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中国好人”特别节目11月27日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中,12人(组)身边好人动情讲述了敬业奉献、见义勇为、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助人为乐、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的故事,用“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坚持,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焕发出非凡的光彩。 节目播出后,宁德市各界干部群众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观看节目,聆听“中国好人”的故事。许多人在屏幕前专注聆听,在交流中畅谈体会,在朋友圈里转发点赞,一股“致敬榜样、学习好人”的热潮正悄然形成,温暖了宁德初冬的街头巷尾 作为蕉城区委宣传部(文明办)的干部,汤滢的体会格外深切:“这些好人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既照见了时代最温暖的人性光辉,也映照出每个人心底最朴素的善念。”她认为,道德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而是融入日常的点滴坚守;伟大也非遥不可及的壮举,而是日复一日的执着付出。这番话道出了许多观众的共同心声。 “节目里的每个故事都让我倍感振奋,这些榜样有扎根乡村的、有坚守岗位的,和我一样都是在基层做事,他们的故事让我觉得干好手头的事、服务好身边的人,特别有意义。”2014年度孝老爱亲“中国好人”、古田县卓洋乡京峰村的刘望开深有感触地说,无论是扎根乡村的干部还是坚守岗位的劳动者,都把“群众需要”放在首位,这份初心与医疗机构“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不谋而合。他表示,将以榜样为镜,让每一次问诊更耐心、每一台手术更精准,真正让县级医院成为百姓健康的“家门口依靠”。 屏南县委宣传部(文明办)的叶玉明对“中国好人”刘明华11年坚守宣讲脱贫故事、次成塔青16年守护藏羚羊的事迹印象格外深刻。扎根基层一线,他深感责任在肩,决心以“中国好人”为标杆,用更生动、更接地气的方式传播正能量,让好人事迹走进千家万户。 在下党村,王明桃看着屏幕里刘明华老师深情讲述下党乡的脱贫故事,心底涌起阵阵自豪。“从昔日的偏远穷乡到如今的宜居宜业之地,刘老师讲得细致而鲜活。”她动情地说,“数十年扎根下党、精益求精打磨讲解,他让习近平总书记‘三进下党’的故事深入人心。这份日复一日的坚守,正是‘滴水穿石’精神最生动的写照。” 让福安市溪潭镇王裕泉最为震撼的,是重庆姑娘刘杨面对利刃挺身而出的壮举。“以柔弱之躯挥伞对峙歹徒,她展现了普通人身上最纯粹的勇气与善良。”更让他感动的是,一个人的正义举动带动了周围群众共同制止暴行,“这生动诠释了‘德不孤,必有邻’的向善力量。英雄不分性别年龄,关键在于内心那份守护他人的责任感。” 柘荣县委文明办的谢鹏在观看节目后,对各类好人事迹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他看来,敬业奉献者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见义勇为者用血肉之躯铸就守护长城,孝老爱亲的普通人用点滴行动温暖家庭,诚实守信者以诚信构筑社会信任的桥梁,而助人为乐的精神则如春风化雨,让世界充满温情。“让我们共同礼赞身边好人,传递人间大爱。”他感慨道。 “刘明华的事迹如一束暖光,穿透屏幕直抵人心。”福鼎市创城办江珊珊表示,这位以敬业奉献入选“中国好人榜”的老者,用半生时光见证乡村蝶变,用十余年坚守传递温暖力量,让她深刻读懂了平凡生命中蕴藏的不凡重量。她表示,将以其为榜样,在岗位上默默耕耘,让敬业奉献的种子生根发芽。 霞浦县沙江镇的叶嘉林在收看节目后满怀感动与敬佩。“好人的事迹虽无惊天壮举,却在平凡坚守中彰显担当,以点滴善举传递人间温情。”他表示,要把榜样的力量融入日常工作,扎根岗位办实事、聚焦群众解难题,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明办的彭靖柔感慨道:“那些好人并非遥不可及的英雄,而是我们身边坚守善念、践行善行的普通人。”立足文明办的工作本职,她表示将以好人为标杆,把感动转化为行动,加大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宣传力度,努力让更多人见贤思齐。 大家一致认为,这些来自身边的好人故事,正在汇聚成推动社会前行的温暖力量,激励着每个人在平凡生活中传递善行义举,共同书写新时代的精神文明答卷。(宁德文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