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讯 

“四下基层”宁德实践闪耀时代光彩

即时 | 2023-11-07 09:54

岁月峥嵘,大道至简;接续奋斗,山海腾飞。

3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了“四下基层”制度,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实践证明,这是务实的理论、行动的理论,这是践行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

赓续初心、踔厉奋发,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件接着一件办。宁德坚持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下”的决心,拿出“下”的行动,用“走心”换“民心”,变“会场”为“现场”,以“实干”求“实绩”,密切干群联系、共同砥砺前行,推动宁德跨越发展,成为全省新的增长极,综合实力跃升至全省第5位,跨入全国百强城市行列。

当前,宁德正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宁德市把学习践行“四下基层”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努力在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制度、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中立标杆、作表率、勇为先,确保主题教育取得高质量、好效果。

循迹溯源感悟为民情怀

国之大者,在乎民也。“四下基层”根植人民又造福人民,这源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这一制度的设计者、开创者、践行者,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百姓心为心,把心贴近人民。

时光回溯35年,1988年的宁德还是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有名的“老、少、边、岛、穷”。当年6月,习近平同志出任宁德地委书记,面对当时闽东贫困面貌,他扎扎实实地用脚步丈量这片土地。

在深入基层调研后,习近平同志把闽东贫困地区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归纳为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并说:“我不主张多提口号,提倡行动至上。”于是,他要求干部苦练密切联系群众这一基本功,下基层、察民情,做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始终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始终把人民群众冷暖挂心头。

在宁德,他到任3个月就走遍9个县,后来又跑遍绝大部分乡镇,带头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持首次“地县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日”活动……就这样,一次次深入基层,一次次调查研究,一次次为民解忧,1988年6月至1990年4月,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四下基层”制度在宁德逐步建立、实践与推广。

在此期间,习近平同志率先垂范,与地委领导轮流带领地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定期到各县接待群众来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和宣传政策,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印证摆脱贫困大道当行,推动山海写就蝶变华章。

薪火相传、一以贯之。“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留给闽东干部群众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宁德的“传家宝”。35年来,“四下基层”得到长期坚持并不断发扬光大,成为领导干部的普遍共识和自觉实践,成为闽东广大干部群众接续奋斗的力量之源。

“‘四下基层’给宁德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历史性的。我们要更加全面理解‘四下基层’的思想精髓,更加深刻把握蕴含其中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和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努力在学习践行‘四下基层’上再出经验、再出成果、再树标杆……”市委主要领导强调,要进一步擦亮“四下基层”金名片,绝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和深情厚爱。

35年间,变的是时空,不变的是初心和使命。“四下基层”内涵不断深化、载体不断丰富、制度日益完善,已上升成为典型经验,从宁德走向全国。眼下,作为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四下基层”正被不断学习推广、深化运用,成为做好群众工作的“金钥匙”。

步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四下基层”熔铸着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彰显着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永远是我们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强大精神力量。

奋楫笃行汇聚建功伟力

“四下基层”,发端闽东、扎根大地、枝繁叶茂。

“四下基层”,走下去的是党员干部,聚上来的是对策办法,夯实的是发展根基,不断推动宁德实现全方位、系统性的蝶变。

——传承弘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牢记“振兴闽东一刻也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文章,让理论武装既“入耳”又“入心”。

近日,在兰亭社区,来自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理论宣讲轻骑兵宣讲员,以快板的方式表演了《采访实录来宣传》《牢记嘱托担使命感恩奋进谱新篇》等节目,为观众带来一场形式新颖、内容生动的“新思想宣讲”。

如今,依托“理论宣讲轻骑兵”,把讲台搬到田间地头,以身边人说身边事,用大白话讲大道理的宣讲方式,受到广大干群热烈欢迎。

近年来,我市创新“四个一”做法,即创建“理论宣讲轻骑兵”“学习大军”等一批特色学习载体、开展“习爷爷在宁德的故事”进校园等一批特色活动、举办“三库+碳库”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讨会等一批理论研讨活动、打造建好寿宁下党“学习小镇”一批新思想教育基地,多平台、多层面为群众解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感悟思想伟力和真理力量。

——传承弘扬“调查研究下基层”,践行“眼睛向下,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获得真知……”,让调查研究既用“脚力”又用“脑力”。

10月31日,市直机关年轻干部“四下基层”第7期实践队分赴寿宁、古田、福鼎,在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过程中,大兴调查研究,加强政策宣传,办好民生实事。开展青年干部“四下基层”实践活动是我市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的一个创举。

近年来,宁德市严格要求市县领导每年深入基层调研不少于60天,在与群众面对面中,研究基层新情况、解决发展新问题;深化年轻干部“四下基层”培养锻炼工作机制;创新实行“一书记三大员”制度……让党员干部在一线了解情况、在一线深化谋划、在一线推动工作,在“脚力”与“脑力”并用中增长才干、实现价值。

——传承弘扬“信访接待下基层”,变“上访”为“下访”,化“被动”为“主动”,着力把矛盾化解在源头,做到“把心贴近人民”。

近日,市委主要领导在福安市信访局接待群众来访时,妥善为一名困难群众解决希望政府帮助支持修缮房屋的企盼,为群众送去关怀与温暖。“信访接待下基层”,切实为群众解决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在萌芽状态。

多年来,宁德市把每月15号作为“市领导信访接待日”,并将其固化为一种工作机制,长期坚持;创新推行“线上大接访”模式,推进上下联动入户走访,真了解实情、真解决问题、真落实措施,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感到温暖。去年,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共下访接待群众2812批6172人次,共化解矛盾纠纷1178件。

——传承弘扬“现场办公下基层”,按照“通过深入基层,提高领导机关的办事效率……”要求,让党员干部既在“机关会场”又在“基层现场”。

近日,屏南县卫健局调研组来到屏南县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现场,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现场研究、推进解决。这是屏南县践行“一线工作法”,对重点项目实行跟踪对接、精准推进的有力行动。

一直以来,宁德市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把责任担起来、状态提起来,努力在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服务企业第一线务实功、求实效,在推动发展、基层治理、联系群众中主动作为、担当有为,不断提升为民办实事质效。

“四下基层”,为党员干部了解并满足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打开了窗口、提供了路径,不断推动宁德各项工作打开新局面、创造新业绩。

深化运用突显宁德特色

真理的力量穿越时空,思想的光芒照亮前方。“四下基层”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所体现的价值追求与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高度契合。“四下基层”的传承实践成为了宁德开展主题教育的最大特色、最重要的抓手。

“把‘四下基层’贯通落实到主题教育全过程各方面,进一步提升主题教育的政治味、宁德味、实干味……”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的部署掷地有声。今年4月,第一批主题教育启动,宁德市作为“四下基层”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就把实施党员干部“凝心铸魂”行动和“四下基层贴民心、感恩奋进建新功”实践活动作为“预热”动作和特色载体。

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宁德市又把“四下基层”贯通落实到主题教育全过程各方面,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摸实情、宣政策、集民智、出良策,确保主题教育高起点开局、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见效。

在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制度中,我市坚决扛起使命担当、广泛开展独具宁德特色的行动与实践——       

市委常委带头深入挂钩联系县(市、区)开展“四下基层贴民心、感恩奋进建新功”实践活动,带动市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宣传宣讲新思想,集中精力化解重复信访积案,推动生态环保滞后工作,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等问题。9月以来共宣传宣讲新思想762场次,成功化解重复信访积案234件,推动12项生态环保滞后工作,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建设等问题310多个。

市委常委会先后到寿宁、霞浦举办读书班,开展“沿着足迹学思想悟伟力”主题党日活动,重走“党群连心路”,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三进下党”艰辛历程,重学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亲们重要回信精神,循足迹、溯本源,融汇学、贯通用。

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下基层、解决问题在一线”行动,共确定调研课题1103个。9月以来开展调研2752次,现场研究解决问题1282个。

市委市政府还成立6个重点工作专班和3个专项工作组,实行省市重点项目“领导分包、专班推进”机制,切实打响“宁德服务”,刷新“宁德速度”。

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现场办公1801次,协调解决困难问题2083个,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105件;接访约访群众704批次,解决信访诉求840多件,着力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以人民群众得实惠彰显主题教育“含金量”……

