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因为有你,我们的城市更美丽
2022-05-13 15:54:18  来源:宁德文明网  责任编辑:陈玲汇  

匆匆结束的订婚宴

一场完美的订婚宴,对每一对新人来说,都是一生中最浪漫、最值得铭记的时刻。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护士王荣苹也不例外,她对于自己的订婚宴充满期待。

隔离病房里,护士带着患者做“呼吸操”,帮助患者释放压力。张菲菲 供图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宁德人民平静的生活,也打乱了她的脚步。面对严峻的疫情,为了大家的安全,她和先生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原定5月2日的订婚宴延期举行,投入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忙碌了近一个月,春暖花开,5月8日,王荣苹的订婚宴在家人的祝福中举行,在饭桌上,王荣苹收悉前方核酸检测基地需要支援的消息,匆忙与家人道别后,她脱下红裙,换上白衣,奔赴城市核酸检测基地的工作中去。

自疫情发生以来,家人们已习惯她的“以工作为重”。在援泉、援霞浦、中心城区核酸采样的号召下,她每次都第一时间报名加入抗疫一线,成为核酸检测工作的“排头兵”。她夜以继日与病毒“零距离接触”,不顾感染风险,把实验室当作战场。

在核酸检测基地里,她和其他组员分工有序、各司其职,协助核酸检测人接收标本、拆包、清点、编码、刷样、离心、上机以及汇总上报检测数据等,确保检测工作有序进行。每一管标本的背后都有她们辛苦的付出,每一份标本的处理都是她们与病毒的正面交锋,每一个环节的协助都有她们留下的辛勤汗水。

“说不累是假的,但是我还能坚持。”在为组员打气的时候,王荣苹总是说,“再坚持一下,抗疫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23封感谢信

4月16日凌晨起,宁德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5B隔离病区开始紧急收治由宁德周边各隔离点转运来的患者。

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护士王荣苹在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忙碌。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 供图

疫情突如其来,当感染者们收到确诊通知,心理压力可想而知,焦虑和恐惧让隔离生活变得更加难熬。因此,特殊的时期,医护人员们除了每天日常的治疗护理工作,更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予感染者们更多的陪伴与心理疏导。

5B病区的护士长郭贵芳为这个临时组建的隔离病区设计了一面心愿墙,病友们写下对康复后生活的向往,护士们则根据这些心愿,作为查房后与患者聊聊家常时的切入口,拉近护患距离。

“郭护士长,我是5床的,有没有纸巾?”“可爱的大白,今天晚饭吃得少,刚有点饿,想吃饺子。”“你好,我刚来,手机充电器没带,能不能帮我找一个?”……

由于感染者在病区里不能随意走动,微信群架起护患沟通的桥梁。感染者们到了陌生的地方,生活用品肯定会有所短缺,每天护士们的手机都叮咚响个不停,面对患者的需求,她们几乎是“有求必应”,并扮演起“闪送员”的角色,除了照顾病患的起居,她们还要完成病区里消毒、拖地、收垃圾等工作。

在护理站的抽屉里,存放着23封手写感谢信,这些都是康复出院后的患者为医护们留下的珍贵感谢。

有一位年轻父亲写道:“防护服下的她们,也跟你我一样是子女,是父母,是挚友,是鲜活灿烂的普通人,但她们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因为穿了这身白衣,她们有了信仰,即使害怕也不会后退。”

一个小姑娘说:“只要我们有任何问题都会第一时间解决,让我感觉到很温暖,谢谢你们冒着危险来照顾我们。”

“享受阳光,也要敢于迎接风雨。”护士游惠芳说,“相信难熬的时光已然过去,我们即将迎来胜利的日子。”

“我们的城市生病了,妈妈要去照顾它”

4月2号,宁德市中医院肿瘤科护士李桂莲在外采集核酸时接到通知,需要她前往隔离点支援。回家匆忙收拾了行李,与家人孩子道别后,李桂莲与同事苏鑫踏上了支援的征程。

到达隔离点后,二人从上到下把隔离点走了个遍,并对隔离点负责人提出了改进建议,随后,二人对隔离点工作人员进行了工作培训。

4月4日,隔离点接收了首批98名隔离人员,从早上8时到晚上12时,李桂莲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做核酸、告知注意事项的工作,等她结束一天工作,已是凌晨2时。

