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正文
长冠山水韵悠长
2025-10-20 17:22:31 谢恩宁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江琳琳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秋风送爽,稻香四溢,又是一年丰收季。当我们踏上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福建省第四批高级版绿盈乡村——长冠村时,这片古老而丰饶的土地,正上演着一场别开生面的“收割交响曲”。一边是合作社的收割机徐徐驰入稻田,巨大的滚轮轻轻碾过稻秆,一排排稻谷应声而落,瞬间化作金色的海洋,波光粼粼。不远处,一群农民手持镰刀,弯腰在稻田中灵活穿梭。他们动作娴熟而有力,每一次弯腰,每一次挥镰,都是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与致敬。两帧画面,一动一静,一现代一传统,织就了生动而和谐的田园风光图,吟咏着属于这个时代的丰收华章。

长冠村稻田。

在金黄色的稻田旁,我们与荣获“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殊荣的柘荣县红禾益种植合作社领航者林用全不期而遇,他笑容可掬,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好像能洞察每一寸土地深处蕴藏的丰收奥秘。2014年,林用全怀揣着对家乡的眷恋与憧憬,毅然踏上返乡创业的征途,自信且自豪地自封为“最美农民大叔”。在长冠村与乍洋乡石山村,他慧眼独具,流转土地逾千亩,将这些原本平凡且有部分已经荒芜的土地打造成生机勃勃的农业新绿洲,勾勒出一幅幅五彩缤纷、栩栩如生的田园诗画。林用全巧妙地运用“水旱轮作、一季一茬”的种植智慧,精心布局。在他的巧手下,水稻的翠绿欲滴、高山蔬菜的鲜嫩可口、夏萝卜的甘甜爽脆、马铃薯的粉糯香甜、油菜花的灿灿袭人、花椰菜的洁白如雪……这些作物随季节更迭而色彩斑斓,绽放出不同的生命光彩。林用全的“绿色织梦”不仅让自己收获了满园的硕果,更成为周边农户心中的一股暖流。他倾囊相授,以种植技艺为纽带,连接起乡亲们的梦想,共同成为乡村振兴的践行者、见证者和受益者,让大家的笑容在丰收的阳光下更加灿烂,生活也因这份绿色的馈赠而愈发丰盈。

长冠知青楼。

告别田野上那热火朝天、稻浪翻滚的收割盛况,我们驱车前往位于长冠村天心山之巅的天星寺。这座千年古刹,自唐朝便静静伫立,四周被繁茂的树木紧紧簇拥,如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隔绝于外。步入寺内,梵音袅袅,令人心生敬畏。斑驳的墙壁与古老的佛像,见证了无数信徒的虔诚与祈愿。天星寺不仅是一处宗教文化圣地,还蕴含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记忆。1935年,闽东工农红军独立师,在寺院西侧的龙井坑建立兵工厂,为革命事业锻造枪支弹药。马立峰、叶飞、曾志、陈挺等闽东特委领导人,也常以此寺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传播革命火种。如今,寺院门口那座巍峨挺立的闽东红军兵工厂纪念碑,便是那段烽火岁月的鲜活印记。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古刹,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鲜明的红色文化,成为柘荣县对外展示的一张闪亮名片,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与瞻仰。

长冠村一角。

当午后的阳光渐渐收敛锋芒,化为一抹温柔而细腻的金辉,覆盖在长冠古村之上,我们悄然走进这片静谧之地。村头老树上,几片黄叶轻盈舞动,悠然飘落,宛如时间的碎片,铺就一地诗意与远方的梦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稻香,与偶尔升腾的炊烟交融成一首无言的歌谣,营造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温馨与宁谧,让我们的脚步声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正踏在历史的脉络上,耳畔回响着岁月悠悠跫音。

深入村巷,知青馆这颗隐于村中老宅的历史明珠,以两层砖房的质朴风姿,静候着每位探访者叩响它的门扉。门头上,“知青岁月”四个大字跃然其上,如同历史长河中跃动的烈焰,照亮了我们的视线,更点燃了我们心中对那段峥嵘历程的遐想与追寻历史真谛的渴望。推开那扇略显沉重的木门,一股陈旧而幽静的气息迎面扑来。老旧的座椅静静地诉说着往昔,褪色的水壶似乎还残留着岁月的余温,泛黄的照片每一张都定格着一段尘封的记忆,每一位知青的脸庞在这些老物件中逐一浮现,他们的故事也在这方寸之间潺潺流淌。

知青馆,绝非仅是一座静默的历史人文纪念馆,它更像一位饱经风霜的智者,以其深邃的眼眸和低沉的嗓音,慢慢揭开半个世纪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游客们或凝视、或沉思,与那些曾在这里挥洒热血、奉献青春的知青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透过这扇时光之门,我们依稀看到知青挥汗如雨、播种希望的坚定身影,听到他们那爽朗而充满朝气的笑声在广袤田野间回荡。知青们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风貌犹如一脉永不干涸的源泉,为长冠村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与生命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创新的桥梁,让这片土地因镌刻着无数知青的青春记忆与奋斗轨迹而更加熠熠生辉。

长冠村,因山涧蜿蜒、悠长且穿村而过得名。这个岁月沉淀了800余年的古村,坐落在柘荣县黄柏乡的西南隅,距县城28公里。近年来,宛若大自然的一次温柔触碰,这个古朴村落从历史的尘埃中被唤醒,自沉睡中一跃而起,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村民以匠心独运的智慧,深入挖掘那如宝藏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在保护中激发潜能,在利用中深化传承的灵动保护与发展之道,将传统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乡土文化传承及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让沉寂的古村“活”起来,呈现出花团锦簇、绿意葱茏的乡村盛景。

一系列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人民礼堂庄严肃穆、孝德广场传递着中华传统美德、知青馆诉说着那段难忘的岁月、农村科普书吧为孩子们点亮知识的灯塔、田园茶社茶香氤氲中静享恬淡时光,红色联络点、红军后方医院、兵工厂等红色遗址则似历史的心跳,告诫人们:铭记过往,珍惜当下。同时,村内闲置的房屋经过精妙改造,已转变为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党群共享驿站、强村惠民驿站、孝德暖心驿站等,为村民和游客提供贴心、惬意的服务。

在修缮与守护那些积淀着岁月痕迹的古建筑时,长冠村倾尽全力,精雕细琢,让古老的灵魂与现代的韵味在时空中交汇,共舞出一曲动人的文化交响。古官道、古商铺、古廊桥、古碑刻、天星古寺建筑群等历史遗迹得到精心呵护与修复,尤其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福建省历史文化名人、明朝湖广布政司参政游朴及其父明诰赠中宪大夫按察司副使游德的石亭、牌坊重焕光彩,更是成为长冠村的文化瑰宝,使古村的文化内涵愈加深厚,历史风情更显隽永。

长冠村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在这里,你可以漫步于郁郁葱葱的林间小道,领略大自然的呼吸与脉动;你可以静坐在清澈见底的溪边,聆听溪水的悠扬歌唱;你还可以站在壮观的瀑布前,感受震撼心灵的力量。这是一处勾人心魄的绝美观光胜境,更是一片洗尽铅华,让人心旷神怡、身心得到彻底释放与滋养的养生福地。

在农文旅融合的强劲驱动下,长冠村恰似夜空中璀璨的星辰,于乡村振兴的浩瀚银河中默默闪耀、流光溢彩。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旅游并驾齐驱,传统业态与新业态相互交融,一同铸就长冠村新时代的辉煌未来。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05022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