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福建日报丨宁德福安:让畲族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2023-08-31 10:27:07  来源:宁德文明网  责任编辑:陈玲汇  

57b5243dd5fcc1891d9a5953d4be4daf[1].jpg

孩子们跟着钟团玉练习畲族拳。

22日,在福安市康厝畲族乡金斗洋村武术训练基地,一群孩子正跟着老师练习畲族拳中的八步拳,一招一式打得虎虎生风。不一会儿,个个挥汗如雨,精神焕发。

爱上畲族拳的,不只是这群暑假里习得不亦乐乎的孩子。在今年5月举办的金斗洋畲族传统武术文化节现场,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外国友人史乐莉看完表演后直呼:“畲族文化太奇特、太有魅力了!”

畲族武术缘何能赢得孩子们和外国友人青睐?“我们对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从未止步。”这是金斗洋村党支部书记钟团玉的答案。

作为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县(市),福安现有畲族人口7.73万人,少数民族乡3个。“由于历史原因,畲族长期居住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与外界联系少,因而畲民们十分注重自身‘原质’文化的传承。”福安市山哈畲族文化研究发展中心主任雷卫平介绍,近年来,福安不断加大对畲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力度,随之产生了一批为畲族文化记录与传承奔走的民俗薪火守护者。

让畲族文化有“机”可兴

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来到“畲族武术之乡”金斗洋村,竹木掩映下的畲族特色村寨格外秀丽,走入村内,武术主题公园、习武台等直映眼帘,荡荡畲风武韵气息扑面而来。

“马步扎下去,下盘要稳,拳头握紧,精气神要出来……”暑假期间,每天早晨八点半,金斗洋村内的习武台就热闹起来了,20多名学生跟着金斗洋畲族拳代表性传承人钟团玉,有模有样地练起畲族拳。

据介绍,金斗洋畲族拳发源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当夜幕降临,村内家家户户都能听到练拳、对棍的习武声。上至90多岁的老人,下至12岁左右的孩童,绝大多数都会打畲族拳。”金斗洋畲族拳代表性传承人雷盛荣介绍。

“看着这些孩子练习畲族拳,不由想到自己当初训练时的场景。”钟团玉回忆道,自幼跟随舅父雷盛荣习武,她从小便对畲族拳情有独钟,“金斗洋畲族拳长期以来秉承‘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古训,拳术的传承主要以宗族、家庭的形式进行”。

转变源于1995年举办的省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比赛规定,每队都要有女队员,我们村参赛队伍没有,得知情况后,我马上和村里申请报名。”钟团玉介绍,除了参加队里的培训,她不断给自己加练,“每天早上5:00—6:30、晚上7:00—10:30,是我雷打不动的练拳时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钟团玉所在的团队获该次比赛二等奖,并在当年全国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中再获佳绩。

这次经历让钟团玉坚信:女性也能练好畲族拳。

1997年毕业后,钟团玉决定回乡,毅然投入对畲族拳的“打磨”中。

6枚金牌、6枚银牌、5枚铜牌,这是钟团玉代表宁德参加国际性、全国性大赛取得的成绩,她也因此打破传袭已久的畲族拳“传男不传女”的古训,成为金斗洋畲族拳第九代女传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畲族拳走出小山村,走入大众视野,却遇到传承青黄不接的问题。“城镇化进程加快,村里的金斗洋小学撤点并校,很多家庭搬到城里,孩子接触和学习畲族拳的机会越来越少。”钟团玉坦言,畲族拳招式复杂,许多孩子觉得枯燥,坚持不下来。

“畲族拳是我们祖祖辈辈留下的财富,不能丢弃。”这是金斗洋村村民的心声。为扩大畲族拳的影响力,金斗洋村与康厝中心小学、宁德市民族中学结对,设立畲族武术兴趣班;钟团玉牵头编撰《畲族传统武术套路教材》,系统梳理畲族传统武术历史来源、招式套路;在畲族拳对练中融入体育、舞蹈等元素,优化武术动作。

2008年,金斗洋畲族拳代表性传承人雷盛荣担任福州站奥运火炬手;2016年,畲族拳登上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2023年,钟团玉成为全国人大代表……畲族拳频频迎来高光时刻,金斗洋村也凭借畲族拳的出圈,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钟团玉乘机推出“周末农家乐+畲家三宝+畲族武术节目演出”旅游路线,村里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开始承接学生研学、企事业单位团建等活动。

“今年暑期,村里新建的民宿刚投入使用,参加畲族拳培训班的学生就住在那。”沿着钟团玉所指的方向,一座具有畲族特色的建筑拔地而起,“只有加大对畲族武术的宣传,吸引更多人参与畲族武术传承,畲乡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振兴”。

