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正文
九月很好
2020-09-27 11:32:43  来源:中国文明网  责任编辑:叶伏国  

月亮与台风

快中秋了,阳历是九月。

孩于的自然课本,要做九月天象的观察,特别是要观察记录月亮,从八月初记录到中秋节。

每天夜里吃过晚饭,孩子就站在阳台等待月亮出来,有时甚至跑到黑暗的天台,仰天巡视,然后会看到他垂头丧气地进屋,说:“月亮还是没有出来。”

我看到孩于写在习作上,几天都是这样的句子:“云层太厚,天空灰暗,月亮没有出来,无法观察。”

连续几个最近这几天,台风来袭,月亮更连影子都没有,孩子很不开心,他说:“爸爸,这九月怎么这么烂,连个月亮也看不见!”

“九月并不坏呀!最热的天气已经过了,气温开始转凉,是最美丽的秋天,有最好的月亮,只不过是这几天天气差一点而已。”

我告诉孩于,台风虽然是讨厌的,有破坏力的,但是台风也有很多好处,例如它会带来丰沛的雨量,解除荒旱的问题;例如它会把垃圾、不好的东西来一次清洗;又例如让我们感受到人身渺小,因此敬畏自然。

“既然不能观察月亮,你何不观察台风呢?”

“好主意!”孩子欢喜地说。

我看到他的作业簿上,写着诗一样的记录:

“风从东西南北吹来,

云在天空赛跑,

雨势一下大一下小,

伞在路上开花。”

台风的美,可能也不输给月亮。

月亮永不失去

中秋节没有月亮真是扫兴的事。

我想到,我们在乎的可能不是月亮,而是在乎期待的落空,否则每个月十五都是月圆,大部分人都没有什么感觉的。

生活实在太忙了,一般人平常抽不出时间看天色,中秋几乎成为惟一看天空的日子,我们准备了月饼、柚子、茶食就在表示我们是多么慎重地想看看月亮,让月亮看看我们。

好!月亮既然不出现,也就算了,我们吃吃月饼、尝尝柚子,在夜暗中睡去,明天再开始投人忙碌的生活,期待明年的中秋月亮。

其实,月亮是永不失去的,月亮看不见只是被云层所遮蔽,井不会离开它存在的地方。这是为什么佛教把自性说成月亮,见不到月亮的人只是被云层所遮,并不是没有月亮。

可惜的是,我们一年才看一次月亮,有多少人一年里看见一次自我的光明呢?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真正了解或知道我们,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寻找生命的根源,不能觉知自我的光明,就连自己也不能自知了。

理论上,人人都知道月亮随时都在,实际上,很不容易去触及那种光明,也不是不容易触及,而是不愿去实践、不愿去发掘,很少去走出户外。

孤单之旅

在这个寂寞的时代,没有人能完全的互相了解,即使是知己、最亲密的人,也难以触及我们的内在世界。因此,每一次的人生,就是一段孤单之旅。

我时常在想,由于生命的孤单和不足,这人间才会分成男人和女人、父母和子女、朋友和敌人、丈夫和妻子,如果是在一个完美与圆满的世界,一个人已经很够了。

也因为这种孤单和分裂,我们之间永远不能互相了解,对于自己的心如果能了解、能坦诚面对,也就够了;对于别人的心意,如果能了解一部分,不互相对立,也就很好了。

生命之所以有这么多不同,有着各种因缘和关系,是希望我们能从孤单中走出,试着去知道生命的不足。

也由于孤单与不足,才会有一些更高层次的东西触动我们、吸引我们、带领我们。

生命的触动

生命的触动是多么必要呀!

当某种语言触动了我们的思维,那就是诗歌或者文学。

当某种颜色触动了我们的眼睛,那就是绘画。

当某种音声触动了我们的心灵,那就是音乐。

当某种传奇或故事触动了我们,那就是戏剧呀!

当某种情感触动了我们,那就是爱;当某种爱提升了我们,那就是慈悲;当某种慈悲被触动,就可以吸引我们、带领我们,走向生命圆满的归向。

心地明明,乾坤朗朗

在现实的生命,没有什么是圆满的,有时平静,有时狂喜;时而寂寞,时而热闹;或者欢欣,或者悲哀。

在现实的宇宙,没有什么是完美的,有时风和日丽是狂风暴雨的预示;有时云天晴美是地震台风的前兆;有时呀!不测的风雨会在午后的大晴朗后出来。

我时常在想,这变动不居的宇宙是不是我们变动不居的心识之映现?如果心地明明,是不是就乾坤朗朗了呢?

我找不到答案,惟一知道的是,台风来的时候,如果我们把房子造得坚固一些,我们依然可以在平静温暖的灯下读书。

悲伤与唱歌

生命不免会唱悲伤的歌。

但唱过歌的人都会发现,我们唱的歌愈是忧伤就愈是能洗净我们的悲情。

“悲伤的唱歌”和“唱悲伤的歌”是很不同的。

不管是悲伤或者是唱歌,都只是人生的一小段旅途。

好的悲伤和好的唱歌都会令我们感动,感动是最好的,感动使我们知悉生命的炽热,感动使我们见证了心灵的存在,感动使我们或悲或喜,忽哭忽笑,强化了生命的弹性。

能悲伤是好的。

能唱歌是好的。

悲伤时好好地悲伤吧!

唱歌时高扬地唱歌吧!

……

九月很好

九月是很好的月份。

中秋月圆、云淡风清、温和爽飒。

真的,九月是很好的月份。

最近的那个台风也过去了,九月很好。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