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宁德要闻 > 正文
业兴农富村更美 宁德着力走好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2019-09-20 10:16:20 王志凌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叶伏国  

蕉城上金贝村 李民雄 摄

汇聚山海灵气的地方,从来不缺风景。穿行闽东沃野乡村,从早春,福鼎白茶的缕缕茶香、福安桃林的十里春光;到盛夏,屏南塘后的田田荷叶、霞浦东壁的落日熔金;到入秋,寿宁凤阳的葡萄如海、周宁山城的花团锦簇……流转的季节,变幻的风景,让人真切感受到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的蓬勃脉动。

当下闽东,乡村振兴是广大农民最热切的期盼、最动人的梦想。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就十分重视“三农”工作,提出要“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的路子”。这些年来,宁德历届党委、政府秉承习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从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人居环境、振兴乡村文化、培育乡土人才等多方面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一条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在山海间铺展,尽显生机和魅力。

8月4日,一直牵挂着闽东的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下党乡乡亲们回信,希望乡亲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纸短情长,激荡人心,更为下一步宁德乡村振兴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目标已明确,路径已清晰。咬定青山不放松,业兴民富村更美,宁德乡村,未来可期!

福安巨峰果业有限公司。图源:闽东日报

念活“山海经” 发展特色产业

平原的葡萄还唇齿留香,高山的葡萄又熟了!9月15日,福安松罗尤沃村,第三届葡萄产销对接会暨“松罗葡萄杯”半程马拉松赛在欢声笑语中拉开帷幕,欢庆又一季葡萄丰收。

福安是东南沿海葡萄种植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效益最好的生产基地,从平原的赛湾沿线到高山的松罗、晓阳等乡镇,葡萄种植面积达7万多亩,去年产值超过10亿元,直接带动3万多农户受益,成为当地支撑乡村振兴的一大特色产业。

毗邻福安的寿宁凤阳,同样“萄”醉其中。9月15日,一场以农民为主角的“寿宁葡萄丰收节暨凤阳民俗文化旅游节”在凤阳镇官田村欢乐开启,共庆丰收。

被誉为“高山晚熟富锌葡萄之乡”的凤阳,种植的葡萄含锌量丰富,果皮紫黑,果味香甜,种植面积近万亩,全镇先后注册成立了41家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和11家家庭农场,3600多名群众加入葡萄种植大军,葡萄示范户亩均收入1.5万元,今年产值有望破亿元。

崛起的葡萄产业,是我市推动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一个生动案例。乡村振兴,产业是核心。宁德,气候温和湿润,山海资源丰富。我市紧紧抓住产业振兴这个重点,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企业化“五化”为抓手,大力培育“8+1”特色农业产业——

寿宁县“乡村课堂”电子商务培训班老师指导农民拍摄短视频。图源:闽东日报

做足特色。立足各地的实际和资源禀赋,我市着力推动蕉城、霞浦、福鼎的大黄鱼、海参、海带、紫菜以及福鼎的白茶、福安的葡萄、周宁的高山冷凉花卉等特色产业发展。其中,大黄鱼产业去年产量达14.6万吨,带动整个产业产值超100亿元,也为养殖户带来每年人均1.7万元的收入增长,一个特色产业带动了一方老百姓增收。(下转第8版)  (上接第1版)

做大规模。我市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加快产业集中规模化发展。以葡萄产业为例,福安市赛岐葡萄现代农业产业园正破土而兴,将串连起象环千亩现代设施葡萄产业核心区、苏阳千亩设施葡萄科技示范片、大盘千亩设施葡萄标准化生产示范片、下广千亩设施葡萄高效生态栽培示范片等片区,形成万亩设施葡萄特色产业带,进一步放大产业拉动效应。同时,我市还将持续向寿宁、周宁等山区县推广延伸,争取把葡萄产业规模做得更大。

做强品牌。市场经济,品牌是金。为此我市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立足各地实际精心培育农业品牌。政府部门搭台、农业协会组织、农民担纲主角的各种农产品品牌推广活动竞相上演,扩大品牌影响力,共铸产业“金招牌”。截至目前,全市农业产业已拥有驰名商标24件,占全市驰名商标总量的半壁江山,同时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2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件,品牌农业大行其道。

崛起一个产业,惠泽一方百姓。据悉,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在发展特色产业上求规模,在规模发展上强品牌,在品牌提升上下功夫,加快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福安廉村景区公厕。图源:闽东日报

写好“美颜篇” 改善人居环境

产业强力支撑,乡村振兴有了殷实的“里子”。乘势发力,我市着力推动农村改水改厕、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攻坚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条条水泥村道贯穿乡间,一座座新村绿化美化,一幢幢农家庭院错落有致……和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正在宁德这片沃土上铺展开来——

