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寿宁犀溪镇:“四把钥匙”竖起垃圾分类“新标杆”
2021-11-16 20:00:03  来源:宁德文明网  责任编辑:叶伏国  

11月12日,寿宁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现场推进会在犀溪镇甲坑村召开,犀溪镇垃圾分类的先进经验与做法得到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在市、县、镇三级政府指导下,犀溪镇因地制宜出新招,加速推进垃圾分类干湿分离试点工作,以村庄清洁行动为契机,在全镇域实行“四把钥匙”新机制,逐步形成村民能参与、面上能推广、长期能持续、财力能承受、效果能保证的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新模式。自开展垃圾分类以来,该镇各村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达90%以上,垃圾就地减量在70%以上,成效显著。

干群联动打造“帮带钥匙”,让治理变高效。犀溪镇各村实行网格化管理,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将村两委成员、“六大员”、党员先锋队、巾帼志愿队细化分配至各片区,按照“一员带一户”模式,分别结对帮带,上门一对一指导垃圾分类。在每月18日,集中组织村民开展家园清洁活动,共同推动环境卫生整治。同时,充分利用村广播、倡议书、LED等多种载体和形式,开展环境整治内容宣传,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和内生动力,营造垃圾分类新时尚氛围。

双色投放打造“简便钥匙”,让分类变简单。各村根据农村家庭妇女和老人居多、文化程度低的实际情况,因地施策,在主要村道上设置印着“干垃圾”和“湿垃圾”字样的绿色、蓝色“双色”垃圾桶,让群众更加直观、更加简便的进行垃圾分类投放。同时,通过收集点源头管控,对出现投放混乱的家庭及时纠正指导,将垃圾分类做细做实。截至目前,全镇更换设置绿、蓝色干湿垃圾桶600个,并以西浦、甲坑、赖家洋三个村为示范,向村民发放家庭式双色垃圾篓2000个,简洁明了地让村民进行干湿分类投放。

积分兑奖打造“奖励钥匙”,让群众变积极。各村按照“日巡查、周统计、月评比、季总结、年发放”的方式,将生活垃圾干湿分离分类投放与“扫清楚、拆清楚、摆清楚”门前三包责任制相结合,制定垃圾分类和“门前三包”积分兑换细则,由村两委组织考评,依据量化考评的分值作为积分进行登记,年底村民根据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进而调动村民自觉收集、投放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营造“比学赶超”良好环境。

“这个积分兑奖很受村民欢迎,平日里大家参与垃圾分类也很积极,纷纷把积分攒起来兑换生活日用品、食用油等。”甲坑村支部书记叶其申说,村里还每月通过“红黑榜”对垃圾分类先进个人进行表扬。

终端分解打造“科技钥匙”,让垃圾变有机。为破解垃圾处理难题,犀溪镇在垃圾中转站旁建设了湿垃圾处理终端,集中处置各村运转的湿垃圾,再经过破碎、挤压脱水、发酵等环节,二十四小时降解为基肥,由村民自取循环再利用。为确保偏远山村的末端处置,各行政村还分别建立了“沤肥池”,添加高效微生物复合菌剂将湿垃圾自然分解成有机肥,村委再将这些有机肥料免费发放给村民种菜、种果,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今年以来,犀溪镇全镇共设置垃圾收集点位2000多个,垃圾分类投放亭114个,建成厨余垃圾处理站1座。通过“四把钥匙”,让生活垃圾变废为宝,让村居道路干净整洁,让人居环境生态宜居,打造了美丽乡村垃圾分类“新标杆”。

据了解,犀溪镇是寿宁县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置的示范乡镇之一。去年以来,寿宁已在犀溪、竹管垅两个乡镇全镇域,鳌阳镇水岸阳光、龙庭国际小区,下党村、竹管垅村、塘洋村、西浦村、水洋村、芎坑村、坝头村、溪源村、韶托村、官田村等十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干湿”分离制度。下一步,该县还将在其余中心城区社区和各乡镇,至少完成5个小区或村落、主干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努力打造一批文旅结合、宜居宜业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乡村。(闽东日报 吴苏梅)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