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各方面工作的根本准则,是我们党新时代进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和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2022年10月29日) |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2022年10月16日上午,曾见证无数重大历史时刻的人民大会堂,又一次激荡时代强音: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作报告时的豪迈宣告,响彻在党的二十大全体与会者耳畔,响彻在新时代中国大地上。 “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报告中一句句凝练而厚重的概括,折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二十大代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黄一兵说。 跨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十八洞村的脱贫故事里,能深刻感悟‘精准扶贫’的思想力量。”二十大代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施金通由衷感言。 如今的十八洞村,已实现从一个贫困苗寨到精准扶贫样板的蝶变。 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在讨论苗绣制作(2020年7月16日摄)。新华社发(石林荣 摄) 2013年11月,正是在十八洞村,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引领亿万人民打响一场伟大的反贫困斗争。 思想之意义,正在于应历史之变,解时代之问。 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提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党史专家欧阳淞说。 “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的重大论断掷地有声。 身处会场,二十大代表、李大钊之孙李宏塔感慨万千:“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 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既有凯歌行进的高潮,也有曲折探索的艰辛。 当时间列车行进到二十一世纪,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功,谱写了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来最精彩的华章。”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何毅亭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走向振兴的中流砥柱。 四川眉山,三苏祠,承载千年文脉,在新时代愈发闪亮。 这是四川眉山三苏祠(2022年6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指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书记从文化自信谈到道路自信,强调‘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文明历史的深厚底蕴,我们带领人民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忆当时情景,二十大代表、眉山市委书记胡元坤感触尤深。 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品读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扑面而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的深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浸润“天人合一”的智慧;“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展现“协和万邦”的博大胸怀…… 报告强调,“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盈着浓郁的中国味、深厚的中华情、浩然的民族魂,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二十大代表、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张伟说。 思想的力量无远弗届。 当马克思主义以充沛活力和崭新形象展现于世,世界各国把更多目光投向东方—— 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表明“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强调“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报告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曾参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编审工作的外文出版社外国专家大卫·弗格森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为中国未来发展指引航向,世界也将从中得到启迪。 开创治国理政新局面——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把握引领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引领新时代中国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报告阐释的“六个必须”,正是开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力,解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金钥匙”。 上海,兴业路老石库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中共一大纪念馆迎来一批批参观者。 上海市新党员代表入党宣誓活动在中共一大会址前举行(2022年7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颖 时光如昨。五年前,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这里,瞻仰一大会址,重温入党誓词,于沧桑历史中探寻初心,宣示坚定政治信念。 “在1920年9月印刷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展柜前,总书记久久凝视。”二十大代表、中共一大纪念馆宣传教育部主任杨宇当时参与讲解,记忆犹新。“正如总书记所说,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 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才会自信自立、坚强有力,才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四平战役纪念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红色地标砥砺信仰的场景撼动人心。 强调“坚定理想信念是终身课题”;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突出位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奋进新征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充满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充满‘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体现了这一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色,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黄一兵代表认为。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现场聆听报告,二十大代表、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党支部书记顾瑞利感触深切。 发展食用菌、高山林果等产业,打造民宿旅游……今天的骆驼湾村,百姓腰包鼓了,房子新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脱贫后迈向乡村振兴的道路更加通达豁亮。 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景色(2021年7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这次来参加大会,我带着乡亲们沉甸甸的嘱托,报告我们的好日子。”顾瑞利代表说。 时针拨回到2012年11月15日。面对中外记者,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10年夙夜在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智、解民忧,以实际行动践行对人民的承诺。 脱贫“一个都不能少”,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方位改善人民生活; 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真正使人民成为国家主人; 以民心定义“最大的政治”,铁腕惩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着力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报告中的宣示,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宗旨本色的集中写照。 “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二十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查琼芳对报告中这句话共鸣强烈。曾在武汉战“疫”数十个日夜的她,亲身见证“从新生婴儿到百岁老人,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我们从中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书写在亿万人民心中的理论,是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查琼芳代表说。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的重要论述发人深省。 面对党内一度存在的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等问题,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理论和实践上鲜明回答; 基于对我国经济“三期叠加”的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提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把脉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思想指引…… 新时代中国道路的每一步前行,中国大地上的每一处改变,都在深刻诠释着报告所提出的“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 “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翻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厚重篇章,无不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智慧结晶,无不彰显党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每秒钟就有一个集装箱进出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超12亿吨,连续13年蝉联世界第一……二十大代表、宁波舟山港集团董事长毛剑宏带来了这份成绩单。 这是浙江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2021年12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汤健凯 摄) “疫情发生两年多来,宁波舟山港深入长江经济带,串起欧亚大陆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毛剑宏代表说。 两年多前,在宁波舟山港调研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对新形势的思考,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着眼全局的战略谋划,成为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 “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创新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重要能力之一。 正如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系列科学方法隽永深长: 坚持战略思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坚持辩证思维,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立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 运用底线思维,“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打有准备、有把握之仗”,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 科学的思想,历经时间洗礼和实践检验而愈显光辉。 指引伟大复兴新航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马克思说,一切都取决于它所处的历史环境。