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农历正月初四,屏南巴地畲村非遗民俗活动“火凤凰”如期上演。畲族群众穿着民族盛装,和汉族群众一道载歌载舞过大年,“火凤凰”在非遗传承人的手中,满载着美好吉祥祝愿振翅高飞,吸引八方来客前来观赏。 屏南巴地畲村非遗民俗活动“火凤凰”。张文奎 摄 据了解,巴地畲村火凤凰是富达蓝氏迁移到屏南境内后,六七百年间自行衍化出的祭祀形式。群众把炭火装在铁笼中高高升起并在空中舞动,形成凤凰在空中飞舞的意象形象,落下的火星随着气流攒动好比凤凰扑扇着翅膀奋飞。 巴地村第一书记薛居天介绍,凤凰本是畲族图腾,“火凤凰”不仅承载着畲村群众共同的历史记忆,也寄托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活动中传承人将炭火拍碎,象征着来年坎坎坷坷都会被踏碎走过;将炭火升起,象征着今年的福气旺旺,也预兆今年不会再有祸患;火星落下,象征凤凰的羽毛飘向人间,给大家带来肥沃的土壤和美好的祝福。 “火凤凰”民俗活动已入选省级非遗,也是巴地村承揽屏南县“文化古村游”系列线路等具体工作要求的重要元素。从福州返乡过年的青年李劲告诉记者:“特意赶过来看,感受传统非遗文化魅力,活动非常精彩,红红火火的凤凰和传统春节相撞,寓意非常好,是一次非常难忘的文化体验。”(闽东日报记者 张文奎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