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正文
最忆古镇斜滩
2024-10-08 11:15:00 吴苏梅 卢彩娱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陈玲汇  

何家巷巷口

在山城寿宁五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古镇斜滩的繁荣与变迁占据着寿宁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一个秋日的上午,踏着温馨的阳光,我走进古镇斜滩,在奔腾的龙江两岸,寻找着古镇芳华的岁月。

斜滩临溪近水,河道宽广、视野开阔。奔腾流淌的龙江在下游坂尾分流成两股湍急的激流后又深情回守,将上游的泥沙不断地沉积在河道中间形成了一块平缓开阔的大沙滩。勤劳的斜滩人,筹集资金在这里建设了石拱桥、连心桥、健身广场,四周种上了绿植,造就了美丽的江心岛屿公园。每当夜晚,公园内夜景灯光闪烁,灯下老少爷们、姑娘大妈跳起了健身操,一派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安居乐业的景象。

说起斜滩的历史,不得不提的是斜滩曾繁华的商业与水运。

“岭势从天下,滩流委地斜。风烟团一市,竹木绕千家。夜剧村偶逢,春寒县闭衙。鲤灯今夕见,百里最繁华。”清朝寿宁县令宋际春一首描绘斜滩的诗,仿佛让人看见龙江上船帆往来穿梭,水波激荡的景象。据有关资料记载,斜滩最早的商业活动始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徽商洪足国等人泛九舟至斜滩,较大规模地为寿宁运送食盐,并于次年建官盐库。清中叶至1949年前,是斜滩商业的鼎盛时期。当时寿宁县内及政和、庆元、景宁、泰顺、周宁等县的茶叶、桐榛油和粮食等大宗货物都肩挑到斜滩装船起运;沿海的鱼、盐、棉布及南北杂货,由船运至斜滩,而后分5条路线,分别肩挑至上述地区。车岭路上被往来挑夫磨得光滑的一个个石头无不诉说着那段热闹繁华的过往。水运鼎盛时期,斜滩境内货运船多达200余艘,船夫船工有400多人,全镇坐商150余家。每年光茶叶一项,经由斜滩运往外地的就多达4万多担,有的还直接出口远销南洋及西欧诸国等地。全镇依水而建的吊角楼内及沿街等分布着谦受益、周源丰、万春堂等商舍100多家,货物远销东南亚、香港等地。为此,斜滩也赢得了“闽东小上海”的美誉,成为闽东最大的贸易集散中心。

如今,那片繁华商业的见证者——河岸边成片的吊角楼早已埋没在一片大火中,而透过何家巷、周家巷、郭家里等小曲巷里规模宏大、布局精巧的古民居还依稀能窥探出古镇精彩荟萃的人文景观。

古镇最经典的古民居当数郭公木故居、郭家大宅、卢家“进士第”和何家“大夫第”等,这些均为典型的明清时期建筑风格,都是封山顶,对称格局,中间厅堂,两侧厢房。牌楼式门脸装饰,厅堂正上方设神龛,梁柱、门窗雕饰精巧又精美,还有彩绘、壁照、牌匾、封火墙、雕楼。每一栋民居无不雕梁画栋,那些位置不同的石刻与木刻的意象,无不诠释着人们对幸福生活不同的祝福寓意。

行走在幽深的巷道里,视野可及之处,那线条柔美的飞檐翘角,精美的雕饰,无不诉说着古镇曾经的辉煌和荣耀。

居住在这些古民居中最为出名的是卢何周郭四大家族。他们崇文尚学、诗礼传家,积善乡里。据载,斜滩明代就有塾师,清雍正二年(1724年)斜滩设立社学。因而古镇历来名人秀士、军政要员、专家学者层出不穷,各领风骚。

徜徉斜滩,不可错过的是斜滩的特色美食。其中,油浸枣和七层糕是最受人们喜爱的。

油浸枣的制作技艺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是当地人们过年、过节招待宾客必备的食品之一。其制作工艺复杂,堪称功夫美食。各种配料的搭配,火候油温的控制都要把握得十分精准,否则制作不出美味可口的油浸枣。制作之前,先要备好山粉、葡萄糖粉、白糖、猪油、芝麻、芝麻油、人参汤等10多种原料,再将各种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再用手工捏出一个个精巧的“枣子”,最后上锅蒸熟。油浸枣外型像枣,外皮也呈枣红色,口感酥香,入口即化,深受百姓喜欢。传说,油浸枣本是有钱人家茶余饭后的一种休闲食品,普通百姓是享受不起的。当时,郭姓的一位小伙子到地主家做长工。小伙子勤奋、诚实,并与地主家的小姐相爱。在经过了几番曲折之后,两人结婚了。爱吃油浸枣并掌握了制作技艺的小姐,将油浸枣制作技艺告诉了小伙子。两人开了一间油浸枣店,他们的油浸枣是全码头最好吃的。两人一边开店一边经营着幸福的生活。美丽的故事已远去,但古镇依然传承着这一传统美食技艺。

七层糕,最早出现于清末。主原料为大米,制作前需将大米泡发,磨成米浆。将米浆分成两份,一份加入白糖,一份加入红糖,入锅蒸熟一层白糖米浆后再加一层红糖米浆蒸熟,如此一层接一层依次蒸熟,叠到七层封顶,最顶层洒上芝麻,吃时用刀切成菱形小块,外形美观,甜而不腻,好消化,深受人们欢迎。(闽东日报 吴苏梅 卢彩娱 文/图)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