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二十大报告发出新的号召。 理论的先进,是最彻底的先进;思想的主动,是最大的主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的,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杨宇代表说,新征程上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报告鲜明指出。 广东深圳,目前正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目标,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 深圳市南山区大沙河畔的科技园(2020年9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二十大代表、华大集团党委书记杜玉涛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必须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之路。“我们要抓住宝贵发展机遇,继续坚持理论和实践创新,以更好的发展成绩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报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这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二十大代表、广西科学院广西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青艳说,要朝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为不断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作出贡献。 报告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论断和战略部署,极大深化了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方向。”黄一兵代表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共同富裕是个长期过程,既要久久为功也要时不我待。”二十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滕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傅平均说,要探索各种发展方式,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样板,带动更多人富起来,“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滕头村,二十大代表、滕头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傅平均(右二)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楼建设工地察看施工进展(2022年9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作为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代表参加党的二十大,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刘保献倍感振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深入人心,充分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深远意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二十大代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古灶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陆秀兴对此深有体会: 近年来,古灶村确立“党建作统领,经济民生作两翼”思路,将一度组织涣散、矛盾重重的“问题村”变成集体收入过亿元的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二十大代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古灶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陆秀兴(右三)和村民在一起聊天(2022年9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啃下发展路上一个又一个‘硬骨头’。”陆秀兴代表说。 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报告对新时代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必须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二十大代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徐川说,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忠实践行“两个维护”,让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李克强主持大会 2340名代表和特邀代表出席大会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凝心聚力擘画复兴新蓝图,团结奋进创造历史新伟业。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人民大会堂雄伟庄严,万人大礼堂气氛热烈。主席台上方悬挂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标,后幕正中是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党徽,10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二楼和三楼眺台上分别悬挂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的横幅。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这是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胡锦涛在主席台上。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的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成员有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丁薛祥、王晨、刘鹤、许其亮、孙春兰、李希、李强、李鸿忠、杨洁篪、杨晓渡、张又侠、陈希、陈全国、陈敏尔、胡春华、郭声琨、黄坤明、蔡奇、胡锦涛、李瑞环、温家宝、贾庆林、张德江、俞正声、宋平、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贺国强、刘云山、张高丽、尤权、张庆黎。 大会由李克强主持。上午10时,会议开始。全场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随后,全体同志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已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默哀。 李克强宣布,党的二十大应出席代表2296人,特邀代表83人,共2379人,今天实到2340人。他对列席大会的党外朋友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共分15个部分: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二、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三、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八、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九、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一、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十二、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十三、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十四、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十五、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十九大以来的五年,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五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在总结新时代十年工作时,习近平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习近平说,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确立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习近平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强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在谈到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时,习近平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习近平强调,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习近平指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习近平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习近平指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加快建设法治社会。 习近平表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习近平指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习近平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习近平提出,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习近平表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要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全面加强军事治理,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习近平强调,“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坚持依法治港治澳,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习近平表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国人民愿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习近平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他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习近平指出,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习近平报告过程中,全场一次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现任和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党外人士,在京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无党派代表人士,宗教界代表人士,在京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常委中的民主党派、无党派和民族宗教界人士作为来宾列席大会。党内有关负责同志也列席了大会。 约2500名中外记者采访报道了开幕会盛况。 |
中共十九届七中全会在京举行 中央政治局主持全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全会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讨论并通过了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将这3份文件提请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审查和审议。习近平就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王沪宁就《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22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22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2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发生全面、深刻、根本性的变化,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党、国家、人民、军队、中华民族的面貌焕然一新。习近平同志围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规律,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科学理论,是指导我们做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文明创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丰润道德滋养、良好文化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述摘编》分10个专题,共计512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7日至2022年6月8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说明、演讲、谈话、贺信、指示、批示等240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