一个个举措、一项项创新,因时制宜、因势而新,让领导干部下基层、访民情,对实际情况了解更深入、对群众需求把握更精准,推动各项工作做得越细致、越扎实,不断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又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严格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闽东山海日新月异,“四下基层”持之以恒。走在新时代的赶考路,宁德大展宏图、大有可为,将不断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精神滋养和前进力量,推动深化运用“四下基层”常态长效,更好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再创谱写“宁德篇章”新辉煌。(闽东日报记者 苏晶晶

牢牢把握“六个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即时 | 2023-11-27 13:0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六个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坚持”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高度凝练、科学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整体,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遵循。

◆坚定理论自信,牢牢把握蕴含其中的科学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两个行”是高度一致的,统一于贯穿其中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不仅指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更重要的是创立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坚定不移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把握中国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与新需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把握历史大势,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展现出强大的、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六个坚持”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一以贯之的继承性,体现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相统一。人民至上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信自立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强调从中国国情出发,解决中国问题。守正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基本要求,强调“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强调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既要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又要善于化解矛盾和问题”,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和方法论,强调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观察事物和把握问题,用长远的眼光思考问题,从整体布局谋划问题。胸怀天下是唯物辩证法是内因外因关系表现在处理国内与国际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强调从世界变化大格局和中国发展大历史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六个坚持”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和哲学智慧,对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科学指导意义,是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强大思想武器。

◆坚持与时俱进,牢牢把握蕴含其中的时代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新的飞跃”意蕴深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发展。

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体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智慧结晶,彰显党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六个坚持”作为立场观点方法始终贯穿于其中,清晰地告诉我们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该坚持的政治立场、理论品格、精神气质、胸怀格局和思想方法,从而帮助我们更加系统深刻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六个坚持”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价值认识、思维方法等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实践价值。坚持人民立场,将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理论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人民评价的标准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把握中国发展的时代方位,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的走向趋势,独立自主开辟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把握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勇担历史重任,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拓展世界眼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促进高水平的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六个坚持”是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形成的,是“两个结合”的最直接最鲜明的体现,是指引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主动、赢得未来的重要遵循。

“六个坚持”体现了扎根中国实际的实践探索,其中蕴含的价值主张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革故鼎新、自强不息、亲仁善邻等观念相互融通,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立,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式现代化模式话语权垄断的格局,体现了我们国家在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努力和成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平发展的正确路径,不仅有效破解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难题,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重大借鉴意义。我们要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

◆坚持知行合一,牢牢把握蕴含其中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们必须依据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实践,在融会贯通“六个坚持”的基础上,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理解和贯彻落实,科学回答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实践的重大问题,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对的各种关系错综复杂,这样就越需要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处理复杂问题、应对严峻挑战。要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引,持续不断增强观察分析问题的本领,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高瞻远瞩、统揽全局,既要进行全局谋划和长远谋划,也要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当前与长远之间的辩证关系。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因时制宜、超越常规,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持续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正确处理好各种重大关系中作出全局性、长远性战略规划和科学部署,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党的二十大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对中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作出科学谋划。对高等教育发展来说,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的国家重大战略调整,都蕴含着新挑战、新机遇。随着新发展格局的建构,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使命担当和发展策略也将发生新的变化。我们既要把握实践发展的连续性,又要把握时代发展的阶段性,辩证看待高质量发展与内涵发展的内在一致性,积极回应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关切,聚焦人才培养模式、学科结构布局、原始创新能力提升等关键环节,在推动高等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发展上取得更大突破。站稳中国立场,直面中国问题,系统化、深层次地探寻“中国之理”,在运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上展现担当作为。

(作者为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让新思想声声入耳润心田

即时 | 2023-11-06 09:25

我省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打造“学习强国时间”音频节目,打通新思想进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让新思想声声入耳润心田

“爱学习、有福气,‘学习强国’开始啦!”每天傍晚,总有一个亲切的声音飞越八闽大地,传入千家万户。

从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到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感人故事,从宣讲乡村振兴政策到传播福建特色文化……两年来,每天15分钟的“学习强国时间”音频节目,通过全省1.4万多个建制村、100个城市公园的5.2万个乡村大喇叭播出,有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激励广大基层群众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抓住根本,把新思想“说”给群众听

“现在是‘学习强国时间’,请收听‘重要播报’。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扎实开展,‘四下基层’是重要抓手……”在全省广大农村,收听“学习强国时间”已成为村民的日常习惯。

“每天傍晚都有更新,节目声音洪亮,内容丰富又接地气,可以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和各级惠农政策,方便又实用!”尤溪县梅仙镇梅仙村村民周世钦说。

“党的二十大召开当天,我们就从村广播里听到了大会精神,也感受到党中央时时刻刻关心关注基层,心里暖暖的,干起活来更有劲头了。”寿宁县清源镇韶托村村民许加根告诉记者。

经过一个多月试播,2021年11月,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联合省广播电视局、省广播影视集团正式推出“学习强国时间”音频节目,用充满人情味、泥土味的语言,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反映福建人民群众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

“我们全年无休,每天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以及《人民日报》《福建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的报道中挑选出适合基层的内容。”“学习强国时间”栏目主播傅作勋说,栏目组精心策划选题、精选内容、严格把关,省广电局及各县市区相关部门还安排专人保障节目排播。

截至目前,“学习强国时间”已制播768期,时长1.1万多分钟,覆盖听众超千万,成为基层群众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新途径,做到了既解渴、又鼓劲、引共鸣。

围绕中心,营造新福建建设浓厚氛围

今年2月17日,节目播发了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一系列惠农政策引起热烈反响。浦城县临江镇水西村种粮大户马芳华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再次发出了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特别是现在有种粮农民收益保障、稻谷最低收购价等多重保障措施,种粮效益不断提高,我们信心更足了。”

为帮助基层群众更好了解全国全省发展形势,“学习强国时间”开设“今日关注”板块,宣传解读党中央及省委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生动展现各级各部门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的火热场景,积极反映各地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的举措和成效。(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节目播出的内容让我感受到福建坚实有力的高质量发展步伐,更鼓励大家拼搏奋斗,为福建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福州市长乐区鹤上镇东平村党支部书记王榕琴说。

栏目组还充分挖掘福建理论富矿,编发“每日金句”,播出“新思想微宣讲”等主题宣讲内容,通过一个个牢记嘱托、接续奋斗的生动实践,一个个扎根基层、踔厉奋发的鲜活案例,凝聚起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新福建建设的信心和力量。

两年来,“学习强国时间”的传播方式从定时定向迈向全时全网,目前已在“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海博TV”App开设专区专栏,并通过自媒体平台推广,实现农村、城市、互联网全覆盖。

贴近群众,让节目接地气惠民生

“在政和县澄源乡新康村,‘大话熹游’团队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乡村农文旅场景,因地制宜推出田园亲子活动等新业态,开启了红色文化IP赋能乡村振兴的有益实践……”节目中的乡村振兴内容常常为乡亲们带来新思路新举措。

“学习强国时间”不仅是新思想的“播种机”,还是农村群众的“充电站”。节目紧密结合基层生产生活实际,解读政策措施,介绍产业动向和典型案例,播发科技、法律、文旅等信息,传授最新生产技能,助力百姓增收致富。

“我从节目中了解到很多福建特有的农耕习俗和传统,让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不断加深,能够更精准地服务乡亲们。”长汀县古城镇黄陂村驻村书记刘鑫说。

除贴心内容之外,还有暖心服务。今年,台风“杜苏芮”“海葵”来势汹汹,但沿海不少村民听了“学习强国时间”播报的预警信息和防抗台风知识,提前做好了应急准备,减少了损失。节目发挥便捷性、覆盖广的优势,及时发布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做好动态报道、避险科普、情绪疏导等工作,真正将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节目让文化馨香浸润百姓心田。栏目组创新打造“有声有色新福建”板块,采用音乐、诗歌、曲艺等形式,充分反映我省传承弘扬“福”文化、朱子文化、海洋文化、侯官文化、船政文化的成果,生动传播闽人智慧。此外,“每日一曲”板块滚动播出福建原创好歌,丰富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节目还从线上来到线下,从“乡村大喇叭”走到群众身边。10月17日,“‘学习强国时间’在你身边”走进闽侯。“福小宣”理论宣讲、金曲演唱、集体诗朗诵等活动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送到群众身边,为第二批主题教育营造了浓厚氛围。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紧密结合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持续办好‘学习强国时间’音频节目,继续优化调整,提升节目质量,并联合学校、社区、企业等单位设置‘宣讲流动站’,为更多基层听众送上丰盛的‘理论大餐’。”省委讲师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加快推进城乡经济融合

