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安市积极探索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着力推进与现代生活、产业发展、文化传播相融合,并取得丰硕成果。就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迄今已有65个项目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3项、福建省级11项。“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还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助力,“一村一品”带动村庄致富 随着福安市非遗保护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一大批民间传统技艺在入选非遗项目后,如枯木逢春,重新焕发光彩,并科学利用非遗经济价值,将其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带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一根线面“拉”出一个富裕村 在霜降之后,天气逐渐转凉,阴天居多。对于制面师而言,这似乎是一个休息的好日子。然而,63岁的制面师魏珍华和他的妻子,在清晨8时就已忙碌起来,他们整理好家务后,便匆匆赶往福安市苏堤村好穆阳线面专业合作社,投身于一天的繁忙生产之中。 在这个拥有现代化标准车间、线面烘干房和冷库等完备设施的地方,魏珍华夫妇的生产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曾经的他们,单打独斗一年只能生产大约5吨线面,而现在,加入合作社后,年产量激增至约20吨,是过去的四倍。 “我算是生产线面的老行家了,每一道工序我都驾轻就熟,现在有了科技的帮忙,干起活来比以前轻松,一年大概能挣13万元。建新房、办家具,以及孩子们上大学、办婚礼,所有的费用都是靠我们制面赚来的。”魏珍华自豪地说。 魏珍华的情况在穆阳并非个例。福安许多地方都生产线面,但是,公认福安市穆阳人做得最好。久而久之“穆阳线面”成了一个品牌,一种文化。2022年,穆阳线面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列入宁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目录。 而穆阳线面又以苏堤为最,苏堤全村有3600多人从事线面业,村里有10多家线面企业(专业户)、10多家线面业合作社。专业户与合作社互相依存,专业户挂靠合作社,合作社联系专业户;合作社负责原料供应、产品销售和工艺技术的改进提升,专业户只要一心一意把线面做好。 好穆阳线面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第十六代穆阳线面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陈华兴介绍说:“过去制作线面需要大约12个小时,且只能在晴天完成,这限制了生产的规模。现在,通过提供恒温恒湿的生产厂房,并用机器完成和面前六成的工序,至少节省了三分之二的时间。这样大家可以更灵活地安排工作时间,不必在烈日下匆忙完成制作。” 目前,该合作社是福安市规模最大、标准化程度最高的线面生产销售农民合作组织,拥有300多名社员,带动周边500多户农户,年销量达12.5万斤。线面远销东南亚、美国等地,出口量约占总销量的百分之十。 如今,穆阳线面已连续5年产值超过1亿元,因此被评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 畲拳文化研学潮持续升温 秋意渐浓,福安市康厝乡金斗洋村的空气中带着一丝寒意,但这里的武术文化却如同烈火般炽热。不管是坐在凉亭闲聊的老人,还是挑着柴火经过的路人,又或者是便利店里整理货架的店家,似乎各个都身怀武艺,透露出一丝仙侠之气。 金斗洋畲族传统武术发源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畲族文化影响力的逐步扩大,2017年,畲族武术(福安金斗洋畲族拳)被评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使得这个小山村逐渐成为研学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金斗洋畲族传统武术集长拳短打与棍术于一体,步稳势烈、发力短猛,招数环环相扣又变化多端。老师带研学学生训练时,要求习武者“眼似铜铃,嘴像狮形”,讲究形象威武、雄伟剽悍,效仿虎之勇猛、豹之悍烈,配合稳健的步法、气势雄壮的震脚以威慑对手,从而达到从心理上战胜对手的目的。 钟团玉是金斗洋村党支部书记,自2021年担任支部书记以来,她致力于探索“以武兴村”的乡村振兴道路,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武术公园、研学实践基地等一系列项目。