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海尖”这个名字很特别,如果不说,有几个人会知道它其实是一座山峰呢? 目海尖,又名望海峰(山),是霞浦、福鼎、柘荣三县交界处的一座高峰,海拔1192.4米。位于西面山顶的登峰路中间,有国务院于1997年立的县际“界碑”,路南侧属霞浦县,北侧为柘荣县境,峰顶之东系福鼎市辖地。乾隆版《福宁府志》:“望海山在郡城西北七十里,山势极高峻,上有石池,四时不涸,又有石蛎壳,峰顶时吐云气,土人视之以验雨暘。铁锅山在望海山旁,下有龙井。” 目海尖云海 目海尖的雄峻挺拔早有耳闻的,却愧于一直无缘登顶。壬寅年季末秋声,与文友二三,慕名而登。从柘荣县城关出发,过了兰中村口,有公路沿“三十六陂”的弯折山峦逶迤盘旋向上,视线完全被林木葳蕤的秀色包围,幸有柘霞古道一路相随。古道大部分被公路覆盖,没有覆盖的小段,也淹没在繁茂的茅草与森林中,似乎羞见今人。到了岔口,路分两条,柏油路直往霞浦县城,石头台阶指向目海尖顶。 虽然很久没有爬山了,但因为第一次来目海尖,凭空就有一腔热情与期待,竟无“望岭心怯”之感。岭是用青条石铺就的台阶,台阶上横纹遍布,大概是为了叩拜大山时的安全防滑。路边灌木衰草,与台阶相互依偎,已经结缘几辈子了吧。虽然衰草年换一年,但草根不死,灵魂不灭,就是对台阶最好的陪伴。 就在起步不久的路边高地,有一座亭子,风雨侵剥,斑痕累累,周边杂草丛生,依然有香火维系,简陋而仙气充溢。这就是年代久远的“云海亭”,东源魏氏宗谱有《云海亭碑记》,也叫“望海亭”,这里虽然看不到海,但云波涌起,若如大海,场景壮观,所谓望“海”者,望的应该是云海吧,或者为暗示山里人期盼看到“海”的心情,所以“云海亭”更为贴切些。据传,最早的云海亭其实就是一个草寮,建在古道必经之地,供商旅歇脚休憩之所。1934年翻新重建,离现在不到百年,它的存在更多的是对一种记忆的唤醒。 青石台阶继续上行,转过几道弯,有亭翼然而立,便是聚仙亭,亭呈六角。亭子的名字虽已剥落,但同行的文友指认二十年前看到的就是“聚仙亭”,十分简陋,四面透风,旁边立着捐款人碑记。从碑记中看出此亭建造至今不到四十年。亭子下边建有简易楼房,杨家溪自然村的老杨已经在这里住了三十多年,为许多上山客提供购物歇息的方便。我想他更多是为了修身养性,七十多岁的年纪,依然神采奕奕。 目海尖石阵。闻舒 摄 站在聚仙亭上,放眼群峰聚秀,抬头一条青石阶梯笔直向上,大概200米之后左盘右旋,隐约忽现。走在青石阶上,心里莫名多了一份虔诚。这么长的青石路,要用多少的石材,多少的苦力呢?路边有花草间杂,秋态业已落寂,好在有马尾松、小乔木等呵护山灵的初心始终如一,还有一串黄、野菊花等,给了萧瑟的秋冬些许慰藉。 到了山顶三分之二的位置,突然感觉风就是从这里生发的,风势随高而强。正因为有风,才显出山的高耸来。目随风向,一大片的石脉映入眼前,其中有一个岩石如帽檐外伸,石沿下是一个神仙洞府,曰灵岩洞,两旁各长着一棵枝叶茂盛的柠檬树,不时从岩缝中渗出的泉水,这也是杨家将中杨五郎的洞府,俗称杨五爷宫,当地群众对之虔诚备至,已经建起了供奉设施。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这半个月内,总有许多善男信女从毗邻的村里纷至沓来烧香拜佛,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习俗。 继续往上,心灵也开始震撼。灵岩洞以上,目光所及,石阵累累,或高耸而立,或石构门户,或石夹一线天。更有甚者,奇形怪状,像乌龟、像奔马、像武士、像弥勒、像信徒;若匍匐的战士,若列阵的将军,若仙子赴会,若农夫赶圩;有凝神静听,有犹奏琵琶,蔚为壮观。有草木从石头空隙、罅隙中跻身而出,像高举着的旗帜。石面或苔藓斑斓,或光滑如洗,或裂痕显现,是经文,是诗章,都无不传递着历史的沧桑。都说“太姥无俗石”,相比之下目海尖的石头就算俗石凡胎,却能让你在司空见惯中领略风情万种,别有趣味。一直到山顶都是石子相伴,正因为有了这些石子,目海尖才更显魅力。是啊,哪座大山没有石头之骨?但像目海尖如此宏伟而低调的石头还真不多。 石头多韵味,风声添情趣。伫立山顶,听着目海尖在演奏一首交响曲。举目四望,豁然开朗、心旷神怡。四周连绵起伏、重峦叠嶂的群峰尽收眼底,山川秀色,云光晴影,阴阳明灭,色彩斑斓。往东霞浦地界,一马平川,村落绵延;往西柘荣县域,崇山峻岭,村庄隐现,沿海与山区特点竟如此泾渭分明。史料记载往东的柏洋诸村,古时与柘荣现境同属“柘洋裡”,本是同根而今身异,让人感慨莫名,但都可见路网盘旋,线网遮目,尽情演绎着乡村振兴现代风。此时极目东南角,可见大海微波的尖尖角,大概这就是“目海尖”的来历吧。 目海尖是一座充满灵气的高峰,每年夏秋时节,总能吸引周边游客朝拜观赏。下山时,有来自东北的一男一女上山朝拜,回眸目海尖,心里也多了期许。但愿目海尖的旅游开发,能因为仙灵护佑早日到来。(闽东日报 潘文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