即时 | 2023-10-31 10:2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这是我国应对全球性挑战、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战略考量,也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们推动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立足内需、畅通循环至关重要,亟需加快推进城乡融合。

关键在推进城乡经济融合。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关键在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消弭城乡间要素流动障碍,实现生产要素在城乡实现双向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从现状看,城乡经济融合应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尊重规律,理顺关系。从劳动力看,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劳动力向城市集中应是大势所趋,按2021年末数据,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4.7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6.7%,两者间约18个百分点的差距就是2.9亿多的农民工。但是,由于户籍、年龄等方面的限制,致使农民工“进城务工、返乡养老”,过早退出劳动力市场。从资本看,按照规模效应,资本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符合经济规律,因此,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发展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都市圈、城市群,极大促进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但与此同时,一些欠发达地区也投资了大量的产业园、基础设施、新城,造成闲置浪费,影响了国家的整体投资利用效率。从土地看,城市缺乏建设用地,土地供应弹性低;农村土地却无法入市,需要通过土地收储的方式,农民得不到合理补偿,等等。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人、地、钱”关系,亟需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在城乡融合发展中进一步优化。

第二,注重效率,共同富裕。首先,解决当前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的问题,按照居民意愿和需求,打通制度壁垒,推动土地、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实现双向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其次,要注重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改革机制体制的系统性、协同性,城乡要素流动涉及城乡两个地理空间,以及多个关联性领域,不能仅限于城市或农村的单一地理空间改革,或仅限于要素配置改革,而忽视其他领域改革。必须在打通城乡要素流动渠道的同时,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关联性推进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及财税制度、农村社保制度等改革,完善人、财、地、信息、数字等要素自由流动与集聚的平台载体,推动公共产品在城乡间均衡配置。同时,在探索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过程中必须循序渐进、科学论证,注重保障农村集体产权和农民合法权益,加快促进共同富裕。

第三,以城带乡,以需促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需要强大的供给能力,还需要同样匹配的消费能力,才能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现阶段,我国农村和中小城市消费不足,1800余个县及县级市、7亿左右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还有待挖掘。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趋于饱和,但农村的交通、水利、电力、能源等基建投资以及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投资提升空间仍然很大。因此,新时期的“以城带乡”,必须以经营理念重塑城乡关系。一方面,着眼于城市居民的旅游、生态、休闲、养老等消费需求,创新经营乡村理念,不断丰富高品质乡村产品供给。另一方面,加快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短板,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共享同城待遇,缓解农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加快突破城乡经济融合困局。

当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城乡经济融合发展亟需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统一大市场的效率问题,提升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这是城乡融合的关键瓶颈;二是统一大市场的空间问题,打造城乡融合空间载体,这是城乡融合的重点区域;三是统一大市场的机制问题,重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这是城乡经济融合的基础支撑。

从效率看,加快城乡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城乡生产要素跨界高效配置的关键瓶颈在于,农村各类要素市场发育较为滞后,特别是劳动力、金融、土地等市场不够充分,要素价格难以真实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因此,在加快城乡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应更注重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从劳动力看,提升城市就业承载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健全城市人才入乡激励机制,改善农村投资软硬件条件,推动城乡劳动力要素双向流动;从资本看,进一步增强农村金融服务的有效性和便利性,探索构建城乡资本一体化金融平台,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让更多农民能够享受到资产增值收益;从土地看,加快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途径,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健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和补充耕地指标跨区域交易机制,加快完善全国统一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

从空间看,做强城乡融合发展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县城连接着城市与乡村,是当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城乡融合发展的主战场,必须分区域、分发展阶段因地制宜通过发展县城,促进城乡产业融合,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毗邻城市群、都市圈的县城,比如上海、南京都市圈周边县城,可积极承接大城市功能溢出,根据大城市、都市圈的分工体系,发展都市圈经济,加快成为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卫星县城。具有较好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交通条件的县城,可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加快成为先进制造、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县城。对缺乏发展动力或人口流出型的中西部县城以及东部地区部分县城,必须谨慎制定约束型、精明型发展规划,促进人口和公共服务资源适度集中,重点盘活存量资源,避免增量资源盲目投入。特别是对已经投资建设大量基础设施、产业园的农村地区,需探索研究逐渐收缩式发展路径,将闲置的建设用地复耕为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用活用好土地指标。

从机制看,创新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近年来,我国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探索以户籍制度改革、人口市民化、征用农村土地等为主,今后可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城乡机会均等,进而推动城乡融合。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首先要推进城乡市场高标准流通,优化城乡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布局,通过建立现代化流通网络和数字交易平台,加快形成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实现要素、资源和商品在城乡间自由顺畅流动;同时,在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基础上,完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布局,通过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理水平,缩短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方面,一是应审慎布局新增公共资源,顺应城乡发展规律,科学预测人口发展动态,进一步向农村倾斜,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二是健全常住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让进城务工人员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真正“融得进”“留下来”,防止城市居民与进城务工人员之间出现“新二元结构”;三是探索城乡集团化、集成化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加快以城带乡、以强带弱,通过建设城乡教育集团、城乡医疗卫生集团和养老一体化服务平台等,推动城乡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湖南大学经济管理研究中心)

为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贡献力量

即时 | 2023-10-28 15:05

庹 震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精辟深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10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认真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高度重视,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党中央召开的会议之密集、作出的决策部署之全面,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之丰富系统、深刻厚重,在党的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就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传承发展等主持召开会议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一系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改革发展方面的规划和方案,在各地考察各类文化传承发展项目并提出一系列要求,在多个重大国际场合阐明对全球文化、文明发展和交流互鉴的一系列中国立场、中国方案。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科学回答了宣传思想文化领域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

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在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九个坚持”高度概括了我们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在今年6月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了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鲜明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深刻理解“两个结合”、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等重大创新观点,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这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又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正是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新时代文化建设有了明确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迈出坚实步伐、开创新的局面。

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深刻阐明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实践要求,形成了具有广阔时代背景、深厚理论渊源和坚实实践基础的系统化科学理论,既是系统的认识论,又是科学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只要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就一定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了强大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格外关心关注、倾注很多精力,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赋予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光荣职责和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日报的工作十分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两次到人民日报社考察调研,在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发来贺信,多次对人民日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总书记对人民日报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是亲切关怀,是明确要求,是前行动力。人民日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日报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忠实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日报性质作用、职责使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树牢党中央机关报意识、坚守党中央机关报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日报是党中央的机关报。一张报纸,上连党心,下接民心。要把人民日报办得更好,扩大地域覆盖面、扩大人群覆盖面、扩大内容覆盖面,充分发挥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独特地位、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特殊作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我们认真学习领会,不断深化对人民日报性质作用、职责使命的认识,坚持党报姓党、坚持政治家办报,当好主力军,守好主阵地,充分发挥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重要作用。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日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在致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人民日报“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我们坚决完成好首要政治任务,把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突出思想性理论性,刊发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评论员文章等,办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点栏目,深刻展示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坚持鲜明实践导向,用鲜活的报道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局面,充分展现这一重要思想的实践伟力。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日报扩大“三个覆盖面”、充分发挥“三个作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今天,人民日报已从一张传统意义上的报纸,发展成为拥有报、刊、网、端、微、屏、号等10多种载体、470多个网络媒体平台、全媒体覆盖用户总数超15亿人次的新型主流媒体。这一发展成绩的背后,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日报扩大“三个覆盖面”、充分发挥“三个作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实践。我们不断创新传播理念、传播方式,着眼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大力提升人民日报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日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日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工作高度重视、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我们深化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调整机构编制和职能设置,优化全媒体新闻生产机制和流程,用好全媒体指挥调度中心。更好把握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传播趋势,进一步推进工作理念、内容、载体、形式、方法创新,在建设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上下更大功夫,不断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日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日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我们明确了使命责任、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强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社统筹和总体谋划,着力打造全媒体外宣平台方阵,健全合力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机制,努力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日报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加强队伍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贺信中的明确要求。我们着力加强干部人才培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持续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有针对性地培养全媒体采编播管人才、既懂宣传又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加强“四力”教育实践,引导记者编辑不断增强“脚力”,在调查研究上下功夫;不断增强“眼力”,在大局大势上善把握;不断增强“脑力”,在思维能力上求突破;不断增强“笔力”,在受众意识上促提升。

