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专题热词 > 正文
“习书记说下党是他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地方”——习近平在宁德(十六)
2020-09-11 11:40:26  来源:学习时报  责任编辑:廖诗朝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一直非常重视扶贫工作,在宁德期间一直把帮助广大群众摆脱贫困作为头等大事紧抓不放。您当时作为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县长,对他这种理念有什么感受?

连德仁:习书记对我们寿宁脱贫致富的关心不仅体现在对下党的牵挂上。实际上,他前后一共9次来寿宁县实地考察,从不同角度了解寿宁经济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脱贫致富的方向和举措。

1988年8月2日,习书记刚到宁德工作不久,就在陈增光专员陪同下走了闽东9个县市,寿宁县是第七站。习书记走访了麻竹坪水库和竹管垅乡、清源乡、芹洋乡的部分贫困村,察看了县茶叶精制厂、植绒厂、光仪厂、线毯厂等10个企业。同年11月3日,习书记陪同省委书记陈光毅到寿宁检查指导工作,到武曲乡和竹管垅乡的桥仔头自然村了解脱贫致富情况。可以说,寿宁大部分乡(镇)、企业和学校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作风深入,一竿见底,踏石留痕,是习书记的风格体现。在武曲乡,他听取乡政府汇报;在南阳镇山坑村,他倾听村干部们的呼声;在三祥新材公司,他了解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路;在鳌阳小学,他与教师座谈了解实际困难;在竹管垅桥仔头,他进村入户,了解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瓶颈;等等。为了改变寿宁面貌,习书记提出修公路、建电站、筑堤坝、建学校、解决办公场所等一系列帮扶举措,为寿宁人民摆脱贫困注入致富的源泉和前进的动力。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在闽东期间就扶贫工作提出不少很有创见的理念,比如“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等等。从他对寿宁县的具体指导看,您认为都有哪些鲜明的理念和具体的举措?

连德仁:习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等许多创新理念、观点和方法,深刻回答了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寿宁是农业县、山区县、贫困县,习书记要求县里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关于农业,他说粮食生产是根本,发展什么都要把搞好农业、种好粮食作为大前提;他还提出要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就是要山水田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立体农业,要面向市场,追求农业生产的商品率,用农业商品观念代替原先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观念。

关于工业,他指出寿宁办的企业劳动密集型的多,高精尖的产品比较少。要把工业办好,就要走向全省和国际市场,做别人没有的或比别人好的产品。他知道寿宁茶叶生产是支柱产业,强调要搞精品茶叶,生产、加工、包装都要上一个台阶。有一次他到南阳镇森鑫玩具厂考察,当他了解到一个小小的工厂年产值就有6000多万、产品销往东南亚各国时,非常高兴,还连连表示这样的企业品牌要树起来,政府部门也要做好服务工作。

他强调摆脱贫困首先要思想解放,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我们宁德素来是“老、少、边、岛、穷”,安贫乐道、“等靠要”心理比较严重。但习书记当时商品意识和竞争意识非常强,这有可能与他在厦门这样的沿海开放城市工作经历有关。他鲜明提出扶贫先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他说:“把脑袋瓜的问题解决了,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出来。”

习书记到闽东工作时,我们县的扶贫工作已经开展了3年,但各项工作才刚刚起步。他说扶贫工作要升层次、上水平。“虽然扶贫规划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扶贫这项事业是长期的,不是说3年时间到了就宣告结束了,不是低水平脱贫就可以说明问题。”

习书记十分重视典型引路。他抓扶贫,就抓下党。他在全地区干部会上多次讲下党这个典型,他说下党搞好了,对全地区的脱贫有指导意义。

他对各级干部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主要抓“做”功,而不是“唱”功。要以一村一户为对象,身子扎下去想路子、解决问题;要有比较明确的脱贫手段,比如推广“一村一品”;要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跟进,才能实打实地上一个新的台阶。“不能希望一口就吃成一个大胖子,不能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习书记这些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恍如昨日。实践证明,把脱贫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一任接着一任干,“功成不必在我”是完全正确的。今天的“精准扶贫”“全面小康”和当年的“摆脱贫困”,是一脉相承的,当然既是量的变化,更是质的提高。

习书记还讲,要把脱贫与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他举了寿宁农村人畜混居的例子,他说:“人跟牲畜住在一个屋檐下,这屋内卫生状况解决不了,怎么能够健康起来。”他在这个问题上的考虑,体现了他虑事周详、思考深刻的品质。

1  2  3  4  5  6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