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蛇年春节,福建浓郁的春节年味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携程数据显示,福建新春旅游人次居全国第6位,旅游消费金额居第7位;厦门位居暖冬游第1位;福州上榜春节年味目的地榜单第2位,成为江浙沪粤游客的重要旅游目的地。精彩纷呈的民俗活动,韵味十足的非遗展演非遗体验,形式多样的惠民文艺演出活动……福建各地的春节节目丰富多彩,将“年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宁德的蕉城霍童线狮、碗窑碗板龙,屏南双溪香火龙,福鼎沙埕铁枝等活动,让春节氛围更加浓厚。 1月30日,福建宁德蕉城区霍童镇兴贤村的“兴贤少年线狮队”在福州市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表演。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宁德蕉城区碗窑碗板龙 图源:大梦蕉城 福建何以能传承如此浓厚的“年味”,得到大众青睐呢? 第一,地缘优势:山海间的文化守护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既受到中原文化的深远影响,又因濒临海洋而孕育出独特的海洋文化。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为福建的年俗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福建多山的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空间,使得传统的年俗文化得以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传承和发展。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这片山海之间,年俗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地流淌,保持着原有的韵味和特色。 第二,历史底蕴:岁月沉淀的文化瑰宝 福建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代的闽越文化,到唐宋时期中原文化的大量涌入,再到明清时期与海外文化的交流融合,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为福建的年俗文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历史的长河中,福建人民形成了强烈的地域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他们珍视祖先留下的每一项习俗和技艺,将其视为家族和地域文化的象征。无论是祭祀祖先,还是各种传统的年俗活动,都承载着福建人民对先辈的敬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像宗族祠堂里的族谱,记录着家族的传承,年俗文化也成为了福建人民传承家族精神和地域文化的重要纽带。 第三,创新发展: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舞 在现代社会,福建并没有故步自封,而是积极探索年俗文化的创新发展之路。各地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将许多年俗活动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其提供法律保障,还通过资金支持、项目扶持等方式,鼓励民间团体和个人参与到年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来。在旅游方面,福建将年俗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了众多以年俗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和景点。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亲身参与到各种年俗活动中,感受福建独特的文化魅力。在文化传播方面,福建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和网络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将福建的年俗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这种创新的传播方式,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让古老的年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福建的“年味”,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盛宴。它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时代的活力;既有地域的特色,又有包容的胸怀。在未来的发展中,相信福建将继续传承和创新年俗文化,让这浓浓的“年味”飘得更远,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感受福建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