三、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贯彻落实到报社新闻宣传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人民日报要坚持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贯彻落实到报社新闻宣传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增强工作能力本领,提高工作质量效能。

全力以赴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平实务实、精准精确上下更大功夫。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着眼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得更鲜活、更透彻。要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引导干部群众更好学习把握这一重要思想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鲜明特质、精髓要义,引导干部群众全面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丰富理论宣传的方式、手段,创新宣传形态、话语,推出更多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作品,不断增强干部群众对这一重要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着力提升互联网条件下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能力水平,在出新出彩、有力有效上下更大功夫。进一步提高正面宣传质量,精心组织主题宣传、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等,增强正面报道的思想性、新闻性、故事性,为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作出应有贡献。解决好一些报道“工作味重、材料味浓”问题,多推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优秀作品,多推出深受年轻人喜爱、刷屏热传的新媒体产品。进一步践行“四力”,坚持把目光投向基层一线,多进行调研式、蹲点式采访,善于用百姓的视角观察问题,用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阐述观点,用群众语言改进文风,让更多受众爱读爱看。

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上下更大功夫。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快融合步伐,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努力催生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制作更多接地气、有创意、动人心的新媒体产品。打造更多自主可控传播平台,着力提升原创能力、聚合能力、审核把关能力,建强用好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视界”。坚持内容为王和渠道制胜相结合,着力用先进技术提升内容品质、创新产品形态、改善受众体验。

大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整合资源、增强效能上下更大功夫。进一步增强紧迫感使命感,整合人民日报国际传播各种资源,把潜力更充分地激发出来,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讲好我们正在经历的新时代故事。做大做强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人民网外语频道、环球时报英文版等,发挥海外社交媒体账号集群优势和联动效应,用好各类外宣平台和渠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受众群体的精准传播方式,进行定制推送、精准分发、分众传播,把“我们想讲的”与“国外受众想听的”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在海外传得开、能落地、影响大,在国际舆论场上赢得共鸣、赢得人心。

切实强化报社各类媒体平台建设和管理,在建好做优、管住把牢上下更大功夫。牢牢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舆论阵地和导向管理,把好政治关、导向关、内容关、安全关,建立健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制度措施,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报、刊、网、端、微、屏、号等全媒体平台,强化策、采、编、审、校、印、发、播、评等全流程管理,确保政治安全、内容安全、传输安全、刊印安全、播出安全、技术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人民日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守正创新、履职尽责、扎实工作,努力扩大“三个覆盖面”、充分发挥“三个作用”,为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贡献力量。(作者为人民日报社社长)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共绘养老生活新蓝图

即时 | 2023-10-24 10:3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同年,国家卫健委公布的系列数据中,《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已达20.8%,并测算2035年左右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为此,应对好银发浪潮、让全体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政策导向需锚定社会的普遍需求

推进城乡养老均衡化发展,迈上共同富裕健康新路。我国致力于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建立在人口基数巨大的前提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其中自然涵盖老年群体及其家庭实现共同富裕。纵观全局,城乡养老支持仍存有差异化问题,需在养老设施、服务配套方面继续跟进,弥合城乡差异,补齐乡镇老年群体的养老短板,确保养老服务兜底政策扎实有效。就个体而言,核心小家庭模式致使家庭养老抗风险能力较弱,老人失能失智常由小康家庭承担“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经济风险。

打开养老抚幼新局面,应对少子高龄化社会矛盾。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一老一小”民生问题,加强系统性的家庭养老支持服务,缓解青年群体的家庭养老压力,丰富老年群体的养老支持获得,将有利于实现子女与父母之间的资源置换,满足不同年龄层群体的现实需求。育儿压力减负,有助于青年群体改变生育决策、提振生育意愿,而养老压力减轻则有助于老年群体提供家庭照料与育儿支持,共同打造和谐家庭温馨港湾。在老龄化与生育问题并存的当下,打好政策组合拳,共同探索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可行之路。

焕发银发群体新貌,推动社会生产发展。如何应对社会生产力的缩减是老龄化社会必须攻克的关键问题。年华老去并非一定伴随生产性减弱,拥有丰富的生产性资源禀赋的老年群体完全可以释放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正面效应,冲减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健康而有文化涵养的老年群体同样有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追求,生产性老龄化为我国老年群体提供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将是缓解低生育率导致的社会生产力问题的关键密钥。

◆顶层设计需优化服务的功能布局

贯彻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的精神,全社会应同向发力,推进国家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共同推动老龄事业发展,让全体老年人都能安度幸福晚年。

加快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为养老全阶段提供安心保障。

继续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置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总体框架中,逐步推进幸福晚年所需的必要医疗保障、稳固经济支持与养老资源均衡化。其一,完善老年群体福利补贴政策,提升公共服务经费个人标准,依据年龄梯度细化高龄津贴,保障老年群体应有、能有、享有医疗服务的能力。其二,加快推进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确保现处于起步阶段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稳步推行。注重发挥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功效,积极开展新型养老保险的宣传普及工作,回应养老消费群体关切问题,做好变更保单等政策相关配套服务。其三,为实现养老层面的共同富裕,缩小城乡养老差距,促进养老资源扩容与区域均衡布局,可依托区域邻近的城市群、都市圈,开展区域养老服务对接协作。确保养老服务供给同质同标,推动优质养老资源辐射至周边地区,打通农村养老“最后一公里”,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成。此外,各地还应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与补贴标准。

持续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质量,优化失能孤寡老人养老服务。

依据《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要求,面向全体老年人提供基础性、普适性、兜底性养老服务,区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消费层级、不同活力状态的老年群体需求,并针对特殊需求老年群体制定“补丁服务”。其一,完善区域老年群体巡防关爱体系,通过摸排老年人自我照料能力与家庭照料禀赋,建立老年个体信息库,以便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优先服务保障对象,提早防控居家养老风险。其二,推动建立相关保险、福利、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服务,加快设定老年人能力评估等配套制度,合理划定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的补贴标准与失能老人的护理补贴覆盖范围。其三,依照民政部会同财政部颁布实施的《2023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落实好针对特殊需要老年群体的上门服务和居家养老设施配备工作,打造居家社区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同时,鼓励具有生产性资源禀赋且身心健康的老年群体参与“时间银行”等互助式养老项目,形成社区互助养老圈,满足老年人高质量原住养老的期望。其四,关注老年群体精神关爱服务供给,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着力培养老年群体适应数字化生活的能力,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积极推动终身教育服务平台升级,盘活老年教育课程资源,支持社区邻近大学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老年教育,办好“家门口”的老年大学。丰富老年群体精神慰藉,满足自我实现需求,做到银龄学习终身无围墙,让老人晚年生活“有盼头、有奔头”。

提高养老服务便利度可及度水平,助力适老化社会建设。

形成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首要是推动全社会适老化观念的塑造,以更开放包容的境界迎接适老化转型。在此基础上,针对老年人困扰的居家养老需求、出行不便和办事困难等现实问题,加快推进相应的社会适老化改造。一方面,将居家、社区适老化改造列入国家推行基本服务均等化的工作内容,进一步优化日间照料、康复护理、文娱休闲、紧急救援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助老服务,加快构筑社区“15分钟智慧养老服务圈”,在老年人一般活动范围内尽可能提供便利化、可及化的“家门口”养老服务。此外,文化观念、服务理念等“软场域”的转换,居住和基础设施等“硬场域”的改造,都是迫在眉睫的议题。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与适老化改造,将适老化观念融于服务设计,使各项服务设施更贴近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和操作能力,让老年人真正乐享养老服务产品,进而提升老年群体的社会参与度。为此,应鼓励多方力量参与,申报智慧养老项目,催生养老服务新业态。通过一定的政策倾斜,强化适老化科技创新力,将智能科技融于居家生活与市政建设,增强老年群体的自我照护与社会适应能力。最终形成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智能科技为平台、专业服务为支撑的老年友好社会环境。

