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福安溪柄柏柱洋:红歌唱响老区振兴曲
2021-04-07 11:29:49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叶伏国  

绿竹婆娑、青山如黛,红色热土、暖意萦怀。4月2日,一场春雨过后,福安市溪柄镇柏柱洋的闽东苏区纪念碑越发醒目,纪念碑四周松柏青翠,鲜花盛开。在纪念碑前的广场上,来自蕉城区霍童中心小学的200多名师生上演了红歌大串联,师生们通过唱红歌、聆听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中国革命是从乡村走出来的,乡村承载了中国革命的红色记忆,推动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具有天然的基础。柏柱洋就有着这样丰富的红色资源。

溪柄柏柱洋是闽东革命中心,是中央红军长征前全国八大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是我党在南方创建的最后一块革命根据地,被誉为“闽东延安”。邓子恢、叶飞、陶铸、曾志、马立峰、阮英平、詹如柏等革命前辈在此创建中共闽东特委、闽东苏维埃政府,为溪柄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

“2011年,柏柱洋被列入国家‘十二五’红色旅游规划名单,中共闽东特委旧址被纳入省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依托如此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年,我们围绕红色文化主题开发旅游,溪柄走出了一条建设‘生态型红色旅游新镇’的新路子。”溪柄镇党委书记周焱说。

发展旅游,路是关键。从溪柄镇区前往闽东苏区革命纪念馆,一条蜿蜒的黑色柏油路穿过柏柱洋,在绿水青山之间铺向远方。这条“红色公路”三次升级改造,记录了老区党群同风雨、共命运的感人故事,也见证了老区精神代代传承的不屈力量。

为建设溪楼公路,溪柄镇党委、政府经过多年努力,将项目列入交通部“十二五”红色旅游公路建设规划,又积极筹措资金,在纪念闽东苏区创建80周年时顺利通车。

近年来,该镇致力打造有溪柄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片,让更多游客走进溪柄研学,也让更多溪柄老百姓从乡村振兴中受益。

走进斗面村,村道干净整洁,家家户户住上了水泥房,虽然当年艰苦的环境不见了,但红旗招展,党徽闪耀,红色氛围扑面而来。

刘女士带女儿到这里参观后说:“带孩子来感受当时的革命氛围,感受先烈的英勇无畏,引导孩子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让孩子也能更好地传承革命精神,能够为国家民族的发展贡献新一代的力量。”

“景区之前的日接待量三四百人,现在每天接待游客达二三千人。”溪柄镇镇长陆雯介绍说,溪柄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面提升景区的品质,着力抓“一馆两堂四旧六重”:闽东苏区纪念馆,红军学堂和红军食堂,中共闽东特委、闽东苏维埃政府、共青团闽东特委机关、闽东妇女工作团四大旧址,重学党史、重温入党誓词、重走红军路、重唱红军歌、重吃红军饭、重穿红军衣等红色品牌的建设。

闽东苏区革命纪念馆庄严肃穆,千亩沃野的柏柱洋上生机盎然。当前,溪柄镇红色旅游全景图规划的“一片两轴三带”的布局蓝图逐步形成,群众分享到了更多的红色旅游带来的发展红利。

斗面村村民林锦明说:“对溪柄红色旅游品牌很有信心,我们建设红色研学基地‘田间小寨’,力推红色教育、劳动实践等相结合,我们目前有研学导师团队达30人,去年已接待各县(市)研学活动100多场,研学、团建、党建活动6万人次。”

今年,该镇还与福安市委党校等多个部门合作推出《柏柱洋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主题党日活动菜单》,将红色革命教育、红色资源之旅、红色爱心公益等融入红色旅游中,让苏区精神永放光芒,也让老区群众更好地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张文奎李广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