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专题热词 > 正文
“习书记主政宁德时就展现出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 ——习近平在宁德(三)
2020-09-11 11:40:26  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廖诗朝  

采访组:我们了解到福安是习近平同志当时的挂钩点。他是如何指导福安经济社会发展的?

李育兴:当时福安县的经济和地位都比较特殊,它的发展变化可以说是宁德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福安县是习书记的挂钩点,这既是历史的机缘,也有其必然性。一是福安的历史地位比较重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有八大革命根据地,闽东苏区是其中之一,而闽东苏区的首府就在福安县柏柱洋村。解放后,福安是专区,专员公署就驻福安县,后来迁驻宁德县,1971年改名宁德地区。二是福安的地理环境特殊。福安有山有水,山海兼备,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海阔岸长湾多港好”。赛岐港在解放前被称为“小上海”,经济比较发达。福安还是闽东的水陆交通枢纽,104国道贯穿福安。三是社会特点很突出。福安的社会特点是老、少、边、岛、贫、教(宗教),这也是闽东的特点。把福安作为挂钩点,对于指导整个闽东的工作具有示范作用。习书记在福安县有3个联系点:坂中畲族乡是民族乡联系点,社口乡坦洋村是党建联系点,赛岐铁合金厂是企业党建联系点。

习书记指导与推动福安工作,首先是推动福安县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转变。过去闽东比较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闽东没有一个经济中心,也就谈不上经济中心的辐射影响作用。当时宁德有三大热门话题,一是开发三都澳港口,二是修建福温铁路,三是建设中心城市。这三个话题其实和福安县都有关系,因为赛岐港出去就是三都澳,福温铁路也通过福安县,尤其是建设中心城市,当时考虑最多的就是福安的赛岐港。这个想法上世纪80年代初就有了,也经过几次论证,主要考虑到赛岐港地处闽东的中心,是水陆交通的要道,已经是物资的集散地,还有一些重点企业在那里。1987年8月,福安县召开了一个赛岐港中心城市研讨会,编制了赛江新城远景总体规划,还请南京设计院规划师来搞设计。1988年5月,赛岐经济开发区已经批下来了,省计委、建委等部门都很支持赛岐经济开发区的建设。

习书记一到闽东就立刻沉下去调研,大概一个月时间,跑了9个县区、13个乡镇、18个村、12家工厂电站及学校。深入调研之后,他说:“闽东有这三个话题是好事,表明闽东人民认识自然的能力有了提高,让外界认识这三件事的意义是必要的。但我们的立足点不能放在这上面,可能性和必要性不等于就是必然性。事关地区发展战略全局的决策,要充分考虑到国情省情区情,不要把近期内难以实现的发展目标超前化。当前重要的是抓好中短期的工作。”他还强调:“闽东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关键在农业、工业这两个轮子怎么转,我们穷在‘农’上,也只能富在‘农’上。”他深入调研之后,对闽东发展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路,感到这三个愿望是闽东的长期工作,现在搞不现实,“一夜暴富”的思想也行不通。

面对福安县的发展思路问题,习书记作出了深刻思考。1988年10月4日,习书记在赛岐镇主持召开赛岐经济开发区现场办公会,会上他认真听取开发区包括中心城市的规划情况以及历史上的来龙去脉等汇报,并做出指示。根据习书记的多次讲话精神,福安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东西两个口、南北一条线、三点一线带全县”的区域发展战略。“东西两个口”,即东面是赛岐,西面是穆阳;“南北一条线”,就是104国道;“三点”就是赛岐、穆阳和韩阳镇。提出了“从打基础抓起、建基地上见成效、立支柱上突破、抓两通上搞活、重软件上取胜”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处理好“五个关系、五个同步”,即处理好治理整顿与改革开放、治理整顿与经济发展、治理整顿与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这五个关系。以后的实践证明,福安县的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这些措施都有力推动了福安县“两个文明”建设发展。

习书记十分重视和支持赛岐经济开发区建设。他在赛岐经济开发区现场办公会上,肯定了开发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并进一步就实施原则、开发步骤提出意见,还现场解决了很多问题。当时办公会确定了两件事:一是把开发区建设列入地委行署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二是调整充实地区协调指导小组,涵盖地委行署主要部门、主要领导,体现了地委行署对开发区的重视。习书记还帮助开发区解决了几个重要问题,比如给开发区第一期建设用地400亩,这在当时是很难批的;帮助解决建设经费、外来落户户籍指标等。落户指标主要用来吸引外地人到赛岐参与开发建设。我们好几次到浙江去联系招商引资,把那边的企业家能人引到赛岐来,这就需要落户指标。

1  2  3  4  5  6  7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