强化养老服务质量管理能力,实现适老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银发浪潮带来了巨大的养老服务市场化需求,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出现弥补了家庭式养老的短板,逐渐成为社会主流的养老方式。在全社会聚焦于基本养老服务供给的当下,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的服务质量监控是保障养老事业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养老产品与服务供给市场良莠不齐,个别养老服务新业态规范标准缺失,需及早落实等级分类管理、动态调整服务标准,确保养老服务有标可循、有标可依,为规范管理市场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养老服务供给质量评估制度建设,针对服务完成度、对象满意度等内容设计评价指标,畅通养老服务评估反馈渠道,全方位、多角度、精准化考察养老服务质量。强化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设立养老服务专业,评定专业技术资格,为行业队伍持续输送优质专业性人才。

让全体老年人安度幸福晚年,既是千家万户牵挂的“家事”,更是国家发展密切相关的“国事”,应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与描绘高品质养老生活美好画卷相结合,共创老年友好型社会,共绘民生新蓝图。

(作者单位:福建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文系2022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养老保险参与、双向代际支持与生育意愿提振研究”阶段性成果)

宁德:续写海洋文明 弘扬“闽东之光”

即时 | 2023-10-18 14:05

唐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旧历五月十二日,日本派出的第十七次遣唐使团船队从难波(今大阪南)解缆南下,31岁的留学僧空海是此次遣唐使团成员之一。

七星渔排。李荣斌 摄

七月初六,遣唐使船队从日本九州田浦港起航,目标是驶向大唐明州港(今浙江宁波)。不料,第二天就遇到暴风,船队离散。

在海上历险34天后,空海法师所乘的船只终于在福州长溪县赤岸镇以南海口漂着靠岸。这里的赤岸如今位于宁德市霞浦县城东北面。

1984年2月26日至4月6日,在确定霞浦赤岸一带为日本第十七次遣唐团使漂着地后,日本高野山真言宗重踏空海大师的足迹,追溯了空海大师当年的生活经历。

自此,赤岸被日本真言宗信徒奉为“空海大师海上漂泊、受难得救的圣地”“空海大师出世走运与成名的圣地”“空海大师及信徒报恩谢德的圣地”“日本真言密教乃至日本佛教的圣地”。每年都有大批日本真言宗信徒和游客前来赤岸朝圣、旅游。截至目前,已有1000批次超3万人到过赤岸。

赤岸所在的宁德,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坐落于东海之滨的宁德有海有山,有悠久的海洋文明,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古老的贸易往来,有经久不衰的人文历史。

这里有早期人类文明的痕迹——黄瓜山贝丘遗址,有东吴时期的造船基地——温麻船屯,有各类军事海防城堡——福鼎潋城城堡、福安廉村城堡、霞浦传胪城堡等,有见证闽东海洋贸易繁荣的港口——甘棠港、沙埕港、三都澳港等。

繁华终有落幕时。由于交通闭塞、信息短缺等诸多因素制约发展,闽东地区曾是典型的“老、少、边、岛、穷”地区,一度被称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黄金断裂带”。

但自强不息的闽东人民不畏难、不服输,知耻而后勇、知弱而奔强,牢记并传承“弱鸟先飞”和“滴水穿石”的奋斗精神,乘着时代发展的巨轮,一步步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航拍三都澳白基湾海域的无公害海水养殖基地

因海而生 催生蝶变

竹江村是霞浦县的一个小岛,每当退潮时,海面上密密麻麻排列着大量竹竿,靠近一看会发现,竹竿上爬满海蛎,这便是古法竹蛎养殖技艺。

据《霞浦县志》记载:竹江是个孤岛,无田可耕,无山可垦。岛上居民主要靠捕鱼为生,明成化年间废渔,开始尝试养海蛎。

在养殖海蛎过程中,因海蛎鲜美,鱼蟹常常吞食,先民就用石块围住海蛎养殖海域,但大浪又会将石块冲走,便用竹子围插养殖海域,不经意间发现竹竿上生出大量海蛎,而且比蛎壳生蛎更好。于是,先民便将竹子每根截成三尺余,插进滩涂中,第二年,竹竿上的海蛎越来越多,竹蛎养殖技艺便延续下来。

竹蛎养殖技艺流传至今,极大地提高了海蛎的产值,不仅富裕了全岛居民,也推广到沙江、涵江等南乡一带及邻县乡镇。福建沿海乡镇也纷纷效仿,覆盖面广泛,影响力深远。

在竹蛎养殖基础上,竹江渔民又发明了挂蛎养殖技术,省时省工,产量也大幅提高,既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也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海蛎养殖业的发展壮大,竹江村还伴生出妈祖走水、清明海蛎祭祖、竹江海蛎宴等地域传统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成为一方特色。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闽东地处海岸线上,生态海洋资源丰富,造就了闽东沿海人民靠海为生的历史与现状。

夜色渐晚,位于蕉城区的三都澳却格外热闹,养殖户正在捕捞大黄鱼,看着一条条大黄鱼顺利进入网中,养殖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谁能想到如今产量占全国80%的大黄鱼曾一度濒临枯竭?能够享誉全国、游向世界,这条“回游”之路来之不易。

大黄鱼是我国特有的地方性海水鱼类,曾居我国海洋“四大渔业”之首。20世纪70年代,因过度捕捞,大黄鱼资源濒临枯竭。

20世纪80年代末,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发现大黄鱼产业大有潜力可挖,就把大黄鱼育苗繁殖纳入“星火计划”项目,专门组织对海洋产业领域比较熟悉的专家研究解决大黄鱼人工养殖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0年,科研人员攻克关键技术,实现了百万尾规模的大黄鱼批量育苗,开启了宁德全人工养殖大黄鱼的先河。 

开发三都澳、建设蓝海牧场,一直是闽东人的梦想之一。如今,宁德已把大黄鱼发展成为我国最大养殖规模海水鱼和八大优势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大黄鱼原种场和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大黄鱼遗传育种中心,大黄鱼产量占全国的80%,并出口世界各地。特别是随着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的持续推进,为大黄鱼的品质和价格打下坚实基础,也为相关产业发展和群众就业增收提供保障。

因海而生,催生蝶变。几十年来,宁德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念好“山海经”的发展思路,深耕闽东海洋牧场,海洋渔业迅猛发展,拥有大黄鱼、海参、鲍鱼、海带、紫菜等多个区域特色优势养殖品种,不断丰盈我国蓝色粮仓。

福建日报 吴鹏 摄

伴海而行 蓝海逐梦

眼下正值旅游旺季,漫步在福鼎市硖门畲族乡的渔井村,广阔的海,自由的风,一场“渔村慢游”正式启航。

渔井村是省级水乡渔村、金牌旅游村,旅游资源丰富,有“一礁三井六崖弄九熔脉”奇异景观。随着全域旅游持续推进,渔井村充分发挥“畲乡风情·渔村听涛”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重点村优势,整合特色资源,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让游客“吃住在渔井,游遍周边井”。

宁德依山面海,海洋旅游资源丰富,大陆海岸线长1046公里,占福建省三分之一。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洋旅游资源,近年来,宁德市将滨海旅游作为旅游的新增长极进行培育,加快推进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编制《宁德市海上渔业与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宁德市滨海旅游发展战略策划》,科学指引全市滨海旅游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开发。全市现有以滨海旅游为主题的A级景区4个(蕉城三都澳斗姆风景区、福鼎牛郎岗海滨景区、霞浦县大京景区、三沙光影栈道景区),省级旅游小镇、旅游村30多个,正在建设的百个金牌旅游村中沿海村18个。

发展滨海旅游还能够拓展海洋旅游发展空间、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与互利共赢。宁德市积极探索海洋渔业和海洋旅游业融合新发展模式,建成霞浦县七星渔排、福安市下白石宁海村“海上田园”综合体、福鼎“海之梦”渔旅综合体等一批渔旅融合精品项目,打造了中国大黄鱼文化节、霞浦国际滩涂摄影文化旅游周、福鼎海上田园垂钓赛等活动,形成了以三沙东壁、牙城梅花等为代表的沿海民宿群,繁荣沿海地区经济,拓展旅游活动空间,产业带动效应渐渐凸显。

