核心内容展开宣讲,并结合半月里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建设实际,用“村集体收入近100万元”“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等鲜活数据,解读全会提出的“以文化振兴带动产业振兴”部署,让村民清晰感知政策与生活的紧密关联。
“这座宗祠见证了半月里从畲族小村到文化名村的蜕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小说歌代表性传承人雷国胜带领众人驻足于宗祠的修复痕迹前,“雷氏宗祠的修缮中,我们保留了乾隆年间的匾额和凤凰木雕,硬山顶砖木结构兼具历史厚重感与古雅风貌,让村民和游客能更深刻的感受畲族文化,这正是全会精神中‘活化文化遗产’部署的生动实践。” 随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婚俗代表性传承人、全国文明家庭代表雷其松深入讲解了畲族家风家训《雷氏畲训十则》的内涵与意义,引经据典,结合畲族先祖故事,把那些蕴含着智慧与哲理的畲族家风家训,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半月里村党支部书记、村民主任雷丽丽还带领大家参观宗祠旁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婚俗传习所,一一介绍畲族凤冠银饰、花轿等畲族婚俗特色展品,将家风传承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深度融合,让宗祠成为活态的文化课堂。 此次活动通过“政策宣讲+文化溯源”模式,让党的创新理论与畲族传统文化同频共振。村民们纷纷表示,在承载家族记忆与民族文化的宗祠里学习,既读懂了全会精神的实践意义,更坚定了守护文化根脉、传承畲族精神的信心。(宁德文明网 郑秋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