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闽东之光丨柘荣彭氏制鼓:匠心传承 坚守百年
2020-08-17 09:15:34  来源:宁德文明网  责任编辑:叶伏国  

刨木片、箍鼓身、蒙鼓面、绘红漆……位于大山深处的柘荣县富溪镇霞利洋村,有一项流传百年却即将被遗忘的古老技艺——“彭氏制鼓”。

手工艺人正在给鼓身上漆。

彭赵速作为彭氏制鼓的第四代传承人,自打记事起,家族世代就从事制鼓行业,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为的就是一睹这古老技艺的风采,从选材到完工,每一步都至关重要,任何一个步骤出错都将直接影响到成品鼓的音质,故而没有多年的磨练是很难掌握这项技艺,这不禁让人想到“十年磨一剑”的艰辛。

鼓文化在汉族民间舞蹈中起着控制节奏、调解气氛、鼓舞精神的重要作用,彭氏制鼓可追溯至清光绪25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当时,一名浙江泰顺制鼓艺人来村中献艺,彭赵速的太爷爷彭朝榜有心向学,便向其拜师学艺。之后,彭朝榜取艺名彭福顺,并改良制鼓艺术,彭氏制鼓由此代代相传。

据了解,彭鼓多用于祭祀、寺庙道观,舞蹈戏曲、民俗等活动中。制鼓是个细致活,材料有讲究,制作工艺更是精益求精,因此想要做好一面大鼓并非易事,“我们制鼓必须严格遵循祖辈的‘三不’遗训,即原材料不符合不用、天气时令不适合不动工、心情环境不合适不制。” 彭赵速说。

要制成一面上好的彭鼓,选材是关键,彭氏制鼓主要由鼓身和鼓面两部分构成,鼓身用料多是三十年以上树龄的杉木,鼓身越大,那么对于杉木要求也就越高。先根据鼓面直径大小比例将整条木料截取成段,再刨出一片片有弧度的木片,将木片逐一拼接成桶状后,上下各用一个竹圈箍牢,最后使用竹钉固定,一个结实的鼓身便制作完成。

鼓面的制作选用的是牛皮,以黄牛皮为佳。一头成年黄牛,皮可包直径40公分的鼓3个,直径1米以上的鼓则要2张牛皮。制作鼓面前,先要将牛皮进行浸泡,春季三四天,冬季则五六天,直至牛皮变软、有韧性,再剔除皮面的牛毛与赘肉。牛皮处理得当后,蒙上鼓面,上下两面。人踩在鼓面上,以增强负载,并调紧拉绳,助力牛皮拉伸。一天踩上两次,反复三四天,直至轻敲鼓面,传出来的声响洪亮、匀称。待上下两个鼓面完成后,裁去多余牛皮、打磨,鼓面上清油、鼓身上红漆。晾干后,便到了虔诚的封鼓仪式。择黄道吉日,净手焚香,选一处固定在鼓身上的牛皮,用毛笔重重叠叠画上寓意吉祥太平的各种符号,并封上红布条,这样一个圆肚牛皮红鼓就宣告完工了。

“整个制鼓过程大概需要六天左右,期间最难的一道工序就要属鼓面的制作,鼓面制作讲究的是手上功夫,用力过猛可能刺穿牛皮,用力不足则赘肉刮不净,影响鼓的音质。” 彭赵速说,“为了提高制鼓品质,我爷爷将稻谷灰抹在牛皮上,再用刀背小心翼翼地推,这样才保证了鼓皮上的牛毛去除干净且不易破损。”

与父亲彭招波的营销方式不同,为了节省顾客时间、促进彭鼓销量,彭赵速提前制作各式各样的鼓,分门别类地摆放在门店。“以前是订一个、做一个,现在顾客可以直接取鼓,销量比去年多了20%。”彭赵速说。

制作小鼓需要六至七天,大鼓需要十天以上,甚至一个月,随着现代制鼓技术的发展,制鼓工序简便、耗时较短,彭氏传统手工制鼓受到挑战。目前,彭氏家族里可熟练制鼓者仅有彭赵速及其父亲和两位伯父。为了避免彭氏制鼓日渐没落,彭赵速决定摒弃彭鼓“传男不传女”的规矩,将传统制鼓工艺与现代制鼓技术相结合,按照鼓皮、鼓身、輓鼓等不同工序,将制鼓流程分批量化,向大型鼓厂寻求合作,带动村民参与制鼓。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彭氏制鼓中的竹钉钉鼓、封鼓仪式等。

“我们还将开发相关文创产品,延续彭鼓的生命力。比如,让小朋友们动手打磨、上色、画画,亲身参与体验如何制鼓;在街头进行鼓乐表演,吸引群众,之后创办鼓乐培训班,传播鼓乐文化。”讲起彭鼓的未来发展,彭赵速神情激动。

彭氏制鼓百年传承、世代更替,它不仅是传统手工技艺的产物,更蕴含着彭鼓手工匠人精益求精的初心。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成为匠人作品的支持者、传播者,坚守传统技艺之魂。(闽东日报 见习记者 吴枋宸 陈映红  通讯员 林少玲  )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