8月25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在京召开座谈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重要回信精神,领会感悟“中国好人”最可贵的精神品质,交流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榜样作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动更多的人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中宣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李书磊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书磊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回信,礼赞普通劳动者,褒扬敬业奉献精神,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对平凡英雄的关心关怀,对发挥榜样作用的深刻思考,对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为进一步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深刻认识回信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8月25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在京召开座谈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李培生胡晓春重要回信精神。图为会议现场。(周胜武 摄) 会议强调,要深刻把握“中国好人”最可贵的精神品质,他们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生动诠释了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传承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集中展现了矢志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当,是鲜活的价值观、有形的正能量。“中国好人”有着强大的道德感召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他们贵在平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默默付出,平凡中见精神、平凡中见伟大;贵在力行,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做的是力所能及的实事,办的是温暖他人的好事;贵在坚守,几十年如一日专心做事、潜心干事,在执着坚守中迸发出耀眼的道德光芒;贵在情真,对家人、对事业、对社会、对国家满怀朴素而深沉的爱,激励和引导更多人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会议要求,要学习宣传好人,深入挖掘“中国好人”的“精神富矿”,让他们成为宣传报道的主题和文艺创作的主角,用群众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鲜活地讲好“中国好人”的感人故事。要加大全媒体传播,扩大覆盖面影响力,向世界讲好新时代“中国好人”故事,以中国的道德力量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把宣传教化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融入文明实践、文明培育、文明创建,让学习榜样、争当好人成为人们的自觉追求。要发现和推荐更多好人,既广泛发动基层群众、广大网民踊跃推荐,扩大“中国好人”的覆盖面;又善于发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中的好人,增强“中国好人”的代表性。 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中国好人”的示范带动和激励引领作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人们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重点抓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激励少年儿童做好孩子、好学生。要礼遇关爱好人,在全社会形成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鲜明导向,健全尊崇礼敬好人的激励机制,褒扬高尚道德行为,政策上给优待,社会上给地位,激发好人内心的自豪感荣誉感。 会议要求,要继续做好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坚持面向基层、重在网上、守正创新,办出更高质量、办出时代特色,使这项活动更加深接地气、广聚人气、充满生气。要加强组织领导,把牢价值导向,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强化动态管理,确保“中国好人”叫得响、立得住,让“中国好人”始终成为社会的榜样、道德的标杆,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学习好人、宣传好人、崇尚好人、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 座谈会发言照片: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强,“中国好人”代表李培生、晏春明、王长信(上排从左至右);“中国好人”代表刘杰、夏恩代,“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代表王荃,媒体记者代表张贺(下排从左至右)。(刘鲲鹏 摄) 李培生、胡晓春等“中国好人”代表和媒体记者代表作了交流发言,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强介绍了安徽省的工作情况。大家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工作、再立新功。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部分地方党委宣传部、文明办负责同志参加会议。(邓植尹 王钰) |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徐州市潘安湖街道马庄村考察。在村文化礼堂,总书记观看了村民乐团排练的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快板节目,称赞他们编得好、演得好,鼓励他们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多作贡献。 总书记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 2022年第7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2月28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01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把农民群众精气神提振起来。 02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孕育农村社会好风尚。 03要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革除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反对迷信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04要注重农村青少年教育问题和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工作举措,加大资源投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我们始终强调,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全过程、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 口袋鼓起来、脑袋富起来、生活美起来,乡村振兴正当时! |
习近平同志当省委副书记的时候,主抓全省农村扶贫工作。他经常下乡,听取群众呼声,工作安排也处处想到群众。在此期间,他提出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理念。这话让老百姓听起来非常有亲切感。他非常强调产业扶贫的重要性。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产业支撑,老百姓就没有事情做,也就没有工资,生活无法稳定,也富不起来。 采访对象: 徐登峰,1944年12月生,福建连江人。1987年任福建省委办公厅信息处处长。1993年任省农委副主任。1995年任省委农办副主任。1998年任省委农办主任。2008年8月退休。 采访组:徐登峰同志,您好!习近平同志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时,分管农业、农村工作,您当时任省委农办主任。你们工作上接触很多,请您讲一讲工作开展情况。 徐登峰:我和习近平同志第一次接触是在1996年。当时,他是福建省委副书记,分管农业、农村工作,兼任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我是省委农办副主任,所以我们接触较多。他当时40来岁,年富力强,待人亲切,平易近人。这与他长期在农村和基层工作有很大的关系。 习近平同志经常强调一个观点,就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这么说,也这么做,同时要求各级干部都这么做。我们曾听到宁德的同志说:“习近平新官上任,从来不搞‘三把火’。”在他领导下工作,我们发现他确实如此,非常反对搞形式主义和花架子。他工作的立足点和评判标准就是群众满意不满意。 习近平同志当省委副书记的时候,主抓全省农村扶贫工作。他经常下乡,听取群众呼声,工作安排也处处想到群众。在此期间,他提出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理念。这话让老百姓听起来非常有亲切感。 他很重视工作班子的团结,从来不搞拉帮结派、团团伙伙,处理问题都是站在全局高度来评判。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具备了全局观念、战略眼光、世界眼光。我们在他领导下工作,也是真心换真心——他怎么交代,我们就根据中央精神和他的指示怎么干,没有什么私心杂念,一门心思考虑怎么样才能把工作做好。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特别重视扶贫工作。请您讲讲他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徐登峰:习近平同志在扶贫方面做了很多扎实有效的工作。我举两个典型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福建的一个特殊群体,历史上叫作“疍民”。在过去封建社会,这个称呼多少带有歧视的意思。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称这个群体为“连家船渔民”。“一家人生活在一艘小船上,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以船为家,终日漂泊”——这就是连家船渔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些渔民长期漂泊在江河海上,卫生条件极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很弱,生活得不到保障。如何让他们上岸定居,如何让他们融入现代城镇生活,成为习近平同志特别关心的事情。他在主持福州工作期间,就为推动连家船渔民上岸做了很多工作;他到省里工作以后,对这项工作仍然常抓不懈,不断关注进度和成效。 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召开的全省“造福工程”暨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现场会上,就强调要彻底解决连家船渔民上岸定居问题,并把它列为全省“造福工程”的重中之重。他指出:“我们不要把连家船渔民上岸作为一般的事情来做,人上岸容易,政府可以花钱帮助盖房子,把人拉上来。最关键的是要解决他们上岸后的生计问题,从前他们在船上靠运输、捕鱼为生,上岸以后要给他们安排好维持生计的工作,让他们能够‘住下来、稳下来、富起来’才行。” 连家船渔民有五六千户,上岸定居的工作很复杂,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习近平同志持续推动下,连家船渔民从1998年起开始大规模搬迁上岸,经过几年扎实有效的工作推进,到2002年时已总体完成。曾经以船为家、终日漂泊的连家船渔民成功上岸定居,过上了电器洋房、幸福安康的生活,这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成就。可以说,这些老百姓能够过上幸福生活,习近平同志功不可没。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畲族群众的茅草房改造工程。全国畲族人口70多万,90%以上居住在福建和浙江的贫困山区,主要有雷、钟、蓝三大姓。由于上世纪90年代交通不够发达,建材运输成本和建筑人力成本都相对较高,所以很多山区的畲族群众没钱盖房。福建的情况又与北方不同,在北方农村,可以弄土坯来建较大较结实的房子,但闽东地区的土质达不到要求,土坯比起北方的质量差远了,畲族群众只能用茅草和少量的土坯来盖很简陋的房子。他们盖房时,都是用土坯围出一个房框,再用茅草盖在上面,最后用泥巴糊起来,将就着住。这样的房子,即使雨水少的情况下也只能住两三年,而福建台风多、雨水多,这种房子一两年都坚持不下来。畲族老百姓年年都要面临房倒屋塌的困境,承受人员受伤的危险。 当习近平同志主抓的“造福工程”推进到这些非常偏远的山区时,一些实际问题就凸显了出来。因为老百姓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区里,交通闭塞,与外界隔绝,山里面仍然很原始,所以这就涉及“造福工程”的投入与收效的问题。