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宁德:“文明集市+” 搭建连心桥  “小微服务”惠及千万家
2025-07-11 11:08:04  来源:宁德文明网  责任编辑:江琳琳  

“您好,这是文明养犬宣传手册,里面包含了养犬登记、疫苗注射等注意事项。”近日,福鼎桐山街道小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前,一场以“集市连心倡文明 携手共建幸福家”的主题活动,将文化、服务、科普“打包”送到居民身边。志愿者们穿梭其中、热情周到,以互动体验打破“单向输出”,让众多居民在“赶集”中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

沉浸式文明体验、互动式知识科普、参与式宣传教育……在宁德,一场场特色鲜明的“文明市集+”相继开启,以“邻”距离服务传递温暖,用多元体验将文明理念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践行的具体行动,让文明新风浸润城乡每个角落。

便民服务解民忧 文明实践有温度

宁德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平台,通过志愿者“摆摊”,群众“赶集”的模式,为大家送上一体化、多样式的文明实践“套餐”,用细致入微的服务传递城市温度。

“医生,我这血压最近有点不稳定,您帮我看看是怎么回事?” “大叔,您这血压稍微有点高,平时要少吃点盐,多吃点新鲜的蔬菜水果,作息也要规律,别熬夜。” 

图片

社区居民参加公益诊疗活动。

在东侨湖滨社区开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现场,公益诊疗、爱心义剪、艾灸养生等服务项目一字排开,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赶集”。

除了丰富多彩的文明宣传活动,东侨零工市场志愿队伍的摊位前更是人气爆棚。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提供灵活就业信息和岗位推荐服务,帮助有需求的居民了解就业机会,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就业便利性。

同样热闹的还有屏南县古峰镇城东社区开展的“风易俗我先行 新风塑家破旧规”文明集市,往来群众兴高采烈地体验科普宣教、移风易俗宣教、普法教育、健康义诊等便民服务。

图片

社区居民体验“移风易俗”有奖问答。

“大家知道婚事新办有哪些好处吗?答对的有小礼品。”志愿者话音刚落,居民们就争相抢答。“可以减少铺张浪费。”“能减轻家庭负担。”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移风易俗的相关知识。

“文明集市”的开展,把暖心服务实实在在送到了群众身边,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紧密了邻里情谊,更为城市文明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文化传承有创意 绘就文明新底色

“听说社区在门口又搞‘赶集’活动,这次提线木偶也参与了!走,我们‘赶集’去。”福鼎以传承传统非遗为特色,深度融合文明实践与木偶戏非遗文化,推动“戏曲进乡村”惠民工程落地生根。

图片

福鼎嵛山镇提线木偶表演吸引众多居民前来“赶集”。

集市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鼎提线木偶的代表性传承人姚义炳,带领剧团的老师们以“传统戏剧+提线木偶”的方式为群众带来《八仙》《范其鸾斩侄》等经典剧目片段,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表演,引得围观群众时而屏息凝神,时而拍手叫好。

图片

居民驻足了解霞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而在霞浦县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现场,主办方创新采用“文化展演+非遗展示”的多维互动模式,将传统舞台巧妙转化为充满烟火气的“文明集市”。

黄鱼鲞、赤岸清酒、面茶糕等非遗美食摊位前,居民们争相品尝霞浦特色风味;石头画、畲族传统彩带等非遗技艺展示区,传承人现场演示制作工艺,让大家对各类非遗项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这场集观赏性、体验性、消费性于一体的文化盛宴,不仅让非遗项目“活”起来,更让传统文化“火”起来,推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在宁德,每一个“文明集市”都在以最接地气的方式,搭建起邻里交流、传递正能量的平台,让“传承文化、践行文明”成为托起广大群众“稳稳的幸福”的生动注脚。

理论宣讲惠民生 文明风尚润民心

近年来,宁德市聚焦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将学习课堂搬到“文明集市”,通过拉家常、讲故事的方式,详细讲解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新政策、新举措,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度融入群众生产生活,悄然浸润百姓心田,转化为千家万户发展的新动能。 

图片

宁德市理论宣讲轻骑兵生动讲述谱写“宁德篇章”的实践故事。

在蕉城区金涵畲族乡金溪社区,一场“政策集市+理论盛宴+文化大餐”的文明集市正在点燃文明新活力。

宁德市理论宣讲轻骑兵摒弃生硬的“书面语”,以通俗易懂的“家常话”,将宁德从敢闯敢试探新路到改革发展惠人民、从弘扬“闽东之光”到走好新时代“山海经”等幸福奋斗故事娓娓道来,赢得了现场党员干部群众好评。

“这场‘政策集市’,有案例分析,还有文艺节目穿插表演,很形象、很生动,有吸引力,让我们有所学、有所悟。今后,要把所学所悟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思路举措,以实际行动助力奋力谱写‘宁德篇章’。”蕉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图片

宁德市、蕉城区两级人社部门开展“暖心居保 上门助老”宣传活动,将社保服务和政策送到老年人身边。

同时,聚焦群众“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的核心需求,宁德市还设立了“国资先锋”“文艺星”“宁姐妹”“土专家”“宁小团”等理论宣讲轻骑兵小分队,紧紧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基层治理、移风易俗、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通过现身说法、舞蹈、歌曲、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群众带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神大集”。

从便民利民的“服务集市”,到以文化人的“传承集市”,再到理论宣传的“精神集市”,宁德市的“文明集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服务民生、凝聚人心的重要载体。这些活跃在城乡的“小集市”,把一项项暖心服务送到“家门口”,用“实打实”换“心贴心”,让每位群众的获得感持续“加码”,推动文明实践“活”起来、“热”起来、“亮”起来。(宁德文明网)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