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周宁:“农文旅”融合  绘就乡风文明新图景
2025-05-09 16:37:05 郑霄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江琳琳  

近年来,周宁县咸村镇云门畲村坚持乡村文化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理念,紧扣乡村实际,紧贴群众需求,坚持以文化人、德润人心,推动乡村文化和乡风文明大提升。

暮春时节,一场酣畅淋漓的春雨过后,云门畲村沉浸在如梦似幻的云海之中。群峰若隐若现,梯田茶园缭绕轻纱,青瓦白墙的畲家院落点缀其间,宛如一幅水墨丹青画卷。这座因“云门寺”得名的古村落,此刻正以最诗意的姿态,向世人展现“云在山中飘,人在画中游”的桃源秘境之美。

image.png

俯瞰云门村。郑霄摄

云门村地处里兰山丘陵地带,桃源溪穿村而过,形成独特的梯田、茶园、果园景观带。雨后初霁,鹰嘴岭旅游步道笼罩在氤氲雾气中,拾级而上,可俯瞰层层叠翠的生态茶园与错落有致的畲族民居。村内百年紫薇桩虬曲多姿,五百余年树龄的凤尾松在凤凰休憩园亭亭如盖,每逢夏日,紫薇花如云霞漫卷,与溪畔的枫树林、葡萄沟相映成趣,构成“春看桃花、夏观紫薇、秋摘香果、冬赏红叶”的四季美景。始建于唐代的云门寺,历经千年风雨,寺内16根八角石柱与唐宋石刻见证着岁月沧桑,成为畲村历史的活化石。

作为周宁县唯一纯畲族行政村,云门村至今保留着完整的畲族文化体系。据族谱记载,畲民自广东凤凰山迁徙至此,以蓝姓为主,至今仍延续着“盘瓠图腾崇拜”“凤凰图腾服饰”等独特习俗。村内畲族文化展示馆陈列着传统生产工具、凤凰装、彩带等文物,动态展示着畲语、山哈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革命战争时期,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开展斗争,留下浓厚的红色印记。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乌饭节”,云门村都会变成欢乐的海洋。畲家儿女身着凤凰装,头戴银饰,在对歌台唱响《银筷歌》《做田歌》,用歌声传递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游客不仅能品尝用乌稔叶蒸制的乌米饭、菅粽等畲家美食,还可参与彩带编织、畲药制作等体验活动。

近年来,云门村通过“农业+文旅”模式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投资建设的“咸云线”道路贯通四方,6座公厕、生态停车场、沿溪景观步道等设施全面升级,村庄颜值与功能双提升。

站在新起点上,云门村正以打造“金牌旅游村”为目标,加速推进文旅融合升级。规划中的乌稔树培育基地将深度开发乌米饭产业链,畲药园、云门寺文创项目计划引入沉浸式体验场景,让游客在品茶、采药、祈福中感受畲族智慧。同时,依托彩色旅游公路串联周边景点,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体系,力争将“桃源秘境·畲村云门”品牌推向更广阔的市场。(闽东日报记者 郑霄)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