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文明网8月8日讯(通讯员 钟亮 陆文婷)近日一场以“用一辈子践行一个承诺,以凡人善举弘扬诚信文化”为主题的老劳模宣讲活动,在福鼎市德成学校温情启幕。此次活动由福建省关工委、宁德市关工委、福鼎市关工委联合主办,福建省劳动模范、福鼎市贯岭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邓昌朝,向50名学生娓娓道来自己30余年深耕公益的动人故事,为孩子们上了一堂鲜活而深刻的诚信教育课。 今年69岁的邓昌朝,始终坚守着“助人行善”的初心,用一辈子的行动践行着这份承诺。回溯至1994年,一句“就算少吃一顿饭,我也想要去读书”的恳切诉求,让他与公益助学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为帮助濒临辍学的女孩重返课堂,他从微薄的工资中竭力挤出资金,四处奔走呼吁社会各界捐款,甚至放下身段捡拾废品筹集善款。即便被人戏称为“乞丐干部”,他也全然不在意。“每帮助一个孩子,就可能改变他一生的命运。”正是这份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帮助更多失学儿童重新走进校园。 在漫长的助学路上,邓昌朝还创新性地将环保理念与公益事业相结合。30多年前,他在贯岭镇率先成立“爱心环保站”,随身携带的资料袋里装着贫困学生的档案,编织袋则用于收集废品。凭借回收21万多个废瓶、20多吨废纸的收入,他为扶贫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如今,他带领的3支志愿者队伍规模已超百人,辐射带动8000多位捐款人,累计募集善款550多万元,成功资助1740名贫困学生。 宣讲过程中,邓昌朝讲述的两个暖心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2020年,他十余次往返于公安、民政部门之间,为一名14岁的“黑户”少年解决了户口难题,助其顺利升学;2025年初,他多方奔走募集到2.48万元善款,为一位残疾单身母亲修缮了危房,圆了这对母子期盼十年的安居梦。这些事迹生动诠释了“心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深刻内涵。学生们纷纷表示深受触动,老劳模的事迹如同播撒在心田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种下了诚信与善良的萌芽。 不仅如此,邓昌朝还在德成学校设立“劳模工作室”,每年精心举办“孝亲尊师”夏令营,在古村落修缮过程中着力打造孝德研学基地,以实际行动让崇善崇德的风尚蔚然成风。他的感人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先后荣获“中国好人”“福建省劳动模范”“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宁德市通过开展老劳模宣讲活动,以榜样的力量感染和激励广大青少年,为他们树立了可学可敬的标杆,引导青少年在成长道路上崇尚劳动、向善向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