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提出要加大对畲族文化的扶持和保护,探索文化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 钟团玉通过不断走访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完成了“畲风武韵”民宿项目、武术景观元素建设、训练基地修缮等,为发展“畲武研学+”模式的文旅产业打下坚实基础。四年时间,福安金斗洋畲族拳闻名全省乃至全国,该村依托畲族武术共承办或参与活动105场次,参与人数达22万人。成功举办了“传统武术文化节”、畲族“三月三”传统文化节、金斗洋畲武研旅金秋游园等活动,通过开展畲拳学习、农事体验等方式,进一步宣传了金斗洋村“畲族武术之源”的对外形象,同时村财收入增加到50万元。 “这次研学之旅最大的目的就是感受一下畲拳的魅力,和师傅学了几招之后我觉得确实不虚此行。畲拳招招实用,每一个动作都融入了畲族人民的智慧,我从心底里喜欢上了畲族文化。”来金斗洋村研学的阮女士说,这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在城市里绝对感受不到,今后会推荐更多身边的亲戚朋友来金斗洋研学。 金斗洋村通过畲拳研学,不仅传承了畲族文化,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这里的每个人都是畲拳文化的传播者,每个角落都散发着畲族武术的魅力。金斗洋村的故事,是畲族文化与乡村振兴完美结合的典范,为其他地区村庄发展“一村一品一特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畲药新韵激活乡村发展新动力 三五好友,几杯清茶,浸泡在热气腾腾的养生泉中感受全身经络疏通的畅快感。溪潭镇兰田村是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位于福安西高速出口300米处,距离福安市区仅6公里。今年国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纷纷到兰谷温泉体验独具特色的畲药药浴。 “兰谷温泉的温泉水来自地下300多米的深岩层,富含偏硅酸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我结合多年经验,将畲药与温泉融合,创新推出了畲族养生药浴温泉,加入凤凰爪、涧龟、十二时辰等药材,泡过之后能使人全身血液畅通,协调内分泌,受到年轻养生一族的喜爱。”兰田村民、省畲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钟清说,虽然如此,但目前兰田村还存在留不住游客的问题,大部分人泡完温泉后就继续到下一站游玩了,目前温泉取得的收益还处在基本维持运转的状态。 为解决这一问题,兰田村两委积极带头探索“一村一品”乡村振兴路线,充分发挥畲药资源优势。村里先后成立畲药生态种植园基地、兰田畲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金线莲、铁线莲、三叶青等80多亩,开发畲家保健茶、畲家观音茶以及畲家药膳等30多种产品。这些努力,带动了村财增收5万元、每户农户增收3万元。 2023年,兰田村被评为福安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每年获得50万元补助。村里计划利用这些资金大力研制畲药药膳,将农家乐和温泉结合,并建设配套畲乡民宿,打造休闲康养畲族风情特色村寨,吸引更多游客变成“留客”。 无独有偶,在福安市其他畲族村寨,也不断传来畲族医药新发展的好消息。溪尾镇坎下村创新推出自热畲族乌饭,不仅食用快捷而且携带方便,今年上半年已销售9000多件,销售收入约50万元;坂中畲族乡廉岭结合畲药推出畲家一桌饭——村鹅宴,抓住一拨又一拨游客的胃,年营业额约400万元…… 福安市畲族医药研究发展中心主任钟隐芳介绍,福安是全国畲族医药分科保留最完整、底蕴最深厚、民族医药文化最厚重的唯一县市。目前,福安共建立了10个畲药生态园基地,5000多户农民在林下套种畲药材,年创产值超4亿元。 福安市政府为了支持畲医畲药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福安市关于扶持和促进畲族医药事业发展的五条措施》,起草《福安市畲药种植奖补细则》,开展畲药种植技术培训、畲医畲药实用技能培训等活动。中央、省级少数民族资金每年55%以上用于产业发展,根据不同畲药品种每亩给予3000元至6000元奖励。 福安市通过多种举措,不仅保护和传承了畲族医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畲药文化逐渐成为兰田村及福安市其他畲族村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闽东日报记者 缪星 通讯员 雷津慧 李广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