金秋时节,霞浦县崇儒乡亭头村,屋舍整齐、村道通畅、沟渠清澈,到处一派清新整洁的景象。

“以前村里可不是这样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房前屋后的水沟里,天气一热不但臭,而且蚊虫乱飞……”亭头村村民林国辉想起以前村里污水横流的样子,皱起了眉头。而今的亭头村,通过实施改水改厕,沟渠清澈见底,没有丝毫异味。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2016年5月,我市率先在全省开展农村厕所改造试点工作,以屏南、周宁、寿宁、福安、福鼎等5个县(市)16个村为改厕治污试点,采取“市级财政奖励一点、县乡财政投入一点、村民自发筹集一点”的全省首创方式,开展农村旱厕改水冲式卫生厕所改造,同步完成村庄污水处理工作,一场声势浩大的“厕所革命”由此展开。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已累计完成改厕村庄2023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2135个)的94.75%,新建改造村庄三格化粪池23.8万户,新建农村卫生厕所6.55万户,其中兜底解决了3859户贫困农户的户厕改造。同时,完成改水94.5%,今年底将全面完成农村的改水改厕工作。

古田县吉巷乡坂中村 张良久 摄

从蚊虫滋生、臭味刺鼻的老式旱厕,到洁净卫生的水冲式厕所,改水改厕改出了闽东农村好风景,更改出了乡村生活文明观念。“现在连厕所都那么干净,大家卫生意识都提高了,垃圾也不乱丢,村里环境跟着好了很多。”许多村民深有感触地说。

与此同时,我市着力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城乡一体化处理体系,目前生活垃圾的转运系统已实现乡镇全覆盖、专人保洁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我市还实施村容村貌提升攻坚,特别是强化村民既有住宅平改坡、裸房整治、危旧房改造和庭前院后绿化美化,累计拆除乱建乱搭15.73万平方米,整治房屋98.6万平方米,新建绿地和绿化带120万平方米,集中打造了霍童溪沿线等30条美丽乡村景观带,取得显著成效。

环境变绿,家园变美,“宁德佳话”传四方。今年5月底,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厕所革命现场会特选在宁德召开。据悉,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全国现场会的要求,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管护机制,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

屏南熙岭乡龙潭村。图源:闽东日报

筑牢“文化魂” 做强融合文章

从盛夏里香港导演招振强指导的首场话剧《假面》,到“新村民”燃情开唱的重声音乐节,到下月初即将开启的“四季屏南,乡村有约”乡村文化旅游创新活动月,在屏南熙岭乡龙潭村连台文化好戏令游客留连忘返。

隐于青山绿水间的龙潭,是省级传统村落。曾几何时,大量村民外出,原本1400多人口的村子仅剩200多人,日渐萧条。无处安放的乡愁,让众多村民叹息。

随着文创项目启动,修复古村、复兴文化,座座破败老宅化为书吧、茶室、民宿,文艺范十足,村子重焕生机。“老”村民返乡创业,更有来自北京、上海、厦门、香港等地的外来“新村民”租赁老宅,修复、改造、安家,他乡成故乡。目前,全村常住人口已恢复至500多人,回流村民和外来“新村民”达300多人,而且村里的配套设施完善了、村小学复办了、古民居修缮了、村庄变美了、乡村游火了,一度凋敝的村落在文创引擎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梁上更新瓦,庭内藓无痕。行家施妙手,老屋客盈门。”村民陈孝眷用一首新诗,写出了他对龙潭新气象的感慨。他知道:乡村振兴,故乡,又回来了!

乡村振兴,文化铸魂。近年来,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我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的嘱托,着力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注重保护和传承区域特色文化,培育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涌现出了一批乡村文化振兴的典型。

龙潭村的复兴,便是“传统村落+文创”模式的生动缩影。宁德拥有63个中国传统村落,居全省首位。近年来,我市通过各类高端艺术人才和助创团队,深度参与传统村落建设,形成了“传统村落+文创”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文创助推乡村振兴之路。目前,龙潭村还建立了龙潭文创片区党总支,将周边的四坪村、圪头村、三峰村纳入党总支管理,统筹推进联建村文创产业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帮带协作、抱团发展,激发出古村发展的无限动能。

游客在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畲村赏花留影。图源:闽东日报

“摄影+文旅”模式,在我市也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市积极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统筹推进特色文化与旅游相关的产业融合发展。霞浦溪南镇半月里村是一个典型的畲族村,该村把畲族文化与滨海旅游摄影产业相融合,推动村民共同组建民俗文化公司,通过“摄影导游团队+公司+村民+文化”的运行模式,使原本藏在闺中的半月里走进了万千游客的视线,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半月里村也实现从穷山村到美丽畲寨的蜕变,气象万千。

立足丰富的茶叶资源、悠远的茶文化,“茶叶+民宿”在闽东也风生水起,八方游客慕名而来体验、旅游,为茶产区群众增收又添新路。据悉,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做好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融合发展,让闽东之光真正焕发出新的光彩。(闽东日报记者 王志凌)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