如果把路修上去,把电力供应上,至少要花费几百万元,这在当时是非常巨大的一笔开支;路通了,还要对茅草房加以改造,又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即便这样做了,他们还是身处偏远的大山深处,生产生活几乎还是保持原样,很难说会有什么大的改变。 习近平同志考虑,与其付出这么高的代价,倒不如直接在离城镇近的地方给这些老百姓盖上房子,请他们搬下山居住,再发展一些企业,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这样既把钱用在了“刀刃”上,也让他们和城市连接起来。习近平同志的这个思路,后来就形成了畲族群众“造福工程”的基本规划。 对于茅草房改造搬迁,习近平同志要求在1997年内限期完成,省里还下发了600万元专项资金。相关地方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到1998年来临之际,闽东的2000多茅草房户全部甩掉了象征贫穷的“草帽子”。 采访组:“山海协作”“对口帮扶”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请您具体讲讲这一战略举措形成和推进的过程。 徐登峰:福建的地理地貌特点是山多、海阔,全省陆域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平地很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海域面积13.63万平方公里。鉴于这样的自然地理特点,省委对山区建设非常重视,从项南同志开始,就从福建实际出发,提出了大念“山海经”的战略;陈光毅同志提出“南北拓展,中部开放,山海协作,共同发展”的理念;到了贾庆林同志,提出了“沿海山区一盘棋”战略。习近平同志对这三任省委书记提出的战略规划都有继承、发展和提炼,提出要“对口帮扶,山海协作,协同发展”。 1993年,省委、省政府已经注意到加快山区开发开放的重要性,提出来要“对口帮扶”。1996年,习近平同志任省委副书记时专抓这项工作。这期间,特别是1998年,省委召开了六届九次全会,会上颁布了两个决定,一个是《关于进一步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另一个是《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定》。这两个文件从前期调研、起草到成稿,都是在习近平同志亲自指导下,由文件起草组的同志们共同完成的。当时在省委六届九次全会上,就是由习近平同志亲自做大会发言,报告了这两份文件的形成过程,以及对有关问题的说明。所以,习近平同志对福建的“对口帮扶”和“山海协作”,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2001年2月5日,为进一步落实福建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山区发展的决定》和省政府的《实施意见》,为实现山海联动、融合发展,缩小山海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省委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山区发展推进山海协作的若干意见》,提出40条政策举措,包括推进山海协作共建产业园区、建立山海产业转移项目的利益共享机制、完善山海对口帮扶制度等。“对口帮扶”和“山海协作”是一个整体,就是把福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比较快的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与地处山区经济发展比较慢的南平、三明、龙岩和宁德等地区结成对子,发展快的对口帮扶发展慢的。 当时,针对习近平同志倡导的“对口帮扶、山海协作、协同发展”,省委决定建立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和23个沿海县(市、区)的对口帮扶关系,力争每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均在本县和对口帮扶县(市、区)建成1个以上共建产业园区。而且,通过项目招商、技术帮扶、产业链延伸、资金落实等,进行全面合作。当时还确定了每个县每年对口帮扶的资金不能少于1200万元,并且在如何加强引导、如何制定优惠政策、如何帮扶方面都进行了详细说明。在帮扶方面,省委又在确定1999年原定的国家17个贫困县基础上,增加到了19个,确定安排了19个省级领导、58个部门来进行对口帮扶、挂钩。 有个专门统计,从1998年到2000年,福建省“山海协作”新增项目1400个,总投资100多亿元,新增产值达到1300多亿元,利润达到20亿元,安排劳动力10万人以上。 采访组:闽宁协作与“山海协作”几乎是同期开始推动的。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与扶贫经验,是否也应用于帮扶宁夏的工作实践当中? 徐登峰:是的。1996年,福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进行对口帮扶,省委就把这项工作交给了时任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所以在他的工作当中,对口帮扶这一概念不仅限于福建省内。他高度重视帮扶宁夏的工作,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把中央赋予的这项工作当作政治任务来抓。他一共出席了5次闽宁“对口帮扶”的联席会议,而且他还亲自带队到宁夏考察。 1997年,习近平同志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上,提出了“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指导原则。他多次强调,闽宁对口协作是一项政治任务,要坚决完成,联席会议提出的要求和有关事项一定要落实,所做的承诺一定要兑现。 闽宁帮扶的很多具体做法,是习近平同志开创的。闽宁对口帮扶期间,福建共派了17批、大概1000多人次去宁夏,为宁夏培训很多教师。宁夏每年有4万多工人到福建务工。福建财政累计给宁夏补助5亿多元,并且还十分注重宁夏企业发展。福建的优秀企业,在宁夏的就有5000多家,每年所上缴的税收10亿多元,安置了当地劳动力10万人左右。 那个时候,每年福建都会和宁夏召开一个协作会议,并且福建还派了专门的干部去宁夏固原挂职。宁夏有什么要求,具体有什么困难,挂职干部就回来汇报,我们根据他们的要求,然后提出相对应的政策措施,尽我们所能帮扶宁夏。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积累的扶贫工作思路,自然也应用到了对口帮扶宁夏的工作当中。1997年,习近平同志参加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后,去“贫甲天下”的西海固考察,提出将西海固移民搬迁到银川,先搞一个试点,打造具有样板意义的闽宁协作示范村,让移民迁得出、稳得住、致得富。现在,昔日8000多人的贫困移民村已发展成为人口6万多的小镇,这个小镇的名字就叫“闽宁镇”。闽宁镇也因而成为我国贫困地区通过对口扶贫协作走向全面小康的成功典范,成为对口扶贫协作“闽宁模式”的一个样板。 从宁德的“造福工程”,到闽宁协作示范村,习近平同志抓扶贫工作一直扎扎实实、卓有成效。他非常强调产业扶贫的重要性。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产业支撑,老百姓就没有事情做,也就没有工资,生活无法稳定,也富不起来。 习近平同志现在的很多执政理念,在福建时期就已经在实践了。随着工作的变动、职务的提升,他把这些经验又带到不同的地方,并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产生了良好效果。所以,他在福建工作期间积累的很多工作经验,对以后的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扶贫工作与“山海协作”“对口帮扶”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采访组:请您讲讲习近平同志是如何推动长汀水土保持工作的。 徐登峰:新中国成立后,福建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长汀水土保持工作。据记载,长汀水土流失的历史至少已有200年。长汀生态环境最恶劣的时候,四周山岭尽为赤红色,夏天地表温度高达76℃,可以烤熟鸡蛋、灼枯植物,因此得名为“火焰山”。1983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同志考察长汀,对河田等地严重的水土流失状况感触极深,认为它直接威胁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非治理不可,初次商议并提出了治理计划和措施,还写下了《水土保持三字经》。 习近平同志任省委副书记时,分管全省农村工作,高度重视长汀的水土保持工作,把长汀的水土保持工作和建设生态农业工作提到重要日程上来。他前前后后多次到长汀调研,作出批示和指示,我印象深刻的有四次。 第一次是1999年1月10日。习近平同志到长汀考察,并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作出专门批示,题词“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 第二次是1999年11月27日,这也是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划时代的日子。这时,习近平同志已任代省长,主持省政府全面工作。他在龙岩考察棉花滩电站、梅坎铁路、漳龙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工程。当时,我作为省委农办主任兼省水土保持委员会主任,全程陪同他调研。考察结束后,他带着我们到长汀调研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到长汀之后,习近平同志直接跟群众见面,倾听和征求群众意见。长汀县委的同志向他介绍了10多年来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并表示长汀是欠发达县,仅靠自身力量难以完成这项艰巨任务,希望省里给予支持。习近平同志听完汇报,根据各部门和群众的意见,提出了工作要求。从此以后,长汀水土保持工作进入了常态化的轨道。 第三次是2000年1月8日,时任长汀县委书记饶作勋带着长汀县百万亩水土流失治理报告到省里向习近平同志汇报。接到报告后,习近平同志当即批示:“同意将长汀县百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上报长汀县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县。为加大对老区建设的扶持力度,可以考虑今明两年由省财政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治理长汀县水土流失。” 当年2月,在习近平同志倡导下,“开展对长汀严重水土流失区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被列为省委、省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项目,资金随着项目走,确定每年由省直有关部门扶持1000万元资金。长汀大规模治山治水的大幕拉开了。此后连续10年,长汀水土流失治理都被列入省为民办实事项目。 第四次是2001年10月13日,时任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再次到长汀实地考察指导。在听取长汀两年来水土治理工作的汇报后,他说:“水土保持是生态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方要重点治理,以点带面。长汀水土治理要锲而不舍地抓下去,认真总结经验,对全省水土保持工作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几天之后,也就是10月19日,习近平同志对长汀水土保持工作再作批示:“再干八年,解决长汀水土流失问题。” 到中央工作以后,习近平同志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还作过两次批示。 第一次是在2011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记者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情况进行了报道,题目为《从荒山连片到花果飘香福建长汀十年治荒山河披绿》,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对这篇报道作了重要批示,要求中央政策研究室牵头组成调研组深入长汀实地调研,提出继续支持推进的意见。 第二次是在2012年1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策研究室牵头的联合调研组报送的《关于支持福建长汀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上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同意中央七部门联合调研组关于支持福建长汀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长汀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经过十余年的艰辛努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保护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艰巨的任务,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上,进则全胜,不进则退,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要总结长汀经验,推动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对于长汀这片曾经洒满革命先烈鲜血的红土地,习近平同志一直牵挂在心。他为推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倾注的心血,长汀人民始终感念于心。 采访组:您在习近平同志直接领导下工作了六七年,工作中有没有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 徐登峰:印象深刻的事情非常多,我就讲几件吧。 在习近平同志的心中,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比天还大,他对待工作特别是突发事件从不闪避,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有一次,我跟随他去浦城县农村进行调研时,突然接到省委通知:台风可能要登陆福建。在浦城,我们下午开会,一直开到吃晚饭的时间,没有作任何休息,立即从浦城赶往福州。那个时候还没有高速公路,我们连夜紧赶慢赶,直到凌晨才回到福州。习近平同志没有回自己的宿舍,直接就到防汛指挥部,与工作人员共同研究、部署工作到天亮。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前后有17年多的时间。他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非常善于听取大家意见。