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区县动态 > 正文
古田吉巷:人居环境从“一时净”迈向“长久美”
2025-09-10 17:10:01 翁舒悦 陈鸿 来源:宁德文明网  责任编辑:江琳琳  

宁德文明网9月10日讯(通讯员 翁舒悦 陈鸿)“现在村里的环境好了很多。前两年到处都是垃圾,清都清不过来。”古田县吉巷乡高坑村党支部书记蒋祖杰谈起村里的人居环境问题,深有感触。

高坑村地处翠屏湖畔,G235国道贯穿全村,是宁古线交汇地段,来往车辆多,车窗抛物现象频发,加上部分群众存在“随手扔垃圾”“柴草乱堆放”的不良习惯,既影响群众日常生活,也制约着乡村整体形象提升。

为改变现状,高坑村以“晨巡晚议”工作机制为抓手,开展地毯式排查,建立“问题清单—责任分解—整改销号”台账,形成“发现—整改—反馈”的闭环管理链条;实施“先锋行动”,组织党员志愿者、保洁员成立“国道清洁先锋队”,清理护坡杂草、修剪绿化带;推行“门前三包”,督促沿线3个自然村68户群众完成院墙外区域整治,清理杂物堆放点;强化日常保洁,增配机动保洁员巡回清扫。

截至目前,累计清理国道沿线达2.3公里,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整治120余人次,清理垃圾杂物8.6吨,G235国道高坑村段杂草杂物清除基本完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集中整治只是一时的,关键还是要靠群众平时的自觉。”省派高坑村驻村第一书记郑朕表示,一方面,村两委挨家挨户进行宣传动员,让“爱我古田、共建新古田”的共识真正走进每个群众心里,唤醒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将“要我整治”的外部要求,转变为“我要维护”的内在自觉,让群众成为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受益者、监督者,打破“整治—反弹—再整治”的循环,真正实现乡村环境的持续向好。

另一方面,高坑村构建“定期巡查+群众监督+物品激励”常态化管理体系,将国道环境管护纳入村规民约,明确“杂草清理到边、垃圾清运干净、杂物堆放归位”三项标准,群众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定期巡查,对房前屋后卫生整洁的优秀户给予生活用品奖励,完成从“短期整治”向“长期管护”的转变。

如今的高坑村,村主干道笔直平坦,巷道蜿蜒整洁,两旁一座座小院干净整洁、错落有致,院角的果树与门前种植的青菜、花卉郁郁葱葱,人居环境整治正以看得见的变化,让乡村“清爽”起来,让日子“敞亮”起来,铺展着生态和美、乡风淳朴的乡村新景。

高坑村的变化是吉巷乡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吉巷乡围绕“美丽家园行动”战略部署,以“晨巡晚议”机制为总抓手,将G235国道沿线环境整治作为人居环境提升的“突破口”,集中开展卫生专项行动,用实干擦亮乡村“门面”,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宁德文明网 翁舒悦 陈鸿)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05022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