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晚风托起了龙潭村的袅袅炊烟,星星点点的灯光次第亮起,烘托出古村温馨浪漫的氛围。在距离村头不远处有一间龙潭云居民宿,店主毛小云忙着招呼客人。 龙潭村 王志凌 摄 “这些年村里变化很大,环境美了,游客多了。2019年我把自家老房子改造成民宿,旅游旺季入住率基本有百分之八九十。”谈及龙潭村近年的变化,毛小云笑得合不拢嘴。 毛小云所说的变化始于2017年,在屏南县传统村落文创产业项目推动下,龙潭村实施了文创带动乡村振兴计划,引进文创人员和专业设计人才,组建民间工程队,对60余栋废旧老宅进行重新设计修复,吸引许多外来艺术家、文创人员来此创业生活。 “2017年至今共有300多名村民返乡创业,还有100多名城里人到龙潭村安居长住。”龙潭村党支部书记陈孝镇自豪地说,龙潭村已经从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村,2020年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7年5月之前的7000多元提高到23000多元。 龙潭村 王志凌 摄 龙潭村的蜕变是屏南文创推进乡村振兴探索实践的典型范例。屏南是全国全域化旅游示范县,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木拱廊桥文化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以及众多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 遗憾的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屏南许多传统村落出现了人口外流、产业凋敝、老宅破败、村庄衰落、文化式微等现象。据统计,2015年以前,屏南有近八成农村人口外出。 为助力乡村振兴,屏南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的传统村落文创产业项目指挥部,出台《屏南县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编制“一村一品”发展规划,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预算资金用于引导、扶持和孵化文创产业,推动文创人才与企业集聚,把屏南打造成历史建筑群活态博物馆、中华民族文化寻根之地和艺术、文学、影视的发生地与输出地。 郑承东 摄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屏南大力实施“三引三创”办法。“三引”,即创新人才政策引进“高人”、改善创业环境引回“亲人”、构建新型社区引来“新人”;“三创”,即创建魅力新古村、创设融资新平台、创立修缮新模式。截至目前,屏南共引进专家团队6支,引来国内外“新村民”100多人。 机制的变革与创新,带来了良性循环,林正碌、程美信、张勇、陈子劲等一批文创专业团队在文创试点村开展文化创意活动,或公益教学,或修缮老宅,或参与乡村建设。在他们的带动下,一间间颓废老屋破茧重生,一批批驻村创业者纷至沓来,沉寂许久的古村渐渐走出落寞,重现生机。 文创产业还催生出了“文创+精准扶贫”“文创+全域旅游”“文创+古村复兴”“文创+朋友圈经济”“文创+招商引资”“文创+N”等文创与扶贫、旅游等不同领域的新业态,让龙潭、四坪、厦地、前汾溪、双溪、前洋、漈下、寿山等一批古村呈现出由里及外的振兴之势。 龙潭古村游客往来, “新村民”在写生 王志凌 摄 ——通过文创“种子工程”屏南有300多位贫困户、残障人士以作画卖画增加收入,有的转型为农民画家或农民创客,沈明辉、薛美兰、杨夏妹、林苑松等残障人士年收入过万元,成为励志榜样。 ——在龙潭、漈下、双溪等村,每年有大批国内外文化艺术爱好者到此学习艺术创作,感受传统文化,有效推动传统古村落餐饮、民宿、土特产、传统手工行业繁荣。 新村民工作室 ——四坪、漈下、龙潭等村老宅被外来驻创人士租用,改造成艺术空间、创意空间、创业空间,培育出艺术培训、旅居养生、研学旅行、户外运动等新业态。 ——许多外来人员利用自身人际网络,带动当地农特产品、手工艺品等外销,嫁接和吸引社会资本到乡村投资。 ——复旦大学在前洋村设立复旦大学书院,文创企业与中国美院在前汾溪村联合成立社会美学综合实践基地,天津泰达当代美术馆在棠口建设文创基地等。 龙潭艺术中心 王志凌 摄 此外,文创产业还带来了乡村村容村貌巨大变化、文化活动空前活跃、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治理方式转变、村民精神面貌变化等,逐步实现农民生活富足和精神满足。 面向“十四五”,屏南将围绕打造全国一流的乡村文旅康养基地的目标,持续推进文创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整合白水洋、鸳鸯溪核心景区与古镇古村、特色农业、红色文化等资源,丰富旅游精品线路。同时,推动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屏南新时代乡村影视文化产业园建设,促进影视、文创、旅游等业态融合。(闽东日报见习记者 陈容 记者 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