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区县动态 > 正文
周宁:“红色物业”激活文明治理新动能
2025-10-16 17:04:31 茹捷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江琳琳  

当文明的触角延伸至社区治理的神经末梢,如何破解老旧小区的“治理困境”,让文明底色浸润居民生活?在周宁县狮城镇,“红色物业”的创新实践给出了答案——以党建为笔,以服务为墨,在39个小区的治理版图上,勾勒出环境整洁、邻里和睦、治理有序的文明新貌,让“家门口的文明”从愿景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走进狮城镇东园小区,文明的细节俯拾皆是:错落有致的绿化景观映着整洁的步道,明亮的路灯照亮居民归家路,智能车闸系统让停车秩序井然。“以前是‘问题堆里过日子’,基础设施老化、车辆乱停乱放,出门都闹心;现在‘红色物业’来了,小区像换了个新模样!”居民口中的变化,正是狮城镇破解城关治理难题的生动缩影。作为县城核心区,狮城镇6个社区中,无物业开放式小区与老旧小区占比高,环境脏乱、管理缺位等问题曾是文明创建的“绊脚石”;而居民对物业服务不满、物业“收费难、运转难”的“死循环”,更让社区治理陷入僵局。

破解文明治理的“痛点”,关键在注入“红色动能”。狮城镇锚定“支部建在小区上,服务沉到家门口”的方向,创新推出“镇投领办・红色物业”与社区党组织领办物业公司双模式,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我们打破‘先收费后服务’的传统模式,以‘先服务、后付费’的诚意打开局面,推动‘红色物业’进驻狮城国际、东园小区等多个小区,围绕‘有卫生保洁、有绿化养护、有物业维修、有停车管理、有治安防范’的‘五有’文明服务目标,把服务清单晒在阳光下。”狮城镇党委副书记许晓芳介绍,同步构建的“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网格体系,更是将文明治理的“根系”扎得更深——网格员、楼栋长、党员街巷长化身“红色管家”,通过“线上群聊听诉求、线下巡查找隐患”的双线模式,实现“接诉即办、未诉先办”。如今,78名社区干部、在职党员、热心居民组成的监督队伍,正为“红色物业”的服务质量筑牢“文明防线”。

文明的社区,离不开“众人拾柴”的合力。狮城镇以“红色联盟”为纽带,搭建议事协商平台,让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共建单位、社会组织拧成“一股绳”,共解居民“急难愁盼”。飞线充电隐患如何消除?停车泊位怎样扩容?消防通道如何畅通?一场场议事会下来,120多个民生问题迎刃而解;反诈宣传进小区、免费义诊暖人心、“邻里文化节”拉近彼此距离,文明的暖流在邻里间传递。九龙花园小区的转变尤为典型:过去,基础设施破旧、公共收益不透明等问题,让该小区成为12345平台投诉“重灾区”;如今,在中兴社区党委指导下,红色业委会、监委会牵头,整合志愿者与共建单位力量,不仅乱停车、环境卫生等“老大难”问题清零,红色驿站里的一站式便民服务点,更让“文明服务”精准触达居民需求。

将“枫桥经验”融入文明治理,是狮城镇的又一创新。在兴建小区、中华小区等场所,“小林调解工作室”“老周调解工作室”等特色品牌相继成立,100余名老党员、老干部组成的“和事帮帮团”,化身邻里矛盾的“化解员”,累计调解家庭纠纷、邻里摩擦、物业矛盾160余件。“以前楼上楼下为噪音吵得面红耳赤,现在‘和事佬’上门唠唠嗑,问题就解决了!”居民的感慨,印证着“党建+微调解”模式的成效——让矛盾化解在小区、纠纷止步于社区,为文明社区建设扫清“障碍”。

从“失管小区”到“文明样板”,从“矛盾频发”到“邻里和谐”,狮城镇的“红色物业”实践,不仅是社区治理的升级,更是文明理念的深耕。如今,在“红色基因”的赋能下,狮城镇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实现“双向奔赴”,“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的文明愿景,正成为每个居民的生活日常;一幅环境美、秩序优、人心齐的社区文明新图景,正在这里徐徐展开。(闽东日报 茹捷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05022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