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是福建乃至全国为数不多的以福字冠名的县城之一,据《福建通志》《福宁府志》《福鼎县志》等资料的记载,福鼎县名来源于该县东部与浙江交界的福鼎山,按上北下南的方位惯例,福鼎县位于闽之上,为福建之“顶”。取福鼎之名,一为福气之鼎,二为福建之顶,既寓意祥瑞,又明示方位与闽地属性,实为高妙!以山为名寄托了吉祥有福的美好愿景。 沙埕镇大白鹭村普渡节活动 正因为应了福鼎山,因此,福文化在城乡充满活力,极具乡土地域气息的祝福、祈福民俗内容丰富,影响面广。在众多的节庆、礼俗、庙会、祭祀等祝福祈福活动中,“做鱼福”是一项独特且悠久的福文化。 福鼎依山傍海,大海茫茫,变幻莫测。当资源丰足时,人们对海洋报以感恩之心;当资源匮乏时,人们对海洋抱以祈盼之心。人们对海洋的这种膜拜情感,由此产生了祭祀等行为。福鼎境内的祭海仪式,俗称“做鱼福”,流行于沙埕、秦屿、白琳、店下、点头等沿海村落。此习俗相传始于明末清初,以沙埕镇大白鹭村的“普渡节”为代表,分为祭海、放生、表演三部分。 每年的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大白鹭村都要举办祭海仪式,鲜红的地毯从祭台长长地伸向大海。此时,正是涨潮,海水不断冲刷着沙滩发出阵阵悦耳的声音。岸上、码头、船上到处张灯结彩,彩旗飘扬,一派祥和、热闹的节日气氛。旗一般分为五种类型:“龙旗”:红绸或黄绸制作的绘有龙形的旗帜。“令旗”:从寺院中请来的黄色三角“令旗”,写有“令”字样。“船旗”:红色黄字,上书船东或船老大姓氏。“五色旗”: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组成,表示多个自然岙同盟。“彩旗”:各色,上书“一帆风顺”“满载而归”等字样。 沙埕铁枝 天街客 摄 上午10时,仪式正式开始,上百位祭祀者把盛满酒的海碗高举过头,又低首缓缓洒在脚下,百余名渔民庄严肃立,激昂的号角冲破云霄。在激昂的升帆号中,在隆隆的大鼓声中,黄色的祭海旗迎风飘扬,五彩的礼花腾空而起。八位大白鹭村的老渔民,四人一组分别抬着全猪和全羊,缓缓走上面向大海的祭台,祭品放上台后,二十位渔姑、渔嫂们献上了五谷、五果,寓意“五谷丰登”。当主祭带领祭祀队伍缓缓走来,整个现场气氛瞬间变得肃穆。按传统,主祭系老大或船东;辅祭或陪祭若干人,系船东亲属朋友,或有生意往来的老板客人;轮祭为同船或同村的渔民。祭者祭前在家里或渔船上沐浴净身,主祭身着对襟黑、红相间色汉服、浅蓝龙(笼)裤、黑色圆口布鞋;辅祭或陪祭服装与主祭同;轮祭服装为普通酱黄色拷布上衣、下着龙(笼)裤。主祭在辅祭、陪祭的陪同下,来到祭台前,手执点燃的三炷香,面向大海,跪中央拜伏凳拜祭。辅祭、陪祭跪至主祭两侧和后排。在司仪者三叩首的号令中逐一行礼,礼毕并将高香插入香炉中,称一献香烛;由祭者将酒菜从帮衬者手中接过,递至头顶端过后放置于供桌上,称二献菜;然后由主祭向大海敬酒三巡,称三垫酒。此时,司仪高声颂读祭文。祭文颂读完毕,对锣长鸣,鞭炮连响,鼓乐大作,全体祭海人员向大海三鞠躬,渔姑渔嫂向大海行跪拜礼。祭祀的最后,主祭人、陪祭人带领上百位身着统一服饰的孩子,缓缓走向大海,将手中的鱼、虾、蟹等幼苗放归大海,表达了渔民取自大海,保护大海,欲取之、则先予之的传统理念。 “做鱼福”中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就是“打鱼灯”和“铁枝”表演。