旅游的发展离不开生态的改善。福安市下白石镇宁海村曾是一个交通闭塞、出行靠船、土地贫瘠、偏僻贫穷的小渔村。2018年,宁海村被列为宁德市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养殖设施升级改造试点村”,全面启动海上渔排改造升级工程。

这项整治不仅让宁海村的养殖业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品牌化生产,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还借此机会启动“海上田园、多彩渔村”渔旅综合体项目,打造“海上田园”渔旅融合金牌旅游村。海水养殖、海上旅游等特色产业接连丰收,让宁海村乡村振兴底色更足。

福建日报 吴鹏 摄

向海而兴 扬帆启航

三国时期,东吴能够单独与晋抗衡数十年之久,与江海之利、水师之雄分不开。在福建建安郡内有两个著名的大型军用造船基地,其中一个便是宁德市霞浦县的温麻船屯。

据记载,永安初年(约公元258年),东吴政权在建安郡侯官县(今福州市)设立“曲郍都尉”一职,掌管造海船,并在霞浦古县洋一带建立温麻船屯,领谪徒造船。

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镇,同样有着600多年的造船历史。其中一项造船技艺——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广泛应用于渔船、货船、战船及外交使船。早在宋代,福船便以“海舟以福建为上”而著称。18世纪后期,该技艺传到西方,“水密隔舱”成为现代船舶设计中的重要结构形式,至今仍普遍应用在现代船舶制造中。

造船工艺仍在继续,并随时代的发展融入科技创新。7月25日,宁德首艘电动船舶观光游船“东湖之星”号在福安福宁船舶重工有限公司造船厂开始建造。而在此前,依托宁德锂电新能源产业领先技术,已有福宁船舶研制的全省首制内河增程式电动货船“武夷2号”、混电货船“武夷1号”和白马船厂建造的2艘国内首批入级电力砂船相继顺利下水试航,福建宏辉集团下属企业研发的两艘聚乙烯船体电动渔船顺利下水试航……

乘着蓝海前行的不仅有船舶,还有更多的“宁德智造”。

7月17日,2600辆宁德制造的名爵乘用车装船出口到墨西哥,这是目前宁德港最大批量商品整车出口。自今年3月份上汽宁德基地生产的汽车首次在宁德口岸实现外贸汽车滚装出口以来,宁德口岸已累计出口汽车6批次8000多辆;

在寿宁县三祥新材料产业园,纳米锆、海锦锆、液态金属(锆基非晶合金)、镁铝合金等多个围绕三祥新材创新链布局的锆系材料上下游开启全产业链发展新赛道;

在福安青拓集团,笔尖钢材料QF24Sn破解了中国制笔企业笔尖钢“卡脖子”难题,数十吨重的不锈钢板坯仅需2分钟便被碾压成2毫米厚的钢卷,厚度仅为0.03毫米可弯曲折叠20万次以上的“手撕钢”被广泛应用于柔性显示屏、柔性太阳能组件、传感器、储能类电池等高科技产品领域……

多年来,宁德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的殷切嘱托,接连抱上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上汽、青拓、东南铜业等“金娃娃”,吸引200多家上下游企业落地宁德,打造出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4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地标,使宁德成为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动力电池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集群,不锈钢新材料产业园跃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宁德从中国东南沿海的“黄金断裂带”跨越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发展海洋经济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新征程上,要坚持绿色发展,科学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向着“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方向稳步前进,推动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开启新篇章。

海阔天空,宁德的蓝图已经描绘。宁德市将深入实施海洋强市专项规划,大力发展临海制造、海工装备、港口物流、深远海养殖、海洋能源、生物科技等产业,加大海上养殖、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坚决打击偷私渡等涉海违法犯罪行为,加快建设智慧海洋、绿色海洋、法治海洋。到“十四五”末,在“海上宁德”建设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进步,向海洋强市大步迈进。

《摆脱贫困》一书中提到:既飞,当然力图飞洋过海,要向外飞……30多年过去了,“弱鸟”羽翼丰满,展翅高飞。如今的宁德上下牢记向海发展的嘱托,锚定向海图强的目标,乘风破浪,为谱写更加壮丽的新时代海洋篇章凝心聚力,扬帆前行。(中共宁德市委宣传部推荐,作者:刘源)

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即时 | 2023-10-17 09:2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作出系统、全面、具体的部署,并提出了坚守文化自信、激发创新活力、注重守正创新等要求,为新时代文化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再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做好深化、转化、内化工作,关键在于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所蕴涵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新时代新征程,我省要立足文化发展建设实际,坚持守正创新,积极主动作为,努力在传统文化探源溯流、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方面加强谋划和推动实施,进一步激发文化事业发展的创新创造活力。

坚持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新的文化使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有”“两相”“两创”“两个结合”的方针,为全面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两有”即有区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传统文化。“两相”即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两创”即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立足新时代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以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目的,以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为旨归,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蓬勃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十七年半,对于福建传统文化有着切身体会,对福建传统文化发展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他在武夷山朱熹园考察时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福建传统文化丰富多元、特色鲜明、独具魅力,体现出典型的融合性特征,从文化来源上看,既有中原文化的赓续,也有海洋文化的印记。从文化现象上看,有闽都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妈祖文化、海丝文化、侯官文化、红色文化等。无论从文化源头、文化传统、文化形态上,福建传统文化在中华文化格局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挖掘、整合传统文化资源禀赋,推动传统文化守正创新方面成效显著,整体上梳理出福建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和代表性特征,在红色革命文化、近代革命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等方面形成了福建特有的文化体系。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不断强化文化传承发展的顶层设计,深入系统开展传统文化整理挖掘和研究阐释,既要保存好传统文化根基,又要传承好传统文化精髓,不断以新时代的视角重新定位和认知传统文化的功能意义,努力为展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贡献福建力量。

坚持以文化产业为支撑,以“软实力”锻造文化“硬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近年来,福建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不断提升现代文化产业发展“含金量”,有效促进福建文化产业持续平稳高质量发展。据统计,2022年,福建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全国第六位,跻身全国第一梯队;2023年以来,全省文化产业继续展现积极复苏向好发展态势,其中,创意设计服务、文化娱乐休闲服务业增长较快。

发展现代文化产业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紧密结合福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实际,强化数字科技赋能,增进闽台交流合作,进一步彰显文化产业特色。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技术,让“数字+文化”焕发产业新活力,积极探索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积极抢占发展先机。聚焦建体系、树品牌、项目化、促效益、育人才、强引领等六个方面,全面擘画数字文化建设新愿景。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强化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意识,着力推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有效破解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三慢”(产业升级慢、规模效益慢、新兴业态慢)、“三弱”(创新驱动弱、汇聚效应弱、引领发展弱)问题,坚持“改革+创新”双轮驱动,努力打造福建文化产业金字招牌,创造福建文化产业的新时代。

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了中华文化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他强调:“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广泛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不能封闭僵化,更不能一切以外国的东西为圭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险与挑战并存,人类社会发展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丰富内涵不仅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促进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资源,天下大同、为政以德、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思想理念,是人类文明共同的精神资源。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提升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和传播力,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高文化创新水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吸引、引导、启迪人们必须有好的作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必须有好的作品。”文化不仅仅是民族精神的积淀,同时也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努力创作出更多老百姓喜闻乐见、反映时代精神和人民精神风貌的优秀文化作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原创性、时代性和世界性,以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的文化作品参与到世界文化的对话格局当中,彰显出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

二要加强自我文化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在文化阐释中,要立足实际需要,注重破解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出体现中国智慧、中国立场、中国价值的理念和方案,努力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

三要注重文明交流互鉴。中华文明是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文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在本质上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生相长。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需要重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包括相互对照、比较、借鉴、批判、吸收等,通过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实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价值理念的和谐、共生、共荣,通过构建人类文化共同体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即时 | 2023-10-13 10:20

