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文明网3月11日讯(通讯员 林铖昕)在华建社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红马甲,穿梭在大街小巷,用爱心与奉献,为社区描绘出一幅温暖而美好的画卷。他们,就是社区志愿者,让我们一同走进华建志愿服务的精彩世界,感受那份满满的爱与力量。 “红色先锋”聚合力,党员领航践初心 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动志愿服务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定期开展的党员志愿者主题党日活动,就像一股股红色的暖流,润泽着社区的每一寸土地。党员志愿者们以身作则,带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纷纷进驻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认领志愿服务岗,把家门口的“会客厅”打造成了温暖的港湾。在这里,“服务在驿站、有事立刻办”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好厝边”红色物业服务点更是成立得有声有色,党员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小区居民齐心协力共同管好自己的家园。如今,每一个小区都有若干支志愿者队伍,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模式,切实为居民办实事,凝聚各方力量,组织在职党员认领“微心愿”,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多件,让居民们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孝老食堂情愈浓,“管家团队”护晚年 社区里的孝老食堂,是老人们的温馨家园。从爱心厨娘到娱乐老师,从用餐服务专员到医护人员,都是充满爱心的志愿者。他们不仅为老人提供美味的饭菜,还带领老人做餐前拍拍操、唱红歌,丰富老人的生活。每天饭点,都有医护志愿者值守,保障老人的健康安全。70岁以上老人及残障人士可享免费用餐服务,社区还鼓励60-69岁老人开展“以老助老”志愿服务,如餐前餐后帮助身边长者分发碗筷、擦桌洗碗等。这些老人在享用免费用餐的同时,也成为“管家团队”的一员,让这份爱得以传递和延续。 在物资保障方面,区慈善总会、闽蕉品素等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给予大力支持。自2023年4月开办至今,孝老食堂累计奉餐14360余份,惠及80余位居民,为行动不便老人送餐达3580余份,用爱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撑起了一片蓝天。 “护幼使者”在行动,点亮孩子成长路 对于孩子们,社区开设托班志愿岗,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妇女干部、退休教师参与“暑托班”“四点半微课堂”,为留守儿童提供义务学业辅导。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等平台开展安全宣传和普法培训,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暑假期间,大学生志愿者们为幼儿班和低段小学生免费开展富有乐趣的兴趣班。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大学生提升自我、增强社会责任感,也为孩子们搭建了更多交流互动的平台,更切实为部分家庭分担了孩子暑期无人陪伴的忧愁。此外,社区特设了“疗愈屋”,屋内以暖色调为主,配备解压玩具、沙盘装置,并伴有舒缓的音乐。心理健康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志愿服务团队为亲子家庭关系困扰的家庭“排忧解难”。目前,已有23个孩子在这里和老师结成了“心搭子”,在家庭教育上“偏科”的家长也觅得了“辅导员”。 存折记录公益路,“储蓄大户”展担当 社区设立“爱心储蓄银行”积分兑换体系,将志愿者们的公益行为量化为“积分”,以存折的形式录入,积分可兑换生活日用品,建立“奉献—积累—回报—再奉献”的全闭环模式。黄大爷在得知华建社区要为志愿者们申领积分后便联系社区,并幸运地获得了“001号存折”,成为“爱心银行”的“创始储户”之一。翻开这本“存折”,更像是一本“公益地图”,详细记录了黄大爷参加志愿服务的每一次经历。 “每次看到自己的积分增加,我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也更加坚定了继续参与志愿服务的决心。”黄大爷自豪地说道。 社区“爱心储蓄银行”已有“储户”志愿者160余人,并先后组织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专题宣讲、爱心义诊等主题志愿服务120次,累计志愿服务达4000多小时。记录积分形式的志愿服务,将激励“储蓄大户”继续投身更多的社区公益活动。 华建社区经过多年的努力,荣获福建省卫生社区、宁德市近邻党建示范社区党组织和近邻党建示范小区等荣誉称号。在这个充满爱的社区里,志愿服务从未停止。每一位志愿者都是一颗闪耀的星星,照亮了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一起为这些可爱的志愿者们点赞,也期待更多的居民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社区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