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宁德: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共建宜居幸福之城
2021-03-25 10:05:20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叶伏国  

全市首个海岛光伏储能微电网建成投产、周宁抽水蓄能电站全力冲刺今年双机组投产目标、霞浦核电建设稳步推进、宁德时代着手打造我国东南区域首个吉瓦级储能工程……目前,宁德电力装机总容量968万千瓦,核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占比达74.5%,打造成为东南沿海重要清洁能源基地,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宁德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宁德市首个海岛光伏储能微电网在霞浦落成 (王志凌 雷美容 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中心工作来抓,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结合宁德实际全面深化改革,通过努力大部分改革已取得积极成效,三都澳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农村“改厕改水”、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改革成果,得到国家部委有关领导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特别是三都澳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为全国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绿色典型,“给绿水青山满意的答卷”被国家审计署确定为生态审计典型案例。

优化顶层设计 坚持生态发展

森林覆盖率69.81%,成为我国大陆沿海最“绿”的城市之一,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全市重点流域优良水质比例、市县两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实现100%……这是宁德交出的,生态成绩单。

王志凌 摄

宁德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良好成效,这与宁德把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落实好坏作为政绩考核的“必答题”息息相关。

宁德很早就建立起一套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体系,制定出台《宁德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切实提高生态文明指标考核权重,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进一步落实责任、严格奖惩。

宁德还不断探索完善差别化考核机制,根据沿海、山区资源环境特点和发展水平差异,分类设置具体考评指标,对列入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山区县适当降低GDP、工业等经济指标绩效考评权重,相应提高生态类考评指标权重。

将“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任务”纳入绩效管理察访核验重点督查事项,强化对绿色发展指标的考核。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多年的实践和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宁德已经深入人心,“宁要绿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银山”正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新政绩观。

为打通环保监管“最后一公里”,全市全面推行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初步建成覆盖市、县、乡的环境监管网格化平台,“一网”捕获污染源,推动环保精细化、精准化监管。环保、公安联动机制成效明显,每年联合开展“清水蓝天”环保专项交叉执法检查行动,2016年至今司法移送污染环境案件50多起,让污染企业受到严惩。

黑臭水体整治(张文奎 沈丽琴 图)

突出绿色低碳 加快产业转型

多年来,宁德严格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项目引进上严把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环境保护关,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在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的基础上,创新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机制,探索推行工业用地“腾笼换鸟”改革,有效盘活闲置(低效)工业用地。严格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引进建设了宁德时代、上汽、青拓、中铜等一大批“金娃娃”项目,培育形成了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四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构建了原材料—正极材料—锂电池—新能源汽车—拆解提取原材料的全闭环发展产业生态圈。

市民选购新能源汽车 (徐烽 张文奎 图)

同时,出台传统产业重点创新产品培育工作办法和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发展工作方案,积极培育循环经济示范园、示范企业。

发挥山海资源优势,出台“1+5”政策,制定实施水产、茶叶、食用菌、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牧、林竹花卉和乡村旅游等“8+1”特色产业规划,推动绿色资源转为绿色财源。

周宁向山兰园

“推进绿色发展,是建设美丽宁德的重要基础”,已成为宁德全市上下共识与行动。

目前,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占宁德GDP的比重不断提高。

不断提升的绿色版图,不断削减非生态、非绿色产业的发展生存空间,宁德党群合力,开展了一场海洋综合整治攻坚战。

多年前,曾经让宁德人民引以为豪的海上养殖成为困扰宁德发展的忧患。2018年7月,宁德市集全市之力,下大力气开始实施为期两年的大规模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为了有效保障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如期取得实效,宁德市多措并举、千方百计强化各类服务保障工作。

宁德市委托技术单位编制《鱼类养殖塑胶渔排技术规范》和《鲍(参)塑胶渔排养殖技术规范》,从选型、制造、检测标准等方面打造全国首个港湾塑胶养殖设施技术体系。针对塑胶设施生产企业数量和产能不足问题,引进落地塑胶生产企业9家,签约投资金额4.5亿元。针对资金不足问题,及时协调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优惠的利率和超常的服务全力支持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面对塑胶设施质量标准不清晰、产品检测能力不到位、保险政策体系不明确等诸多制约因素,及时制定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积极拓展塑胶养殖设施质量安全检测职能,全力拓展台风指数险、塑胶养殖设施财产险和质量险,竭尽所能保障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扎实开展。

溪南镇七星海域 叶志坚 摄

宁德市累计投入资金47.72亿元,清退和升级改造渔排142.7万口、贝藻类55万亩,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取得决定性胜利,海洋环境焕然一新,对海洋生态环境最为挑剔的“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近两年来多次出现在三都澳和沙埕港海域。清海工作“宁德模式”也成为全国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典型经验、生态审计典型案例。

生态宜居成为宁德最大优势之一,宁德接连荣获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称号,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完善市场体系 破解改革难题

只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起高效有序的市场服务体系,才能有效破解环境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

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制度。科学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界限,完成市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施空间差异化管控。启动“多规合一”一张图和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在政务内外网的系统部署和对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

完善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全面推行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寿宁入选国家级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屏南被列入我省第二批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试点。

青山环抱中的寿宁县城 吴通华

开展重点区位商品林赎买试点工作,探索“赎买+合作经营”模式,实现了森林资源有效整合和统一管理、村集体收入增加、群众增收“三方共赢”。

建立生态文明项目建设投融资体制。

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在生态环保领域大力推广PPP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积极推行大气、水和土壤环境污染第三方市场化治理方式,形成市场化、社会化运作多方并举、合力推进的格局。

北部新城,绿色崛起 李民雄 摄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宁德将深入实施“一二三”发展战略,加快“五个城”建设(即打造全球知名的产业之城、开放便捷的枢纽之城、环湾一体的新兴之城、协同联动的山海之城、生态宜居的幸福之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宁德篇章。(记者 张文奎)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