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区县动态 > 正文
蕉城金涵畲族乡:文明实践热潮涌 畲乡绘就新图景
2025-07-14 16:38:16 吴虹憓 吴巧娟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责任编辑:江琳琳  

盛夏的金涵畲族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暖流处处涌动。从志愿服务队走村入户解民忧,到文明实践站里文化活动热气腾腾,一幅“乡风民风美、人居环境好、群众文化热”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金涵畲族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志愿服务为抓手,聚焦“五大任务”,构建起“机制为翼、体系为核、创新为帆”的文明实践新格局,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活动469场,参与人次4300 余人,惠及群众超4万人次,让文明实践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构建“8+N”机制 凝聚文明实践“大合力”

在金涵畲族乡,“8+N”志愿服务队伍工作机制成为文明实践的“动力引擎”。理论政策宣讲、社会宣传、教育服务、文化文艺服务、科普服务、乡风文明、爱心帮扶、畲乡枫警等8支常备队伍筑牢根基,N支特色小队灵活补充,形成 “多元协同”的服务矩阵。乡域内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纷纷响应:企业开展公益捐赠、提供就业岗位,学校将志愿服务纳入德育课程,社会组织带来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专业服务。“我们通过整合资源,让文明实践从‘单打独斗’变为‘全民参与’。”据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人介绍,如今20余支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各村一线、社区街巷,成为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打造“三维一体”体系 筑牢服务群众“主阵地”

作为全省集中连片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所在地,金溪社区的治理曾面临人员复杂、需求多元的挑战。如今,这里通过“网格化管理 + 夜巡模式 + 三级联动”的“三维一体” 体系,实现了从“治理难题”到“幸福样板”的蜕变。网格志愿者化身“邻里纽带”,包片收集民意、传递关怀;“畲乡枫警”志愿巡防队每日夜巡两小时,有效减少了小区盗窃、矛盾冲突等事件,居民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针对“一老一少一特”群体,“医心医意”志愿服务队提供基础健康监测、用药指导、康复训练等6大类18项服务,特别为失能老人、残障人士建立健康档案。2024年累计开展义诊127场、上门服务2100余人次,实现“健康监测—诊疗—管理”全链条服务。“现在家门口就能量血压、做康复,比去医院还方便!”社区老人雷大爷竖起大拇指。

培育特色服务品牌 激活文明实践“新动能”

“异类天才也有闪耀的光芒!”在金溪社区,“宁爱行动”—“异类天才”院后关爱项目连续两年斩获宁德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这支由389名志愿者组成的队伍,通过“5+1”关爱模式,为特殊群体送上爱心餐3250次、上门服务1500次,288场“五个一”文化活动(即帮助贫困、重度残疾人读一本书、看一次电影、游一次园、参观一次展览及参加一次文体活动)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而在金榕社区,由多部门联合组成的“好厝边”志愿服务队,聚力打造“党建引领+志愿护学”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好厝边”护学行动,对校园周边的占道经营、流动摊贩等进行整治、疏导,并加强对校园内外的治安巡逻防控,保障6500多名学生上放学安全,为文明实践工作提供了持续的有力支撑。

从机制创新到阵地建设,从精准服务到品牌培育,金涵畲族乡正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重要抓手,让文明之风浸润畲乡大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实践所—实践站—志愿服务队’三级联动,让文明实践真正成为群众‘想得起、用得上、离不开’的暖心工程。”乡党委负责人表示,随着一项项惠民举措落地生根,畲乡儿女正携手共赴乡村振兴与文明实践的“双向奔赴”,书写更加美好的幸福篇章。(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通讯员吴虹憓 吴巧娟)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