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寿宁:“志愿红”为基层治理增添新动能
2024-11-11 16:03:08 黄楚妍 吴苏梅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陈玲汇  

老有所为,着实是件幸福的事。

每天早晨七点半,81岁的老韦就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准时来到位于寿宁县清源镇镇政府对面的“老韦调解工作室”,准备开门“迎客”。

泡上一壶茶,他坐在办公桌旁,透过大大的窗户看着街景,不时和路过的乡亲们点头打招呼。这些乡亲们,大多都找老韦“评”过“理”。

老韦何许人也?

他全名叫韦奶宋,是清源镇一名退休干部。因拥有数十年基层工作经验,十分了解当地情况,且为人公道正派,颇具威望,群众时常找他协调解决矛盾纠纷。

老韦对调解工作充满热忱。打开老韦调解工作室的“民间纠纷调解登记簿”,里面工整地记录着2014年至今他曾调解过的民间纠纷。这些年,他积极为群众提供公共法律志愿公益服务,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00多件。

虽已81岁高龄,但老韦仍思维敏捷,问及具体事件的调解过程,他话语连珠,讲述详尽。他常说:“做调解工作,不仅要公平公正,还要善于倾听,敢于批评。”民间纠纷无小事,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基层,老韦认为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巍巍青山传薪火,银发红心再生辉。在寿宁,还有许多像韦奶宋一样的退休老干部在基层发挥余热,绽放“银龄光彩”。

在寿宁县梦龙矛盾调处志愿者之家,有一支由15名政法系统退休老干部和6名退休金牌调解员组成的队伍,他们通过接受咨询、无偿代书、信访代理、调处纠纷等形式,做好信访和矛盾纠纷的“粘合剂”和助推剂,推动信访事项和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自成立以来,该工作室共接受群众来访咨询1300余人次,为群众无偿代书40余件,共代理(受理)信访事项92件,已化解83件;帮助有关部门疏导信访当事人65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2件,调解成功率达100%。

梦龙矛盾调处志愿者之家的负责人名叫周道芳,2017年从县委政法委退休后,他先后在县禁毒办和梦龙矛盾调处志愿者之家从事社会治理志愿者工作。今年5月,周道芳主动承担起“银发人才发挥作用基层联系点”的创建工作,聚焦退休干部党建党务、农村农业、社会治理、科教文卫、关心下一代等工作,着力打造具有寿宁特色的银发事业品牌。

依托寿宁县梦龙矛盾调处中心,寿宁县积极深挖银发人才资源,精挑细选出有意愿、有能力、有素质的银发人才100余人,建立寿宁县银发人才库,引导他们在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中挥洒正能量。

“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教师,我有责任、有义务推进家乡的乡村振兴,干了,就一定要干好!”这是退休老教师缪春明的“誓言与信仰”。

从教40年,离开岗位后,缪春明仍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用满腔热情倾力于家乡教育事业和乡村振兴工作。

多年来,缪春明坚持每周六上午为孩子们教授国学经典,并组织老教师不定时进校园开展国学、党史、德育讲座,传承红色基因。他还是寿宁县犀溪镇西浦村“扶贫助学奖教励学教育基金会”的倡导者、维护者,在他的推动下,西浦村每年开展奖教、助学活动,至今已发放资金60多万元,受益师生近1000人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缪春明的行为带动了身边越来越多的老教师、老干部加入乡村振兴工作中,在基层唱响一曲曲“心怀烛火、余霞满天”的动人乐章。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几十年行而不辍,银发人才持续在各个领域散发着他们的“光”与“热”。下一步,寿宁县将积极搭建供需桥梁,构建“用人单位点单-联系点下单-银发人才接单”的精准对接模式,充分发挥“夕阳红”余热,为基层治理增添新动能。(闽东日报记者 黄楚妍 通讯员 吴苏梅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