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论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日前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工作能力本领,提高工作质量效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深刻洞察时代发展大势,强调“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让党的旗帜在宣传思想战线高高飘扬”“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求“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实践充分表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保证。

党的二十大围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重大部署,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对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点任务。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首要政治任务,围绕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把“七个着力”的要求落到实处,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就要全面落实重点任务,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要按照会议部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以强信心为重点加强正面宣传,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决有效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敢于亮剑、敢于斗争。要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结合实际细化任务和举措,抓好各项任务贯彻落实,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切实把工作抓紧抓实抓好、确保落地见效。

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确保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强化政治担当,勇于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要落实政治责任,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勇于改革创新,善于提出和运用新思路新机制,更好激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内在活力。要强化法治保障,更加重视通过法治方式推动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要建强干部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锐意进取、守正创新、团结奋斗、扎实工作,一定能不断书写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新篇章、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载10月13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即时 | 2023-10-07 21:14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指引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在举旗定向、正本清源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中展现新气象、迈向新征程。

高瞻远瞩、举旗定向,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燕山脚下,国风浩荡,文脉不绝。

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北京中轴线北延的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

走进国家书房,总书记的目光望向顶部中央藻井内的星空穹顶。穹顶上,宋代石刻天文图展现古人智慧,星汉灿烂、浩渺深邃;书房内,15组巨型书柜陈列近3万册新中国精品出版物,思想的星空蔚为大观。

文明生生不息,思想与时俱进。

次日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文化建设中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并强调,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

10年前的8月,党的十八大后首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续作出回答。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放到这个大背景下来认识。”

清醒冷静的叩问,贯穿着对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远虑深谋。

这是全新历史坐标下的重大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相互影响,应当如何凝心铸魂、高举旗帜?

这是推进理论创新的时代呼唤: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想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应当如何总结经验、把握规律?

这是赓续历史文脉的高度自觉: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应当如何主动作为、再谱华章?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紧扣时代脉搏,围绕中心工作,突出问题导向,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气象日新。

正本清源,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

2013年11月,北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在这一正式开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大幕的重要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一席话振聋发聩:

“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

随着经济科技快速发展和社会格局深刻调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

着力解决意识形态领域党的领导弱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一锤定音:“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

两度召开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要求“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根本保证”;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就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阐明原则立场,廓清了认识迷雾,校正了工作导向。

方向明,则思路清。一项项针对性举措应运而生:

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以党内法规形式明确各级党委(党组)的责任;坚决反击各种歪曲丑化亵渎英雄烈士等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制定出台英烈保护法;重拳整治网络生态乱象,建立中央、省、市三级网信管理工作体系;制定第一部关于宣传工作的基础性、主干性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以刚性的法规制度为全党开展宣传工作提供有力指导和支撑……

立破并举、激浊扬清,意识形态领域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从根本上得到扭转,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守正开新,鲜明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2021年7月1日,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这是“两个结合”重大论断首次正式提出。

此后,“两个结合”先后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

在武夷山下的朱熹园表示“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殷墟强调“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释“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指出“‘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持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论述不断深入,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固本培元,从赓续历史文化中坚定自信——

四川眉山,三苏祠。百年银杏、千年黄葛,生机盎然。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实地考察千年古祠,深有感触地说:“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

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

在总书记心中,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前往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肯定“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深入上海杨浦滨江,强调“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在岳麓书院同师生亲切交流,勉励“当代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来到云冈石窟,指出“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涵养全民族精神力量,为复兴伟业凝心聚力。

纲举目张,为文化强国建设擘画蓝图路径——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大命题。

站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前进方向:

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明确提出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明确“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直言“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

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时隔72年再度召开指引中国文艺前进方向的座谈会,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心系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足迹”遍及全国,考察文化地标、探寻文明根脉,对“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念兹在兹;

重视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求“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着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一次次在出访时做“文化代言人”,一次次在主场外交中展现中华文明博大胸怀,生动诠释“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历史主动精神、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明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使命任务,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掀开崭新篇章。

以文化人、培根铸魂,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新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加强思想武装,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走进北京图书大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图书”专区前,《习近平著作选读》摆放在醒目位置,吸引了许多读者驻足阅读。

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权威教材,今年4月3日,这部以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名义编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正式出版发行。

同一天,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一场新的学习竞赛”拉开帷幕。

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全党以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推进事业大发展。

从历次党内集中教育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到成立中央宣讲团开展基层宣讲,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指导下,从中央到地方,理论学习氛围愈发浓厚。

深化理论研究,推进体系化、学理化建设,是加强党的理论武装的基本前提。

步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等平台建设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果丰硕,哲学社会科学界把握理论本质、探究精神内涵,对党的创新理论认识不断深化。

2019年1月1日,一个功能强大、内容丰富的新思想学习平台——“学习强国”亮相,上线三个月注册用户就突破1亿人。

《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百年大党面对面》等通俗理论读物让理论更加生动可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等新载体新阵地助力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深入基层;中央主要媒体推出的“第一观察”“一见”“时政新闻眼”等品牌栏目,让理论普及范围广度不断延伸……

思想光芒照亮前路,学习热潮涌动神州。

如今,一堂堂大众理论公开课在年轻人中引发“追剧”效应,理论学习辅导读物上榜“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党的好声音化作社会最强音,直达人民心间、回响在中华大地。

鼓舞精神士气,全国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国之盛典,激发起亿万中华儿女爱党爱国的澎湃共鸣。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庆祝活动盛大庄严、气势恢宏,礼序乾坤、乐和天地”“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

从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聚焦重要节点、重大活动,推动党心民心交融、国威军威彰显,汇聚起坚不可摧的磅礴伟力。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用整整一天时间,前往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实地调研,并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提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3年后,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同志,把集体学习的“课堂”从中南海搬到媒体融合发展第一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先后出台,以融合发展为突破口,主流媒体在时代变革中“破茧蝶变”。

各大媒体“报网端微”百花齐放,文图音视竞相发力,通过创新手段、全媒呈现,记录下脱贫攻坚的感人瞬间、勾勒出全面小康的美丽画卷、展现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以一件件精品力作,汇聚奋进力量。

人在哪,凝心聚力的重点就在哪。

“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

十多年来,无论是举办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等活动,还是开展“净网”“清朗”等专项治理行动,网络健康文化加速培育,不断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坚定理想信念,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不断涌现——

2022年4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立德楼,一场以“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主题的思政课正在进行。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教室,向老师和同学们招手致意,坐到了同学们中间,一同倾听讲授并参与讨论。

在师生们热烈掌声中,总书记从中国走过的不平凡之路说起,讲到延安窑洞里的马克思主义、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改革开放的惊雷划空……他勉励同学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从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到新时代北斗精神、丝路精神……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一座座精神丰碑,为时代新人成长提供坚实支撑;

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先后印发,到“时代楷模”“中国好人”不断涌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成为时代强音;

从《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印发,到全方位提升思政课建设水平、创新方式方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日益完善;

设立烈士纪念日,颁授“七一勋章”“共和国勋章”,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全社会敬仰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的良好氛围日益形成;

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道德滋养……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引领一批又一批时代新人坚定信心、强化自觉、提升素质,投身民族复兴伟业。

在田间地头,“新农人”们寒耕暑耘、精耕细作,努力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工厂车间,新一代工人苦练本领、精益求精,以不懈钻研让“中国制造”的“金色名片”闪耀世界;在体育赛场,运动健儿们顽强拼搏、争创佳绩,让五星红旗一次次高高飘扬;在救灾一线,无数年轻面孔冲锋在前、逆行出征,救人民群众于危难之间……

推动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浙江余杭良渚,“美丽的水中之洲”。几代考古学家在这里孜孜以求,探寻中华文明的最初印记。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对遗址的历史地位作出重要论断。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对良渚古城遗址申遗作出重要指示。

3年后,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外国专家评价:“良渚让我们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提前一千多年。”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强烈的历史担当,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历史性工程、战略性工程来抓,引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印发,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

从敦煌文化保护研究工作持续推进,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等重大工程深入实施;从《复兴文库》、“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纂出版,到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等文化殿堂相继落成……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推动下,中华文化的“一池春水”生机勃勃。

今日之中国,“文博热”火爆、“文创风”劲吹,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文脉传承弦歌不辍、历久弥新。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脚下大地已换了时空,你留在风中摇曳的那抹红,在心中!”

