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福安社口镇:凝心聚力 文明乡风浸润人心
2019-09-27 16:01:55 张颖珍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  

社口镇全景图 徐烽 摄

在白云山东麓,福安西北部,万亩生态茶园依山而建,美丽乡村炊烟袅袅,历史文化名村点缀山间……享有“福建名茶之乡”美誉的社口镇,积蓄了30载的力量,处处升腾着生机与希望。

在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的发展中,社口镇围绕产业示范、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目标,科学规划、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着一条条举措、一个个项目、一项项工作的落实,产业有奔头,农村有风景,百姓有幸福。

做强产业

茶谷小镇稳步崛起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是推动乡村振兴必须唱好的主题曲。

9月18日,由福安坦洋茶人制作的直径2.022米、重1851斤的“鸟巢茶·坦洋工夫”红茶大茶饼抵达济南,巡展后,将继续北上入驻北京奥林匹克塔,代表福安数十万茶人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助威。浓香茶饼的背后,是两代茶人“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是福安茶业重镇社口镇带来的乡村振兴答卷。

近年来,社口镇依托良好生态,在科学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融合等方面做足文章,走出一条由大求强的茶产业发展新路。

自2018年,该镇顺利入选国家2018年农业产业强镇后,社口镇党委、政府以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为抓手,按照产业融合发展目标要求和社口茶镇的突出特点,发挥坦洋工夫品牌、产业基础和生态环境等优势,打造在国内外享有美誉度和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强镇,重振坦洋工夫辉煌历史,持续提升“生态美、产业美、文化美、生活美”的乡镇品质。越来越多的人因茶而知社口,因茶而懂坦洋。社口镇党委书记林允雄表示,乡村振兴的图景应该是既有绿水青山的风景,也承载了发家致富的希望。

初秋时节的社口镇,天气已经微凉,站在位于社口镇的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七号山上的坦洋工夫茗科茶业观光园里放眼望去,满山的高优茶园正释放着蓬勃的生机。按照计划,到2020年,社口镇金牡丹等高优品种绿色生态种植面积将超过1万亩,实现建成万亩高优茶叶原料基地目标。

生态茶园  社口镇 供图

目前,社口镇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为依托,产学研联合打造全国一流茶叶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流平台,建设“茶科研文创、茶加工贸易、坦洋工夫文化产业”三大茶产业园,加快茶产业在科技创新、精深加工、市场开拓、品牌塑造等方面实现突破,打造在国内外享有美誉度和影响力的农业产业强镇,力争到2020年全产业链覆盖超过60%。

同时,主要按照“一谷两溪三园四区”的规划布局,以坦洋工夫城、茗科茶业、林芝茶业等坦洋工夫原材料基地示范带动,采取企业与合作社共建模式,各区域以观光园或现代茶叶加工厂为核心,带动企业、合作社、农户相关的茶产业链延伸完善,区域茶产业体系初步显现。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喝过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近30载栉风沐雨,福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口镇上下干群齐心协力,两代制茶人呕心沥血,坦洋工夫茶终于重焕光彩。

优化基础

产业融合扎实推进

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社口镇以坦洋历史文化名村为中心,带动茶旅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奏响了一支激昂动人的交响曲。

茶山绿了,茶农富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首批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种种响亮的名号让坦洋村远近闻名。而最让坦洋村民感到欣喜的,不仅是鼓起来的腰包,还有村居环境的变化以及随之带来的茶旅融合、产业融合的新希望。

2012年起,坦洋村以茶文化为抓手,加快茶旅融合发展,坦洋村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茶农过上幸福生活 徐烽 摄

西溪畔,茶山环绕间,“坦洋历史文化名村”牌坊醒目矗立,村口的坦洋茶文化古街店铺鳞次栉比,修缮后的古民居古朴庄重,白墙黑瓦的仿古建筑充满闽东韵味,游人在坦洋的山水间流连忘返……

目前,坦洋村宜居环境提升工程已投入资金2800多万元,申报产业强镇的坦洋茶文化古街(下街部分)改造项目已按计划完成;茗科茶叶观光园已初具规模;位于社口镇区的电子商务中心已初步建成,下一步将由实施主体进驻经营管理。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效促进茶叶产业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引导茶叶产业向深度、广度发展。

凝心聚力

文明乡风浸润人心

9月20日,社口镇文化活动中心里欢声笑语不断,作为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宣传阵地,来自全镇各地的“村官说”理论宣讲轻骑兵,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所熟知的政策理论,通过鲜活生动的语言,妙趣横生的故事,将新思想、新风尚传递给基层的群众。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社口镇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重点工程,突出党建统领、整合各类资源、抓好品牌活动,因地制宜制定实践计划、开展丰富多彩文明实践活动,增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的号召力、凝聚力、吸引力,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点亮农村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精神面貌。

依托现有资源,全镇2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强化整合,不断盘活“存量”场所,做优“增量”阵地,逐步完善基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有场所、宣传有阵地、活动有去处。

坦洋村依托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立文明实践站,在游客服务中心成立义务导游文明实践点、利用坦洋工夫历史文化展示馆作为摄影志愿者沙龙基地、筛选有条件的茶行成立茶文化推广文明实践点,并对“情在坦洋馆”进行整体提升,讲好坦洋故事;秀峰村利用旧会场改造成新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场所;牛山湾村通过修复红旗渠,引导本村村民在实施乡村振兴中继续传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而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的排头兵,党员干部们带头注册登记成为志愿者,并广泛发动辖区企事业干部、退休教师、乡贤、大学生志愿者、公益人士、技艺能人、文艺爱好者等各类人员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实现志愿队伍多元化。目前,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下辖34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队,志愿者人数达到1000多名,已构建起覆盖全镇各村的志愿服务网络。

坦洋工夫斗茶赛  丁立凡 摄

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社口镇涌现出一批如“坦洋人家”“星期五文明实践日”“阳光超市公益项目”等具有社会号召力和可持续性推进的志愿活动品牌。同时,也有如秀峰村的林智、林成贵等民间乡土艺人,利用农闲时间举办兴趣活动班,组织周边妇女群众、青年学生等开展军鼓、北路戏等公益培训……还有社口村组建的集义务消防、治安巡防、抢险救灾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志愿者力量,自成立以来先后出动200余次,抢救被困人员100多人,保护人民财产价值近1200多万元。

这股自下而上的力量,将基层群众凝成一股绳,催生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内生动力,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新时代、新征程。社口镇迎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出一幅美好生活的新画卷。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