“打鱼灯”习俗始于清初,盛行于清乾隆至民国年间,“鱼”与“余”音同,在传统习俗中它又被视为吉祥物,常用来比喻富余、吉庆和幸运,表达了人们追求富裕生活,憧憬家境殷实的良好愿望,人们将这愿望形之于更为形象直观的表达方式——打鱼灯,并由此形成极富海边渔家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 沙埕镇大白鹭村普渡节祭海“送神船” 鱼灯表演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前面是牌灯或牌旗,牌旗有如古代的帅旗,上绣有鱼灯队的名称、祝词和精美的图案,是一件民间艺术品。牌灯多以龙门形式构建盘扎,门的两边是与鱼灯表演内容或鱼灯队相关内容的对联,门楣是鱼灯队名称。牌灯多以厚纸板镂空雕刻文字或图案,裱贴上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点上蜡烛,民间把这灯叫“耦丝灯”,也是一件相当华丽的工艺品。牌灯或牌旗是鱼灯队的形象标志。每队鱼灯至少在12人以上,前后是两盏“青赤鳌鱼灯”,称为“鳌(好)头鳌(好)尾”,其次是“红黑鲤鱼灯”,称为“金银双鲤”,这四盏灯是每个鱼灯队必不可少的,其间再穿插其他不同种类的鱼灯,有鲈鱼、鲳鱼、墨鱼、安康鱼等几十种。每队鱼灯都以偶数对称排列行进,并配以红色的鱼珠领队,以鱼珠动作为指令,组织各“戏文”舞法。最后是乐队,随队行走的乐班多以锣鼓和唢呐为主,旧时常奏“拾锦”“水龙令”“将军令”等,艺人有时还会自己创作曲目,配合鱼灯的表演。 传统鱼灯表演的戏文舞法多达30余种,有“鱼结群”“鱼板白”“鱼编笆”“鱼戏珠”“鲤鱼跃龙门”等。相传当年表演“鲤鱼跃龙门”一出戏文时,经过祠堂门口,曾有舞灯高手在祠堂外将鱼灯抛向大门顶,从空中抛进祠堂,舞灯人自己则再从大门进入,在祠堂内平稳地接到从空中坠落的鱼灯。现代鱼灯舞法不断创新,原来舞法中鱼灯队根本没有虾、墨鱼等种类,后来,通过艺人再创作,巧妙地利用虾须弹触墨鱼,让墨鱼在进退中吐烟隐蔽,增加了鱼灯表演的动感与特技的趣味性。 沙埕镇“铁枝”俗称“杠”“阁”,又称台阁。早期是竹、木质结构,用人抬杠,为单层2至3米高,叫平阁。随后发展成用钢管或铁条焊接成枝状并固定于车辕上搬行。铁枝的表演方式都是流动性的,在街市当中边搬行边表演。限于支架的承受力,演员都是少年儿童。其表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保留传统的,用肩头来扛铁枝,这种形式的铁枝高度一般只在3米内,它是以身强力壮的成年人,用肩扛负小演员搬行,台阁造型也比较古朴、简单,其表演形式更多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再一种是用铁条或铜管为材料制作的“铁枝”。这种铁枝枝架较高,已经发展到了10米,接近三层楼高,层与层之间称为过枝,简称“枝”。一台铁枝中部由一根钢条为杆,从底盘分两根钢条通往更上层,根据铁枝内容需要把钢条制作成各种形状,然后将这台枝的人物、道具分层固定,在各枝重要部位绑上小演员,最多可达10人。铁枝车可推行,乐队随后伴奏,阵容强大极具视觉效果。 “做鱼福”是福鼎沿海渔民长期信仰的习俗,以祭海为载体,积极倡导让大海休养生息,呼吁关爱海洋、呵护海洋,表达渔村人民感恩海洋、善待海洋,也抒发了人们对大海的感恩之情。通过祭海这一民俗,保护传承了一批民俗表演艺术,也是福文化在海洋文化上的一种具体表现。发掘继承“做鱼福”这一民俗文化,有利于提高人们保护海洋的共识,增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凝聚民心,促进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理顺中华民族的民俗归属与文化认同,实现海洋民俗文化的时代价值。 (闽东日报 黄河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