我们跟他出差,一路上有什么看法和情况都可以和他谈。到了地方,县委书记向他汇报工作,也是什么都可以讲,什么都可以问。他每一次主持会议,中间都不看时间的,也不会轻易打断别人发言。大家的发言他都会听,各种话都听,因此经常误过吃饭时间,但他总是说:“晚一会儿吃饭有什么关系,基层难得给我们反映点儿真实情况。” 有一次到基层调研,到了下午6点了,还有一个考察点没有去。大家就问:“习书记,您看这个考察点是不是取消掉?”他说:“不能取消,村里面为了准备我们来,不知道倾注了多少精力,组织了多少人来迎接我们。哪怕去那边看一看,走一走,给他们鼓励几句也好,不然就会留下遗憾。如果不去,下次再见面的时候,那里的百姓就会说,‘习书记啊,您上次说要来,我们都准备得好好的,等了几天,结果您没有来,取消了’。这样就失信于群众了。” 他讲的是真心话,因为他在基层干过,对于这一点,他是深有体会的。那天,在他的坚持下,我们一行人赶到目的地已经7点多了,但是干部群众都为他的到来感到很高兴。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离开福建之后,您和他还有联系吗? 徐登峰:2002年10月,我在中央党校学习。有一天,我听到习近平同志要调到浙江工作的消息,晚上就给他打电话,但他去开会还没有回来。过了10分钟左右,他就把电话打到我的房间来了。在电话中,我跟他说:“书记,我在中央党校学习,没办法去送您。” 他说:“没事,你好好在中央党校学习,多研究些农村深化改革和小康建设的问题。” 我说:“好的,谢谢您的勉励!我虽然已经58岁了,但是能有机会到中央党校学习,多研究和思考一些农村改革的事,还是很有好处,对自己的理论水平的提高,对素质的培养都有好处。” 2003年,中央农办在浙江召开了一个会议,我也参加了。吃饭的时候,他专门交代:“把那位福建的主任安排在主桌。”指的就是我。 后来我了解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任职期间,抓各项工作还是延续他一贯的风格,每件事都抓得很具体。他的思路有很强的连续性,他看准的事、认可的事,审议通过后就会实施,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持续跟进。浙江的小康建设、生态建设都搞得很好。后来他到了上海,把他在福建、浙江发展成熟的工作理念也带了过去。 2007年,习近平同志当时已经调到上海工作。有一天晚上10点钟左右,他打电话给我,详细询问了我的身体情况和福建的发展情况。接到电话,我感到很高兴,也很感慨。这之前,我曾向习近平同志的秘书询问过他的联系方式,没想到他亲自给我打电话。这么多年了,他还惦记着我这个老部下,还惦记着福建的发展情况。 后来,他调到中央工作了。我考虑到他的事情很多,任务很重,也就没有和他再联系了。 采访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和提出的重大举措,给我们国家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请谈谈您的感想。 徐登峰:第一个感想,我相信大家都有一个切身体会,就是我们的国家这几年确实不一样了。比如反腐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永远在路上”。他抓反腐抓得非常及时,非常得力,这是得民心、顺民意的,也使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在老百姓心目中焕然一新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习近平总书记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今天,他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这是我们全党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 第二个感想,对于精准扶贫、“四个全面”,我是非常理解的。这两项任务都很难,尤其难的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为它有个时间界限——到2020年。而且,扶贫是动态性的,给钱很容易,返贫也很容易,有的家庭可能因一场病就返贫了,有的家庭可能因为孩子上大学交学费就返贫了。因此,习近平同志延续了他过去在福建时特别强调的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精准到户,不能漏掉一个老百姓。这点非常不容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对于这些,如果他没有切身体会,是不会这样讲的。 (转载自2020年7月31日《学习时报》) |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下午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中国社科院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王巍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提出了工作建议。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认真听取了讲解,并进行了讨论。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党历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 习近平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工程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 习近平指出,我们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对文明起源和形成的探究是一个既复杂又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综合把握物质、精神和社会关系形态等因素,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 习近平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要同步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 习近平指出,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习近平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要充分运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更加完整准确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 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习近平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习近平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为历史和考古工作者开展研究、学习深造、研修交流提供更多政策支持。要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
《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出版后,福建广大干部群众第一时间争相阅读 在深学细悟中赓续前行力量 厦门市新华书店中山店内,读者认真阅读《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福建日报记者 杨珊珊 摄 东南网6月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全面客观记录习近平总书记在八闽大地的足迹,饱含深情反映习近平总书记与福建人民心心相印的点点滴滴。新书出版后,深深鼓舞了福建广大党员干部,大家第一时间深学细悟,自觉将书中蕴含的思想伟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感悟思想伟力 增强履职本领 新书一上架就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在省发改委党员干部看来,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不仅记录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以来的每一次重大部署,还首次对外公开了大量细节。 “这本书为我们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更好担当作为提供了鲜活样本和学习典范。”省发改委党员干部表示,要通过认真阅读学习,体悟习近平同志谋划和推动改革发展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将书中蕴藏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努力推进发改工作迈上新台阶的动力。 书里“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两个字”篇章用大量生动的细节,描述了习近平同志深厚的为民情怀。省委政法委干部洪朱丹表示,作为一名政法干部,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每一件事情的处理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省委统战部经济处二级调研员何林颖第一时间阅读了新书。在看到“把统一战线工作统一起来”一文时,何林颖倍感亲切。他表示,习近平同志对统一战线工作富有思考、饱含深情、率先垂范。“文章里提及,习近平同志鼓励民主人士畅所欲言,关键在于‘交心’令我深受启发。这些细节是我们需要时时学习和对照的。”何林颖说,将和同事们一道,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充分发挥统战资源优势,为完善大统战格局、画出最大同心圆、服务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财政厅党员干部表示,书中所展现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作风,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措施的背景下,我们更要牢记习近平同志当年对福建财政提出的重要嘱托,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扎实抓好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投资拉动、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 “新闻界既是益友,又是良师。”新书用大量篇幅记述了习近平同志关心支持《福建日报》新闻宣传工作,身体力行为《福建日报》撰稿,并与记者交朋友的温暖瞬间、感人故事。福建日报社干部职工对这些交往交集至今历历在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日报》专门组织精干采编队伍,持续深入挖掘整理、首发推出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一系列实践探索的纪实性报道。下一步,福建日报社还将继续深入挖掘梳理、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的创新理念与生动实践,认真做好新书的相关宣传报道,助力全省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新书由人民出版社和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甫一发行,便在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广大干部职工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该书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下一步将开展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扎实做好图书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军营、进企业、进家庭工作,满足广大干部群众的学习需要。 学习鲜活样本 为民谋幸福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帮助宁德九都乡九仙村困难村民钟郑英解决生计问题;结对帮扶平潭的困难学子;倾注心力,格外关注残疾人……新书生动记录了习近平同志关爱困难群众的故事,令省民政厅负责同志印象深刻。“总书记的身体力行,为‘民政人’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更好担当作为提供了鲜活样本和学习典范。” 今后,省民政厅将继续健全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加大社会福利和专项社会事务投入力度,加速补齐民生短板,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期盼已久,终于见面了!”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教授级高级农艺师苏峰拿到新书,反复品读“让茶业富民”章节。“无论是推动发展茶产业、连家船民上岸,还是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率先启动生态省建设,无不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爱民、爱国的情怀。”苏峰说,作为一名茶产业科技工作者,他将牢记嘱托,把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起来,让广大群众从特色产业发展中得到实惠。 寿宁团县委书记刘文丽拿到新书,特意标注了“摆脱贫困”章节。刘文丽说,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三进下党”“挪穷窝、拔穷根”等围绕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都让人感受到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发展思想和担当作为,她要进一步传承发扬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时留下的好思想好传统好作风,做好本职工作。 在不断学习中感悟思想伟力,将书中精神化为干事创业的百倍干劲。不少基层干部正从书中汲取精神力量,摩拳擦掌投身今后工作。 德化县大铭乡党委书记李光华表示,要带着感情学,带着责任传扬,带着使命践行,紧密结合大铭乡情,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加快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莆田市秀屿区委组织部人才办干部宋超群说,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清流县旅游发展中心副主任杨长安表示,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持续打响“太极水城怡养清流”品牌,做优做精文旅产业,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书中讲述习近平同志关心苏区老区发展的情节令驻村干部——平和县委巡察办派驻九峰镇苏洋村第一书记李文伟印象深刻。他说,要充分发挥当地茶产业资源优势,走出一条具有平和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