让畲族文化有“记”可循

一根根细长的竹篾在手中穿梭来回,双手反复挑、压,一会儿工夫,一个个精美的竹编制品就完成了。

初秋时节,康厝畲族乡凤洋畲族村竹编制品迎来热销季,村民房前屋后忙编织的场景随处可见。记者见到钟伏龙时,他正仔细观察村民编织竹制品,并不时在笔记本上做记录。

钟伏龙是凤洋畲族村文化站原站长,他花费30多年时间,走访畲族村、参与畲族民俗仪式、拜访畲族老艺人,最终整理出200余万字的畲族文化习俗文字材料。

24c53345caa725bf8b8dfb616791e123[1].jpg

一有空,钟伏龙就把上百本泛黄的畲族民俗手抄本拿出来琢磨。

“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将畲族文化习俗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在钟伏龙家中,一个木制柜用带有锈迹的抽斗锁锁着,里面整齐摆放着上百本泛黄的畲族民俗手抄本。“这是跑了上百个畲族村,一字一句记录的,内容涉及畲族传统文化习俗的方方面面,概括起来就8个字:‘衣食住行,婚丧喜庆’。”钟伏龙边拿钥匙开锁边向记者介绍。

翻开《畲族传统歌言集》手抄本,除了黑色字记录的畲歌外,一些字旁还用蓝字作了标注。“比如‘何’字,在畲歌传唱中是这个音,但用这个字,这句歌词意思就说不通了,按照歌词表达的内容,应该是‘有’字的意思。”钟伏龙介绍,用汉字记录畲族方言,最难的是原汁原味保留畲语原貌。

钟伏龙所在的凤洋畲族村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闽东远近闻名的“百艺村”,村内建有闽东第一个公办民族文化站——凤洋畲族村文化站。“1982年我就在文化站当专职人员,当时站里就我一个人,可以说是‘光杆司令’了。”钟伏龙笑着说。

“文化站主要负责政策宣传、活动组织。”钟伏龙清晰地记得,上世纪80年代,村里不定期会与邻近畲村举办歌会,最红火的时候,村里一下子来了几万人,小山村沸腾了三天三夜。到上世纪90年代,畲歌会盛况不再,就连村里的盘歌活动,参与的人也变少了,很多年轻人甚至不会畲歌对唱。“畲族有语言,但没有文字,畲歌如果不及时记录,等老一辈逝去,那就没人唱了。”钟伏龙由此开启了畲歌记录之路。

“原来只是记录畲歌,但在走访畲村时,老一辈口中提到的一些畲族习俗自己闻所未闻。”钟伏龙意识到,畲歌只是被淡忘的畲族习俗之一,还有很多畲族习俗已经在消失了。

“当时只要是畲民们提到的习俗,我都一一记载。”钟伏龙说,由于缺乏录音机、摄像机等设备,一支笔、一本记事本、一顶草帽便是他的全部装备。“工资的三分之一都被我用作走访畲村的经费,家人常说,别人工作是赚钱,你是贴钱。”面对不解和质疑,钟伏龙一如既往。

“现在看到的这些手抄本都是经过三次整理后才成型的。”钟伏龙介绍说,畲族习俗多且杂,整理起来也十分困难,他白天刨根问底、仔细记录,晚上挑灯整理、熬夜校对,为了记录准确,他尽可能多访问畲族老人,彼此印证,“确认这些记录无误了,我再按照‘衣食住行,婚丧喜庆’8个方面进行分类归纳”。

由于长期伏案整理畲族资料,钟伏龙的右眼视力下降到0.4,腰骨酸痛、右手抽筋无力等症状接踵而来,走访畲村、记录畲族文化习俗的工作不得不暂时终止。“很早就列好畲族技艺这块内容的框架了,但因为身体原因,恐怕不能再继续了。”钟伏龙感慨道。

222142e7e6f4c57be86da6cfa1d61dd4[1].jpg

钟伏龙在宗祠内为孩子们讲解畲族文化。

如今,已退休的钟伏龙还是不能完全放下心系的工作,只要身体好些,他就会出现在一些畲族民俗活动现场。“现在很多畲族技艺只有在特殊节日才能见到,比如凤翔锣鼓,村民只有在春节才会表演,我就乘机再做些记录。”钟伏龙说。

让钟伏龙感到欣慰的是,凝聚他一辈子心血的畲族民俗手抄本成为福安乃至宁德编写畲族文化类书籍的重要内容。“像《闽东畲族文化全书·民间故事卷》中,畲族民俗风俗这部分就是根据我整理的内容编写的。”钟伏龙说。(福建日报)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