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古韵新生处 山水共长歌
2025-02-18 09:55:00 黄雪凝 黄璐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陈玲汇  

草木蔓发,远山渐绿,春至蕉城。2月14日至15日,由中共蕉城区委宣传部、闽东日报社(宁德市文化传媒集团)联合举办的2025体验“洞天福地·诗画蕉城”新春主题笔会在七都镇北山村启动。作家学者、新宁德拍客团成员、新闻记者等组成采风团,走进山野、漫步溪畔、踏上古道,来到蕉城的如画美景中,去聆听新旧时光如何在这方热土上悄然对话,去探索乡村振兴如何在沃野山田中绘出新篇,去见证产业发展如何在亭亭村落里探寻新机。

2025体验“洞天福地·诗画蕉城”新春主题笔会在蕉城区七都镇北山村启动。李在定 摄

蕉城大地,非遗处处,古艺如何焕新彩?

走进七都镇北山畲村,随处可见畲家元素,处处透着畲家风情。依托丰富的畲族文化资源,北山村建设畲族风情广场、文化长廊等项目,收集畲族农耕用具并修建展览厅室,保留北山文化脉络。

村口的畲族文创园让采风团一行久久驻足:大大小小的产品琳琅满目,乌米饭、菅粽等土特产成了畲族元素的最好载体。为进一步打响畲族传统文化品牌,北山村通过召集两岸优秀设计师、与高校合作等方式,将畲家元素融入日常用品中、特产包装上,并积极对接电商资源,助力一件件独具北山畲族风情的产品打开销路,让这股“最炫民族风”越吹越远。

在霍童镇大石村,采风团跟随着“壶珑茶铺”创始人黄晓旭走进门店,只见一排排茶饮纸杯、包装纸袋整齐摆放,上面绘制的,正是霍童线狮的凌空模样。

七都镇北山村随处可见畲家元素。刘岩生 摄

如何将本土非遗和自身产品相结合推广出去,是黄晓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家乡有天然优势,又有文化底蕴,是大城市比不了的。在乡里做产品,感觉更有灵感了。”黄晓旭说。不仅仅是霍童线狮,他还希望能将宁德非遗元素联动起来,让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形成个性标签,助力家乡文化宣传。

宁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巧珠看到乡村里的文化新生,感慨万千。她表示,一路走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根脉催生出农村新的业态,各个村落文创园的出现、民宿的发展,都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古建筑是乡村变迁的见证人,是岁月絮语的记录者。保护好古村落,乡情便也有了落脚处。

龙形村落——蕉城区洪口乡库山村。柳明格 摄

洪口乡库山村的千步绿梯旁,独特的吊脚楼依山而建,宛如一本立体书,记载着大量的地缘特征和文化记忆。近年来,库山村结合明清建筑特点,修缮了老旧吊脚楼15栋,此外还修复了古窑、茶艺馆等古民居,打造成人才驿站,开设酒艺、茶艺、陶艺、竹艺、根艺、布艺等传统文化研学课程,依托古建筑打响“库山六艺古村”的品牌,文化薪火在这一间间古老房屋中得以传承。

移步虎贝镇,梅鹤、文峰两村的明清古宅于山脚铺陈开来,高低起伏。灰瓦连绵,泥砖黄墙,深深镌刻着石堂的代代文脉。虎贝镇深谙古村保护应动静交融、形魂合一的道理,大力争取国家及省级传统村落专项补助,对古建筑加以保护和修缮,并创建文化节、举办民俗活动,让在地文化、人文历史和明清古建筑群精彩结合,一座座千年古民居重现生机,“活”了起来。

霍童古镇的明清古街亦让采风团感触满满。阡陌纵横,耳畔是霍童溪的潺潺水声,脚下青石板路蜿蜒向前,每一块都见证着这座历史名镇的好风光、好人文。

霍童古镇夜景。刘岩生 摄

“这座依偎在霍童溪畔的古镇,似一卷被时光浸润的《清明上河图》,明清古街的青石板仍镌刻着商贾络绎的跫音,斑驳的古巷道与雕花木门,都在细语着往昔‘闽东商埠’的繁华。”穿行巷陌,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李家钒写下这样的感悟。

怎样抓住机遇实现产业突围,讲好自己的故事?这是乡村在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难题。

霍童溪畔洋头村,历史文化深邃悠久,村中风光旖旎秀丽。作为热播电视剧《那山那海》《破密》的取景地,洋头村打出“电影+旅游”组合拳,挖掘影视剧元素,独具匠心打造影视主题沉浸式剧本杀等体验项目,让游客既能过一把做主角的瘾,也能在游玩过程中潜移默化感受村落底蕴。

洋中镇东山古街。李在定 摄

且走且聊,且行且看,在洋中镇,采风团成员们不断拿出手机、相机捕捉古镇的蓬勃生机。当下,洋中镇正立足自身自然、人文的先天优势,对农耕文化进行创新,通过原乡、原俗的农耕体验传承农耕文明,打造具有洋中特色的农耕文化IP,紧紧围绕“好西乡农耕文化”开拓新思路,助力乡镇产业发展,谱写“农旅”融合的田园诗篇。

“随着乡村振兴的步伐,村庄也在日日更新,这里的青山绿水在新春季节里吐露出新的风光,在岁月更新中,不断迈向新的征程。”看着乡村发展蒸蒸日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知名乡土散文家禾源不禁感叹。

两天的交流、走访,让采风团一行收获颇丰,行程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新创作的开始。原宁德市文联副主席缪华对记者说:“文学和摄影是一种很直截了当的表现农村变化的方式,我们想让更多的读者观众通过各种传媒手段来了解乡村的变化。”

万象更新时,蕉城大地充满希冀。在这里,自然生态、民俗文化于山水之间共生共荣,人文底蕴、非遗技艺因精心守护代代相传。未来,蕉城将踔厉奋发、铆足干劲,让美丽乡村在新时代的发展下、新产业的加持下擦亮新色、绽放新彩,让广大文学创作者、艺术工作者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能够以纸笔、以镜头,书写乡村发展中的精彩亮点,记录乡村振兴带来的幸福蝶变。(闽东日报记者 黄雪凝 黄璐)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