2000年元旦刚过,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新年第一次省政府党组成员(扩大)会议,在发言中谈到新的一年的工作思路和发展规划,其中让我铭记至今的一句话是:我们要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两个字。他罗列了当前某些政府机关和干部忘记“人民”两个字的种种表现,毫不客气地指出:“对那些忘记人民,甚至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要把他们从我们队伍中清除出去。” 采访对象: 黄世宏,1948年5月生,福建厦门人。《福建日报》高级记者。曾任《福建日报》负责报道省领导班子新闻的屏山记者站站长。2008年5月退休。 采访组:黄世宏同志,您好!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您在哪一个时期与他接触比较多? 黄世宏:我与习近平同志接触较多的时期,是他任福建省省长的时候。当时我是《福建日报》屏山记者站站长。福州城内有三座山,就是屏山、于山和乌山,省委、省政府坐落在屏山边。屏山记者站是《福建日报》为宣传报道省委、省政府时政活动而设立的,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报道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活动;二是报道福建重要时政活动;三是采写涉及全省发展战略和重大典型的报道。 采访组:对您而言,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的17年多时间里,他哪一句话给您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黄世宏:“我们要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两个字”,这是习近平同志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2000年元旦刚过,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新年第一次省政府党组成员(扩大)会议,我与会采访并进行新闻报道。习近平同志在发言中谈到新的一年的工作思路和发展规划,其中让我铭记至今的一句话是:我们要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两个字。 习近平同志在主持讲话中严肃地说:“我们是人民政府,但现在很多政府部门已经忘记了自己名称前面的‘人民’两个字,所以我们很有必要重提这两个字。”他罗列了当前某些政府机关和干部忘记“人民”两个字的种种表现,毫不客气地指出:“对那些忘记人民,甚至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要把他们从我们队伍中清除出去。”在那次讲话中,他对怎样才能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两个字提出了具体要求。 会后,我在写新闻报道稿的时候,深感习近平同志整个讲话给人印象最深刻、最有新闻性的,就是“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这句话,而且这个思想贯穿了他的整个讲话内容。所以,我所写的新闻稿就以习近平同志的这句话作为主标题,内容也围绕这一主题加以组织、提炼。稿件第二天在《福建日报》头版刊登出来后,引起很大反响。这一稿件被评为当天《福建日报》一等好稿,后来又被评为当年全省好新闻一等奖。 这篇稿件发表没多久,省里两会召开了。我在采访时发现,很多代表、委员在发言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引用这句话。又没过多久,春节来临,我跟省领导去给驻闽部队和离退休老同志拜年,他们不少人也情不自禁地谈起这句话。全国多家媒体,也纷纷转载这条消息。当时发行量居全国前列的《解放日报》主办的《报刊文摘》以及《光明日报》主办的《文摘报》,也都在一版转摘了这篇消息。不久,《人民日报》也用同样的标题,发表了习近平同志的有关文章。可见,这句话在全国产生的影响之广泛和深远。 采访组: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二字,把人民的事情放在心中,关心和关注群众的难事急事,是习近平同志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您在工作中是否接触过很多这样的典型事例? 黄世宏:这样的事例很多,我就讲一件吧。大约是2000年,习近平同志收到一封匿名信,是一个外来打工者写给他的。来信的大致内容是:他从山区来福州市打工,爱人和两个孩子随着来省城。孩子一年年长大了,已到了读书年龄,但因为户籍限制,无法上学读书。他希望省里能够出台相关政策,帮助外来打工者就地解决孩子的读书问题。习近平同志认真看了信的内容,认为这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亟待解决。他就把这封信批给福州市,请他们就这封信做调研,把这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解决。 但这封信究竟是谁写的,他一家人目前的状况究竟如何,习近平同志一直放心不下。因为来信没有署名,也没有写单位,所以写信人的身份未能知晓。习近平同志注意到信封是福州一家外资首饰企业印制的,信纸也是这个单位的。他就猜测,写信的人可能与这个单位有关。 习近平同志特地吩咐秘书给这家企业打电话问问,看他们能不能帮助找到这个人。秘书把电话打到这家企业,厂长得知省长关心这件事,相当重视,马上组织寻找,最后果真找到了写信的人。 这样,习近平同志就跟这个写信人联系上了,并且告诉他:“你的信我已经收到了,现在已经敦促福州市提出解决的具体办法,请你放心!” 福州市接到习近平同志指示后,组织了工会、教育等几个相关部门,就外来打工者子女上学难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他们看到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打了报告给市委和市人大常委会。之后,市人大常委会专门为解决外来打工者子女读书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法规。这件事在全省引起很大反响,全省不少地方,特别是外来打工者较多的县区,也纷纷出台政策措施,解决外来打工者子女就学问题,促使福建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见采访党代会的记者。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深情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和“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两个字”的理念可以说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这是我们党永远的信念与追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最大的期盼。 采访者:习近平同志任省长期间,对“晋江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做了大量工作。您曾跟随他赴晋江调研采访,请您对这段历史做一个回顾。 黄世宏:我对“晋江经验”的诞生过程还是比较了解的。习近平同志很重视调查研究,并以此推动指导工作。每年,他都要给自己选定一两个主要调研题目,作为重点来研究,以破解前进中的难题。2002年,习近平同志把当年调研的重点定在福建县域经济发展最好的晋江市。他做过县委书记,深知县域经济搞得好,能有效提高整个省的经济活跃度。在福建工作期间,他一直很注意研究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担任分管农业的省委副书记和省长的6年中,他先后7次亲临晋江了解情况、指导工作、解决问题。他2002年6月这次赴晋江调研的目的,就是要好好总结晋江这样一个改革开放前还要依靠政府补贴的县,如何快速发展成为一个经济总量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县;在新形势下,全省又应该如何学习推广发展“晋江经验”。 习近平同志先派省政府办公厅的几个同志打前站,到晋江做了一些初步调研。在听取他们的调研汇报后,2002年6月15日,习近平同志便带着我们赴晋江,考察了几家龙头企业,参观了火热的施工现场,与企业负责人、员工一起座谈,并听取泉州市、晋江市领导的汇报。最后,习近平同志对如何在新形势下发展“晋江经验”发表了看法,并总结提出了晋江“六个始终坚持”和“处理好五大关系”的县域经济发展经验。 “六个始终坚持”就是: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始终坚持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服务。“处理好五大关系”就是:处理好有形通道和无形通道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 6月16日,我在《福建日报》头版头条以《适应新形势创新“晋江经验”,大力提高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为题,报道了习近平省长在晋江调研总结“晋江经验”的消息。7月6日和7日,我又根据习近平同志总结“晋江经验”所作的指示精神,先后在《福建日报》撰写发表两篇长篇综述:《让企业真正成为“主体”——“晋江经验”启示录(上)》《让科技真正成为“驱动器”——“晋江经验”启示录(下)》。7月6日,我还在头版撰写了《再谈“多几个晋江县”》,作为1990年我在《福建日报》发表的《多几个晋江县》的续篇。 8月20日,《人民日报》刊发习近平同志的署名文章《研究借鉴晋江经验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关于晋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调查与思考》。10月4日,《福建日报》以整版篇幅,发表习近平同志的长篇署名文章《研究借鉴晋江经验 加快构建三条战略通道——关于晋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文中指出:“‘晋江经验’是晋江人民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大胆探索和成功实践。”从那时起,“晋江经验”开始闻名全国。 不久,习近平同志调到浙江省工作。我与省里的干部群众和晋江的同志聊天时常说:“我们很幸运,习近平同志专门为我们一个县进行调研,并总结出很系统的‘晋江经验’。”习近平同志离开福建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继续把“晋江经验”发扬光大,晋江稳步走在全省最前面,近20年一直是全国“十强县”之一。 采访组:请您讲讲习近平同志担任省长期间抓“生态省”建设的情况。 黄世宏:在建设“生态省”这项工作上,习近平同志是非常有远见的。当时,福建虽然已经出现了一些破坏生态的情况,但全省生态的总体状况在全国来说还是比较好的。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同志能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和设计“生态省”发展规划,不仅及时保护了福建生态环境,也为“生态福建”建设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生态省”建设概念,可不是作为口号提提,他始终身体力行,从理论到实践把工作落到实处。他千方百计组织力量,制定方案,请专家组来论证,亲自听取专家意见,赴北京向中央有关部门汇报,对“生态省”建设作出一系列周密部署。通过他的努力,福建的“生态省”建设顺利起步。现在回顾起来,在很多省还没有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时候,习近平同志就亲自主持,把完整的“生态省”建设方案拿出来了。 福建为“生态省”建设召开很多次会议,我都在现场,亲眼看到习近平同志是怎么开展研究、怎么进行部署的。这些细节和过程的主要情况,在我编撰《生态之路——前进中的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红旗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有了比较集中的记录。我在这里主要讲讲习近平同志在研究和部署“生态省”建设中,交了一个科技教育界的好朋友——福建农林大学的林占熺教授。 林教授在科技上有一个重大发明,就是用菌草替代木头来种植食(药)用菌。改革开放之初,福建乃至全国有很多地方的农民,靠种植香菇、白木耳等食用菌致富,但种植这些食用菌需要大量的木头,农民增收的同时,山上的树却被砍得差不多了。树砍没了,食用菌无法再种植,生态也被破坏了,最后形成一个非常糟糕的结局。这样的发展显然是不可持续的。鉴于这种情况,林教授就积极研究以草替代木头来培育食用菌。但草和木头在生物学上是有很大界限的,按理说是不能跨界的。面对种种非议和科研上的艰难,林教授勇往直前,通过多年刻苦攻关,终于从千万种草里面发现、筛选出可以代替木头培育食用菌的菌草,而且效果比用木头还好。林教授的科研成果,既能够有效地扶贫,又能够保护生态环境,这恰恰契合了习近平同志当时谋划的福建“生态省”战略构想。林教授的技术很快得到广泛传播,全国有400多个县来考察学习。目前,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国家派专家、学生,到菌草诞生地——福建农林大学向林教授学习菌草种植技术。 习近平同志得知林占熺教授的事迹,把他树立为全省的一个典型,还专门在省政府召开表彰会议,授予他一等功,号召全省科技工作者向林占熺教授学习,并从多方面为其发展排忧解难。现在,20年过去了,习近平同志还一直在关心林教授菌草技术的科研和推广工作。这株“小草”,在习近平同志的关心和支持下,也实现一个又一个新突破,成长为“参天大树”。林教授的菌草技术已列入联合国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重要科技成果。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很多领导工作理念,与他现在提出的一些发展战略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些这方面的事例。 黄世宏:确实,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不少领导工作理念,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很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有着密切的承继关系。 “精准扶贫”的理念和政策就是其中之一。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提倡和支持在扶贫开发中开展“造福工程”,这一工程对那些偏僻地区、脱贫无望的农民进行易地搬迁,让他们搬到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地方重建家园。 还有他亲自主抓的“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工作。福建沿海过去有很多渔民,一生都在船上住,几代人没有在陆地上生活过,生活条件很差,还随时面临着台风、洪水的威胁。习近平同志主政福建期间,花了很多心血为他们创造上岸定居的条件,先后让7万多名连家船民上了岸,住到现代化的新村里面去。 还有,南平市从机关向农村下派科技特派员、村党支部书记、乡镇流通助理,一起破解“三农”难题,取得很好的效果,深受农民欢迎。习近平同志得知后,把它作为2002年的调研专题,并于4月6日赴南平进行专题调研总结,在全省推广。目前,全国很多地方已经把科技特派员等举措形成制度了。 此外,“数字福建”建设;治理“餐桌污染”;“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机关效能建设,构建服务型政府;从严治党,“不让修一条路倒一批干部现象发生”;共产党员要有“滴水穿石”精神……这一系列理念和做法,都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任职期间率先提出并带头实践的,也都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这些探索和实践不仅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福建干部群众宝贵的精神财富,也随之在全国产生巨大影响,丰富和发展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采访组:您在屏山记者站工作期间,曾经和习近平同志一起到重庆市万县地区开展对口帮扶工作。请您讲讲那次重庆之行给您留下印象深刻的事情。 黄世宏:1999年,时任代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受省委委托,带领福建代表团到重庆市万县地区开展对口帮扶工作。那次,我随代表团一起前往,负责新闻报道工作。代表团里有福建各地市委书记或市长、省直机关领导和省工商联组织的一些企业代表。我们到重庆的当晚,重庆市委就跟我们进行了交流。晚饭后,代表团就坐了一艘客轮往万县进发,并在船上过夜。 上船没多久,习近平同志就把所有人都召集到船上的大厅里开会。他详细说明了省委下达给代表团的任务,也讲了这次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的注意事项。 习近平同志说,省委这次给我们的任务,就是搞好中央安排的福建对重庆的对口帮扶工作。省委委托他带300万元支持重庆市,参加的各地市和厅局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看看具体怎样给重庆一些支援。省工商联组织的企业家也请多想想怎么做好支援工作。 习近平同志讲完这番话之后,各个地市、厅局的领导干部和企业家们纷纷发言,谈了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初步规划了一些项目意向,并敲定了对口支援的数额。大家在会上当场算了一下,加上省委给的300万元,共有将近900万元的资金,此外还有一些合作项目。 会议开得很顺利,9点半左右就结束了。习近平同志说:“大家今天都很辛苦,离休息还有点儿时间,大家可以轻松一下,一起唱唱歌吧!”很快,大家很尽兴地随着音乐伴奏唱起歌来,气氛很好。习近平同志也唱了好几首歌,有《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苏联歌曲。快到11点半的时候,习近平同志说:“时间不早了,大家休息吧,明天我们还有很多工作。”大家就都回船舱休息了。 第二天上午,我们到了万县,举行了一系列对口帮扶活动,召开了一些项目对接座谈会。其间发生了一件小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重庆方面没想到习近平同志给他们带来这么强大的代表团,送来这么多资金和项目,所以他们非常高兴。他们临时打算增加一项活动内容,就是在万县为福建代表团举办一场舞会。 下午3点左右,他们向习近平同志提出了这个想法:“习省长,您带领福建代表团来万县做对口帮扶工作,给我们带来这么多项目和资金,我们非常感谢你们,所以打算增加一个活动,为欢迎福建代表团举行一场舞会。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习近平同志听完这番话,脸上没有了笑容,他严肃地说:“中央有规定,不允许为任何领导举行专场舞会。这个舞会我一定不能参加,你们也最好不要举行。” 万县的同志一听这话,感到很难办,因为他们已经布置了,也通知下去了。后来,他们又找习近平同志解释说:“这个活动,其实也不是专场舞会,只是我们安排的一个小晚会,表演五六个小节目,表示对福建代表团的欢迎、感谢,顺便请大家一起跳跳舞,还是请习省长支持一下,不然我们实在下不来台。” 习近平同志沉默了一会儿,就说:“既然这样,你们看这样行不行,晚会开始时,我带领代表团全体同志参加,等小节目演完之后,我们代表团就退场,后面的舞会就你们自己跳,这样好不好?” 于是,万县就按照习近平同志的提议开了这场晚会。五六个小节目表演完,习近平同志很得体地走上舞台,跟演职人员握手,表示感谢。之后,他带领福建的同志们退场,让万县的同志留下来跳舞。由于事先有沟通,万县的同志也都能理解,晚会的气氛很自然、很欢乐。在不违反规定的同时,又接受了东道主的一番好意。 习近平同志做人、做事、做官都能够坚守住他的底线。他在福建工作多年,交了很多朋友,但他做事一直都有很明确的底线,能做的事他用心做好,不能做的事他绝对不做。但同时他又不教条,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能讲究灵活性,让事情在原则范围内得到很好的解决。 (转载自2020年9月2日《学习时报》) |
东南网3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福建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年来,我省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将之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大家表示,新征程上,要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不忘初心、奋勇前行,以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年来,省财政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服务高质量发展,有效发挥了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省财政厅主要负责人表示,财政部门当前要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不断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保持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七成以上水平。 去年,福建外贸出口迈上万亿元新台阶,各项指标好于全国并位列前茅;开行中欧(亚)班列437列,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推出“福茶”“福酒”“万福”等公共品牌,多措并举激发消费活力。福建商务部门广大党员干部表示,要牢记嘱托,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主动作为。当前要立足实际,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保持商务良好发展态势。推动企业深化与RCEP国家经贸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送政策稳信心”专项行动,坚定企业在闽经营和扩大投资信心。 一年来,我省各项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竞技体育取得历史性突破,体教融合持续深化,体育产业提质增效。全省体育系统干部职工表示,未来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体育做“广”;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把竞技体育做“强”;坚持体教融合,把青少年体育做“深”;坚持高质量发展,把体育产业做“活”;坚持党的领导,把体育事业做“红”。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处处长蒋淞卿表示,作为一名政策咨询研究工作者,一年来紧紧围绕“四个更大”重要要求和四项重点任务开展政策研究,深刻体会到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是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关键抓手。未来要围绕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拓展海洋经济新空间、壮大绿色经济新优势、打响文旅经济新品牌,加强前瞻性、实操性研究,以更加高效优质的政策咨询研究成果服务新阶段新福建建设。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茂兴表示,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福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一年来,全省人民牢记嘱托,立足实际、找准定位、狠抓落实,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取得明显进步,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新征程上,要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福建省作家协会秘书长林秀美说,一年来,省文联、省作协积极围绕“三茶”融合做好茶文化的挖掘、创作与传播。联合有关部门拍摄《茶廉清韵》短视频,将茶廉文化融合展示;组织全省知名作家走进武夷山、安溪、大田等茶区采风,吸引省内外作家走进八闽茶乡,创作更多涉茶佳作;组织名家收集、整理一批涉及武夷山等地历代茶诗、茶文,并进行解读推广,讲好茶故事,传播茶文化,助力发展茶产业。 “一年来,福建出台了很多惠台利民政策,帮助台商台企推进复工复产、加快转型升级,为台企逆势发展带来了新动能。”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蒋佩琪表示,接下来台协会将继续发挥“保姆”和“桥梁”作用,在会员企业中宣讲好中央和福建各级惠台利民政策举措,帮助广大台商和台青朋友真正享受到“同等待遇”红利,积极融入福建“第一家园”建设。 “一年来,我们牢记并秉承‘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学校发展取得了进一步突破。”龙岩学院院长邹卫东说,龙岩学院坚持“根植红土、致力应用、彰显特色、服务发展”,去年以来,成立了古田乡村振兴学院,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服务、科技服务、咨询服务三大专项行动,高质量通过省级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验收。 “从去年总书记的福建之行中,我们深切感受到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莆田市城厢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副庭长洪俊达表示,作为党员干部,要在干事创业中不断为人民群众送去“福音”、增进“福祉”、实现“福愿”;作为人民法官,要全力践行司法为民的初心使命,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这一年,我们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突出抓好双招双引、项目建设、乡村振兴三项重点工作,积极构建乡村振兴文旅圈,把综合能源发展项目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公交旅游专线、零碳乡村科普教育基地、智慧乡村生活示范基地等建设,努力把飞鸾镇打造成为高端产业聚集区、海洋经济示范区、双碳融合引领区。”宁德市蕉城区飞鸾镇党委书记黄杨清说。 国网平潭供电公司党建部主任郑勇表示,一年来公司上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施“优质服务惠民生”“为基层办实事”等4个专项行动,实施建账定责、专班推进,不断提升供电服务质量,领导班子、党支部、党员三类办实事项目清单办结率达95%以上。 |
