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不出村,沤肥还田再利用……这样的变化在如今的寿宁县凤阳镇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今年以来,凤阳镇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探索推广易腐垃圾沤肥返田为主、其他多种模式为辅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目前,凤阳镇13个村已实现了湿垃圾不出村、其他垃圾处置无害化,大幅提升了村容村貌,破解了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难题。 为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该镇建立了工作联动机制,各村也成立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由村书记担任组长,明确分工,完善队伍,推行“全村为面、小组为网、农户为格”的网格化管理模式,运用“党建+”划分责任片区,发挥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妇女代表各方主体作用,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形成“全镇一盘棋”。 垃圾投放源头管理是垃圾分类工作的重难点所在。为确保源头分类到位,凤阳镇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宣传网络,真正做到了宣传到户、宣传入心。各村还将垃圾分类写入村规民约,通过“村村响”广播、日常入户宣传及微信群答疑解惑,引导村民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党员带头、志愿者发力、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推动垃圾分类从“指间”到“心间”。 在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凤阳镇还立足农村实际情况,根据各村地形和村民本身生活方式建设沤肥池,将沤肥池修建在村民聚居地下风口,既防止垃圾腐烂散发的气味影响居住环境,又方便村民分类投放使用。 “每户配备一个专用回收桶,将家庭产生的菜叶、菜根、瓜果皮、植物秸秆等易腐垃圾集中回收到专用桶,再运到沤肥池。在阳光的作用下进行发酵。三个月后,农户可以自取肥料,浇灌农田,真正做到厨余垃圾‘不出户、不出村’,肥料‘门前加工、屋后使用’。”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闽东日报 陈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