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美丽庭院” 扮靓美丽乡村
2024-08-26 13:30:00 陈容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陈玲汇  

bf2cf1680bad38f94a3651d27dbf8045.jpg

美丽庭院引客来 温丽芬 摄

夏末初秋,漫步在屏南县龙潭村,一方方庭院精致美观。院外,黄墙黛瓦、小桥流水、草木葱茏。院内,文艺与绿意并存,木质家具、陶瓷器、书籍、绿植、鲜花装扮居室,游人三三两两围坐在茶桌前,饮茶聊天,拍照打卡。

乡村振兴,向美而行,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些年,宁德市坚持以“庭院美”带动“全域美”,让庭院从“一时美”向“持续美”发展,积极创建“美丽庭院”,打造“美丽庭院+”精品项目,串点成线、塑线成景、集景成片。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美丽庭院”示范片(带)28条,建成美丽庭院18796户,其中省级美丽庭院示范户数量居全省前列。

“美丽庭院”如何建设?结合“五个美丽”工作联合会商制度,宁德市妇联与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出台文件,明确“美丽庭院”建设目标和工作要求,指导各县(市、区)将建设任务层层落实到乡镇到村、社区。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引导群众以庭院为载体,因地制宜打造“一院一景”,并督促工作落实,对建设情况进行一线督导,指导乡镇、村、社区互学互鉴、互促共进。

寻一方小院,静听花开花落。“第一眼看到它,我就决定租下它。”因为向往乡村的田园生活,2021年,泉州德化姑娘郑素梅租下了霞浦县松港街道江边村的一套老旧房屋,并动手将其改造成“理想之所”。利用废旧轮胎、陶罐、瓦片、木桩等物件打造花园微景观,用碎石铺设小路,用竹节制作入户门及花架,种上各色花草装扮房屋,打造一处文艺感十足的户外品茶区……从设计到施工,从拆旧到翻新,郑素梅都亲力亲为,在她的巧思妙手之下,老房子实现美丽蜕变,吸引了不少周边人前来参观。

乡村治理,巾帼不让须眉。宁德市各地还发挥妇联执委、妇女代表、先进妇女典型等示范作用,发动妇女群众开展环境卫生大清除专项行动,清理垃圾杂物,做好房前屋后、巷道、村道卫生工作,并以家庭为主阵地,树立良好家风,塑造乡村风貌,培育文明乡风。

福安市溪柄镇楼下村充分发挥明清古建筑群深厚的家文化底蕴,将“崇文善德”“里仁为美”“云汉为章”“德溢人和”“重熙累洽”“惠风和畅”“保合太和”“春风和煦”等古民宅打造为“美丽庭院”,以良好家风引领时代新风,为美丽乡村注入更深的文化内涵。

屏南县寿山村则从“美”字着眼,精心锤炼“绣花功夫”,引导群众修缮古民居,因地制宜打造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等生态景观,开展“村里种花我最棒”“我家的花最美”等评比活动,以边角之景带动村容村貌提升。

这几年,宁德市各地还积极探索“庭院+种植”“庭院+手工”“庭院+电商”等发展模式,引导村民将自家小院变为民宿、家庭农场、电商直播点、休闲文创基地等,培养了一批有想法敢拼搏的新型女农民、生产女能手,并辐射带动妇女群众就业增收,激发“美丽庭院”内生动力——

周宁县狮城镇龙潭村利用空闲资源与花卉企业合作种植蝴蝶兰,发展庭院经济,促进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双增收”;

寿宁县犀溪镇西浦村鼓励群众依托“美丽庭院”,打造 “吃、喝、玩、赏、留”多元化文旅业态链,拓宽增收渠道,形成状元茶馆、老厝里茶饮、蟾潭小院、云水小筑等庭院经济;

屏南县利用文创村优势,引领新村民营建布局协调、花美树秀、物品整齐、环境洁净、卫生保洁、自然生态、有乡愁有特色的“美丽庭院”,助力文旅产业发展;

柘荣县充分挖掘“美丽庭院”经济潜力,以持续做大做强“2+N”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全域旅游为契机,结合特色文化、传统技艺等元素,指导动员广大农村妇女、家庭发展以“文创体验”“围炉煮茶”“蔬果采摘”“特色民宿”等为主体的庭院经济,成功打造温丽燕、林凤兰等庭院经济示范户……

一方院子,满庭芬芳。如今的闽东山乡,越来越多的群众自觉加入“美丽庭院”建设中,不断延伸拓展“美丽”,助力乡村振兴。

宁德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一县一品”美丽庭院精品打造,持续发挥服务大局、服务家庭的“半边天”作用,稳步推进庭院经济向组织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树立一批不同层面、不同模式的庭院经济典型,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增量扩面提质升效,为乡村全面振兴不断贡献巾帼力量。(闽东日报 陈容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