返回房间的她,椅子还没坐热,就接到求助电话,原来是隔离人员中有一位小孩急性肠胃炎犯了,李桂莲立马穿上防护服赶到患者房间。此时,孩子已经痛得额头直冒汗,家长紧张的情绪也写在了脸上,做了初步判断后,李桂莲逐级上报情况,最终叫来救护车。

凌晨3时,看着救护车蓝红闪灯与揪心的急救声远去的身影,李桂莲揪着的心也暂时落地。回到房间后她才看到孩子给她的语音留言:“妈妈,我跟爸爸也被隔离在家里了,我们也出不去了。”

“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如果刚才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我作为医护人员却不能第一时间陪伴在他的身边。”李桂莲忍着发酸的眼睛回复孩子:“宝贝,妈妈爱你,你们也要保护好自己,但是现在我们的城市生病了,妈妈是护士,妈妈要去照顾我们的城市,我们共同的家,妈妈也很想陪在你的身边,看着你叫我妈妈时可爱的样子,希望你能理解妈妈。”

“我是母亲,也是战士”

“3月15日上着夜班的我突然接到通知:‘立刻前往泉州支援’。”抗击疫情,刻不容缓!闽东医院创伤骨科、小儿骨科护士高缘迅速回家收拾行李,待命出发,看着已经熟睡的儿子,她百感交集,却只能在儿子的额头轻轻一吻,便匆忙而去。

宁德市中医院骨三科护士郑晓琴在隔离点结束工作后,与孩子视频。宁德市中医院 供图

四个多小时披星戴月的车程,高缘和队友们平安抵达晋江市第二医院。“当地志愿者热情且专业,我来到30号采样点外曾村,村民们井然有序排队前行,队伍很长,清晨微光下望不到头。”认真穿戴防护用品,时刻谨记防护原则,高缘和队友们开始了有条不紊的采样工作。

“不断重复一样的动作,但并不乏味。”在高缘眼中,牙都掉光了努力张着嘴巴的憨厚朴实的老人、用方言教训着小孩不要调皮的阿姨、蹦蹦跳跳来到她跟前的活泼可爱的小朋友,都是一幅幅最美的画面。特别是看到张开小嘴做好准备的小朋友,她就忍不住心生疼爱。

不知不觉,隔离衣下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任务持续到了晚上,让人感到疲倦,但高缘却并不觉得辛苦。“每一句来自陌生人的‘谢谢’‘辛苦了’,一块‘我们在行动’的小蛋糕,都让我感到这一切都值得。”高缘说道。

这是她给家人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的爱人和孩子,当我给你们写这封信的时候,已是来宁德支援的第15天啦,虽然只有150公里的路程,但是目前我暂时还回不去。

我很好,切勿挂念和担心。我们带队的高丽燕主任和蔼可亲,对每个队员都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的身边,还有一群共进退的鼎医兄弟姐妹相互照应,工作时有群温暖的志愿者一起共事着,我很好,别担心。

亲爱的爸爸,你每天的一通电话每次的话题都是:“记得吃饭,吃不下也要吃几口。”我想说,我听进去了,每天无论多么不想吃,我都有好好吃饭,我很好别担心。

亲爱的妈妈,每次和你视频,你都一如既往地“啰嗦”“要小心一点,做事情别莽撞,别冲动,保护好自己。”我都记住啦,我很好,别担心。

亲爱的孩子爸爸,感谢你对我工作的理解,感谢你每一句的“孩子们很好,我搞定,你去做你的事”。感谢你的每一句“放心,有我在”让我心安!

亲爱的孩子们,妈妈也在想念你们,要乖乖呦!好好吃饭,好好学习,好好成长,等疫情结束,妈妈就飞奔回到你们身边啦!

还有所有关心我的朋友和同事们,别担心我们,七都的疫情虽然离我们很近,但我们的身后有永远支持和理解的你们,我们都很好。而且所有的事情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立夏将至,万物生长,等着我们归来即好! (闽东日报记者 张颖珍 福鼎市医院护士 张菲菲 本文图片和素材资料由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宁德市中医院、闽东医院、福鼎市医院提供)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