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短袖迷彩服,古铜色脸庞镌刻着海风与阳光交织的痕迹,结实的身板挺得笔直——近日,在福鼎市见义勇为办公室,记者见到了见义勇为人员刘本景。面对赞誉,这位基干民兵只是爽朗一笑:“真没什么,谁遇到都会这么做的。” 他的故事要从去年深秋那个危急时刻说起。 时间回溯到2024年10月30日11时,在福鼎市沙埕镇太阳岛码头。正在等候滴滴乘客的刘本景突然听到急促的呼救声:“救命!孩子掉海里了!” 循声望去,一位老人正颤抖地指向海面——距岸边约三米处,一辆婴儿车正在迅速下沉,车内一名三岁女童已被海水淹没大半。尽管身带腰椎旧疾、行动不便,刘本景却没有丝毫犹豫,一瘸一拐加速冲向岸边。 “婴儿车马上就要沉没了,孩子呛水已发不出哭声,情况十分危急。”现场目击者回忆道。刘本景扔下手机,纵身跃入两米多深的海水中,奋力游向孩子。凭借曾经当过救生员的经验,他一把托起婴儿车,将孩子稳稳举出水面,游回岸边。因救援及时,女童仅呛入少量海水,身体并无大碍。 直到上岸后,周围有人突然喊道:“本景,你手流血了!”他这才察觉右手被海中牡蛎壳划出一道三四公分长的伤口,鲜血直淌。“那时候眼里只有孩子,哪顾得上这些。”刘本景的话语朴实如常。 据现场群众回忆,当天风比较大,老人推车带着孙女路过码头,在斜坡上因为去追手上吹散的东西,一不留神,孩子和婴儿车都被吹落海里,幸好刘本景及时施救。 第二天,获救女童的家属专程上门道谢,却恰逢刘本景外出。他们辗转找到其奶奶家,留下谢意。刘本景九岁的女儿得知父亲救人的事迹后,骄傲地对他说:“爸爸很棒!” 其实,这样的义举并非偶然。年轻时,刘本景就曾在市场中赤手空拳擒获小偷。家人每每回想仍觉后怕:“万一对方带了刀呢?”他却说:“那个时候,想不了这么多。” “我父亲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他一直是我的榜样。”刘本景告诉记者。身为沙埕镇基干民兵、福鼎蓝天救援队成员,他始终践行“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宗旨。正是这份传承,让他在20多岁时就敢赤手空拳追擒小偷,如今又义无反顾跃入海中救人。 作为福鼎蓝天救援队的骨干成员,刘本景常年冲锋在海域救援、森林防火、搜寻走失人员的第一线。八年如一日,他始终默默坚守,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 队长吴鼎如这样评价他:“本景话不多,但做事扎实。仅今年8月,他就参与了七八次救援任务。”多年来,因表现突出,刘本景多次获评“优秀先锋”,并被救援队授予“名誉队员”称号。 2024年11月22日,刘本景勇救落水女童的行为被福鼎市公安局确认见义勇为行为;2025年1月7日,被评为“福鼎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2025年5月28日,被评为“宁德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荣誉接连而来,但刘本景依然谦逊如初。“得奖当然高兴,但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关注。只是碰上了,能救起来,心里就特别踏实。”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刘本景用纵身一跃的瞬间选择,诠释了何为平凡人的英雄之举,什么是一个民兵的使命与担当。(闽东日报 黄楚妍 夏岩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