赓续血脉,汲取力量拼未来 东南网3月3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清智 严顺龙 刘必然) 古田会议会址(资料图片)张杰 林斯乾 摄 新闻回放 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 仲春时节,龙岩古田花开似锦。回望风雨如磐的革命年代,眼前的欣欣向荣让无数慕名而来者心生感慨。 莽莽山野,悠悠岁月。穿越历史时空,古田会议精神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吸引着成千上万游客踏访闽西大地,追寻百年党史的红色坐标。 这是我省发挥“红色优势”,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缩影。 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考察,殷切叮嘱: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 牢记嘱托,励学敦行。一年来,全省上下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革命老区优势,用好红色资源,把党史学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赓续红色血脉,凝聚起接续奋斗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挖掘保护,红色资源成为“教材” 瞻仰毛主席像并敬献花篮,走访红军长征第一村,参观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2021年5月19日至21日,“省管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讨班暨省级领导班子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在龙岩古田举办,全体学员再次接受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汲取历史智慧,汇聚奋进力量。 党的百年历史不只记载于文献书籍之中,还广泛留存于各种实物史料、革命旧址之中,这些都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宝贵资源。 福建红色底蕴深厚,全省有69个老区苏区县(市、区),其中原中央苏区县(市、区)36个,老区人口占全省总人口80%左右;在革命战争年代,福建儿女参加红军、新四军、游击队有10万多人,其中参加长征3万多人,为革命牺牲6万多人。 放眼八闽红土地,庄严肃穆的革命旧址、历经沧桑的红色遗迹,不仅承载着光辉的革命历史,也成为展示福建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 让红色文化焕发夺目光彩,离不开对红色资源的挖掘保护。 还原当年苏区兵工厂的生产场景,同时在旧址内陈列展出中央苏区军民融合发展史、红色兵工厂发展史等红色历史……龙岩市新罗区山塘兵工厂旧址及周边景观如今成了网红打卡地。当地村民欣慰道:“市、区政府部门投入了100多万元对旧址进行修缮,现在很多游客来参观。” 一年来,全省上下不遗余力推进红色遗存排查梳理和保护工作——全省革命文物工作会以视频会议形式开到县一级,省委主要领导进行全面部署;全省系统全面梳理排查各个历史时期的红色资源,公布首批革命文物名录,其中,不可移动文物1657处、可移动文物14万多件(套);通过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一大批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和各类纪念设施得到修缮修复、展陈提升,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 宣传阐释,党史故事深入人心 2021年6月29日,“奋斗·启航——福建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在福州工人文化宫开展,引来众多党员干部观展。 红色文化,不仅要保护,更要利用,通过展示与宣传阐释,让党史故事广为传播、浸润人心。 为用好红色资源,我省精心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推荐党史学习线路,制作全省红色地图。不少参观学习点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讲好红色故事,通过福建视角讲述国家命运,促进红色研学、红色旅游蔚然成风。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高质量、有特色、全媒体的精品展览,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 除了全方位展示,艺术党课也是宣传阐释红色文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 “泰山凝聚的底蕴,黄河遗传的基因,镰刀收割的自信,铁锤锻造的灵魂……”2021年11月23日晚,大型交响合唱组歌《中国精神》在福建大剧院唱响,回溯百年光辉党史。 为了更易于传唱,组歌创作者采取了简单化、大众化、可分可合的合唱编曲方式,让主创人员和演员观众都感受到中国精神的鼓舞。现场观众激动道:“一首首歌曲,仿佛点亮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一颗颗星辰,熠熠生辉,照我前进!” “颂歌献给党”党史学习教育主题音乐会、“百年风华 山海交响”福建省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晚会精彩纷呈,“习近平用典”主题书法创作巡回展反响热烈,闽剧《生命》、芗剧《谷文昌》等在京和省内展演,电视剧《山海情》《绝密使命》好评如潮…… 除了这些,党史学习教育中,一系列全媒体、全景式、沉浸式的音乐党课、美术党课、影视党课,极大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爱党之情,让党的故事在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中深入人心,激励人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传承弘扬,党史之光照亮新征程 “此次‘红色旅游’活动让我们牢记五星红旗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染成的,要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近日,在三明市建宁县水尾红军小镇,通过红色研学活动体会当年红军行军时的艰苦环境,建宁县第三中学学生感触良多。 传承弘扬革命精神,是对革命先烈的致敬。 党史学习教育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的革命英雄、建设楷模和时代先锋学习,各地各相关部门综合运用社会宣教、融媒传播、文艺创作等方式打好宣传“组合拳”,使重大典型培树宣传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亮丽风景。 学有所悟,而后笃行。 风雨来临时,为了排除安全隐患,保护群众财产安全,她不顾个人安危疏通被杂物堵塞的涵洞,不幸因公殉职。 人生最后时刻,为保一方平安,他仍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最终因积劳成疾,牺牲在疫情防控、重大安保工作岗位上。 他们是党员、是“时代楷模”、是红色基因的传承人,他们是党史学习教育期间,我省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孙丽美、潘东升。 “孙丽美和潘东升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精神。”2021年,孙丽美和潘东升的先进事迹在八闽大地引发热烈反响,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争相传颂,深受感动。 以先进为榜样,一年来,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全省上下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氛围日益浓厚,汇聚起了学史力行的磅礴动力。 一年来,各地各部门坚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和推动工作紧密结合,突出百姓“点题”、党政“答题”,在顺利完成省委、省政府29个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基础上,继续扎实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中赓续红色血脉。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当前,我省正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常修课,让党史之光引领全省人民满怀信心奋进新征程、满怀豪情建功新时代。 |
东南网3月3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清智)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春天的回响”主题宣讲活动日前正式启动。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省直机关工委主办,省委讲师团、省广播影视集团承办。 张建光、廖红、万小英、张卫华、陈亮、王文奎等六位宣讲员,分别围绕朱子文化、生态茶园、医改、乡村振兴、文化遗产保护、山水城市建设等主题,以亲身经历,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的深情和期盼,以及一年来全省上下贯彻落实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创新荧幕上的宣讲,首场宣讲采取“演播室连线+宣讲员实景宣讲”的方式开展,陆续在省广播影视集团综合频道、东南卫视及“学习强国”平台播出,通过主流媒体和融媒体产品广泛传播;线下将适时深入九市一区开展面对面宣讲,推动新思想深入人心。 据悉,“春天的回响”主题宣讲系“在新思想指引下踔厉奋发”系列宣讲的首场活动。今年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还将紧扣重要时间节点,围绕特色主题,采用微宣讲、云宣讲、故事宣讲等形式,走进机关、企业、校园、社区、农村等开展系列宣讲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营造迎接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 |
东南网3月2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期间作出重要指示:“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温暖人心、催人奋进。一年来,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扎实推动一桩桩一件件民生项目落地、夯实。大家一致表示,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年来,省农业农村厅牢记嘱托,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工作,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稳中有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殷殷嘱托“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为我们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一年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领生态省建设,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督察整改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以执法监管维护群众生态环境权益,以深化改革创新巩固和拓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成果,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稳定优良,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一年来,省民政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在兜好兜牢民生底线、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完善基层治理系统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省民政厅主要负责人表示,全省民政系统将切实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推进社会救助更加精准、高效、温暖,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加快改革创新步伐,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展现新作为。 省委政法委综治督导处处长王国顺说,一年来,政法部门协调推进平安建设8个方面重点项目,扎实推进智能安防小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等居安、路安系列创建活动,认真开展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居全国前列。接下来,将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统筹谋划推进更高水平平安福建建设,大力构建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 共青团福建省委学校部项捷说,作为新时代的共青团干部,将立足福建共青团学校战线工作实际,奋楫笃行、履践致远,以“扬帆计划”“挑战杯”“创业之星”等工作品牌为抓手,为广大闽籍学子返乡创业就业搭建平台,为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文奎说,一年来,公司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谋划推进福山郊野公园一、二期提升与三期建设工程,将城市里的诗意山水画铺展得更绵长。今后,希望能将郊野福道和闽江福道联通,让百姓可以从山走到江,在看山、看水、看城中领略福州山水城市的魅力。 厦门市翔安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陈彼得说:“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作为我省卫生健康战线上的一员,我将牢记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关于保障人民健康的殷切嘱托,主动作为、勇毅前行,结合卫生专业特色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贡献力量。” “一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聚力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建成前垵村智慧体育公园和5人制足球场,策划建设高雷山生态旅游文化园,打造渔村旅游特色一条街,村容村貌发生喜人变化,产业振兴潜力不断释放。”惠安县崇武镇前垵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腾飞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滨海旅游,让村民在家门口吃“旅游饭”、发“生态财”。 永安市林业局局长梅金贵说:“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作出新的重要指示,为林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牢记嘱托,抢抓政策机遇,推进林改再出发,努力在三明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建设中,探索新机制、实现新突破、创造新经验,全方位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超越。” “过去一年,我们持续打造融合朱子文化的宣传产品,包括系列动画、创城海报和‘朱子福’系列作品,推出10多款融合本地竹、茶、酒等特色产业的卡通朱子系列文旅伴手礼。”大话熹游团队负责人雷希颖说,作为省级科特派团队,将发挥自身特长,结合建阳松柏村当地特色和朱子文化渊源,挖掘文化内涵,打造网红打卡点,推动卡通朱子文化IP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推动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