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因电视剧《觉醒年代》而广为人知的3位烈士——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墓前,放满了写给先烈们的信。

一部部充满力量的文艺作品,奏响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时代之声、爱国之声、人民之声。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园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影视作品《长津湖》《山海情》等兼具历史厚重感和现实关怀;《人世间》《雪山大地》等文学作品展现波澜壮阔的社会变迁;复排歌剧《党的女儿》、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创新形式再现英雄形象……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

放眼神州,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各类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新时代文化事业生机盎然,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东方文明古国阔步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讲好中国故事,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日益提高——

2023年4月,春天的广州,繁花似锦。坐落在白云山麓的松园依山傍水,别有风情。

习近平总书记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漫步岭南园林,临水而坐,观景品茗。千年古琴奏出一曲《高山流水》,两国元首一起欣赏。

“了解今天的中国,要从了解中国的历史开始”,习近平总书记纵论古今,“我们对中国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这两天里,我们的交流友好深入,使我进一步领略了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增进了对现代中国治国理政理念的了解。”马克龙深有感触地说。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在海外引发热烈反响,为各国读者开启一扇扇观察和感知中国的窗口;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等文献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京剧、昆曲等洋溢着“中国风”的演出不断亮相国际舞台,国产影视剧海外热播,舞蹈、杂技、美术以及民间文艺接连走出国门;

“感知中国”“欢乐春节”“四海同春”等品牌活动在全世界掀起中华文化魅力热潮;

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惊艳世界,向全球展现中华文化兼纳百川、包容四海的雍容气度;

中非合作论坛、上海进博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一系列主场外交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介绍中国经验……

一个亘古亘今、日新月异的中国,正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守正创新的精神,扎根于中华大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以文化之声唱响中国故事、以文化之魂凝聚价值共识、以文明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化绽放出的新的时代光芒,推动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美美与共、和谐共生。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在新形势下做好外宣工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指明了方向,让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加真实可感,奏响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华美乐章。

矢志远大、放眼未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河南安阳殷墟,洹河蜿蜒,甲骨呈奇。

2022年10月28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

步入殷墟博物馆,观摩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文物,习近平总书记点明此行深意:“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目光穿越千年,习近平总书记充满自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怀着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持续加深对文化繁荣、文明创新的关切和思考——

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历史研究院,从对历史的思考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到访古城苏州,感受文化赋予经济发展的充沛动能;走进陕西汉中市博物馆,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蘸满历史的笔墨,继续书写新的历史。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走前无古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如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百花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标定目标,明确任务。

肩负新使命,坚守自信自立的精神品格——

滔滔黄河,万古奔流。位于山西最南端的运城,古称“河东”,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今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山西运城博物馆,强调:“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要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2个多月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察,祝贺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落成使用。

展厅里,总书记频频驻足,有时看完正面,还缓步绕着展柜,察看文物的不同侧面细节,感慨道:“看过以后民族自豪感倍增,五千年中华文明啊,而且更期待着更长的中华文明的发现发掘。”

自信,才能自强。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在自己选定的路上昂首阔步。

肩负新使命,坚持开放包容的博大胸襟——

今年5月,古城西安迎来参加中国-中亚峰会的各方宾朋。

明快有力的古代佾舞、绚丽婀娜的芙蓉花舞……紫云楼前,一场大度雍容、如梦如幻的唐朝传统迎宾礼,展现出中华文化包容四海、兼纳百川的精神风貌。

“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见证了中国同中亚国家两千多年的深厚友谊。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书写了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华章。”习近平总书记说。

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9月14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开幕,中外嘉宾汇聚一堂,为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汇聚智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真诚呼吁:“共同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文化遗产保护、文明交流互鉴,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当晚的文艺晚会上,芭蕾舞与中国古典舞同台诠释美美与共,来自不同文明的古老乐器共同奏响和谐之音,不同国度的文明记忆、文明图景,在华夏大地上汇集。

古老的东方大国不仅以卓越的智慧启迪世界文明,更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拥抱世界文明。

“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诠释出中华文明的大格局大气象。

肩负新使命,更加自觉坚持“两个结合”——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6月30日,中央政治局就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以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以对文化的精神特质和历史传承的正确把握,以对文化复兴和文明进步的不懈追求,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两个结合”进行了深刻系统阐释——“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

新征程上,要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以真理之光照亮奋斗之路,以复兴之志凝聚磅礴之力。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站上新起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意气风发、昂首前行,踏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新华社)

打通从“就学资助”到“立志报国”最后一公里

即时 | 2023-09-24 09:25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同时也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中也寄语青年:“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近年来,高校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强化资助育人,将“立德树人”贯穿于“精准资助”的全过程,努力培养了一大批矢志奋斗的家庭经济困难学子到基层、到一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如今,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乡村振兴展现出更加美好的前景,不仅为家庭经济困难学子干事创业、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同时也对高校资助育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在思想价值引领上,作为国家资助政策的受益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疑有着反哺家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禀赋和优势。高校应积极引导受助学子饮水思源,知党恩、感党恩,勇担时代责任与使命,把个人理想置身于为社会发展、国家命运、为人民的“大坐标系”中,立志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让青春“小我”在与国家“大我”同呼吸、共命运中迸发出更为磅礴的力量。要以党建之“旗”,引领发展之“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品牌建设为抓手,融合党建业务,统筹群团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驱力量,发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党员的先锋带头模范作用,打造投身服务乡村振兴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其次,在全员育人方法上,要以“课程思政”为抓手,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充分感受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育人处处显资助的意蕴和内涵。采用“师、时、史、势”的“4S”教学法,学习师长楷模、深议热点时事、剖析知识沿革、把握发展趋势,深挖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资助育人及乡村振兴课程思政元素,包括职业规划、自强不息、诚信奋斗、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科技创新等,做到扶困与扶志、扶智并重。要凝聚“三全育人”合力,通过校园媒体宣传、专题宣讲、交流沙龙等多种渠道,阐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提升广大学生对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认识与理解,积极发掘选树先进典型,用身边大学生的鲜活事例彰显投身乡村振兴一线的担当与作为,感召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受助学生,自觉加入服务乡村振兴的行列。

最后,在“造血能力”培养上,要结合高校专业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通过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工作站,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推动专业+乡村振兴模式,打造乡村振兴实验班,开设乡村振兴相关课程等方式,不断增强人才培养供给和需求的契合度。要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让受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长,以“一技之长”增强学生服务农村、建设农村的过硬本领和实际能力。要改变“被动输血”方式,从以无偿资助为主向以有偿资助为主,从以保障性资助为主向以发展性资助为主,从以简单操作型的勤工助学岗位为主向以创新创业型岗位为主进行转变。要精准滴灌地做好受助学生学业辅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打通从“就学资助”到“立志报国”的最后一公里,把亲人引回来,把新人召进来,把能人请出来,进而实现乡村振兴人才的持续输送。

(作者系福建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学习二十大 说好普通话

即时 | 2023-09-22 14:30

今年9月11日至17日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增强全校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的参与意识,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三个校区积极围绕“推广普通话,奋进新征程”主题开展推普周活动。

在升旗仪式上,三个校区分别举办以“推广普通话,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学生进行动员,号召师生积极参与,营造学习氛围。

全校各班级积极响应,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除了讲故事比赛、写规范字比赛、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高年级的同学们还开展了一次“啄木鸟行动”,对学校的名称牌、校园文化墙、班级的黑板报、手抄报展板等,进行用字的规范性检查。同时,对街道路名牌、指示牌、宣传牌、广告牌等用字进行调查。最后,将调查报告以手抄报、剪贴报、电子报、短视频等形式呈现。

通过异彩纷呈的比赛,同学们了解了推广普通话的意义,激发了说好普通话的兴趣,亲身体验感悟中华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还发挥了辐射作用,带动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做到人人说好普通话,做好推广普通话的代言人。(闽东日报记者 张颖珍)

推动民营经济为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即时 | 2023-09-19 10:30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对民营经济的贡献和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福建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省份,民营经济已成为福建经济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民营经济像绿水青山一样成为福建的骄傲,民营经济通过投资创业、技术创新、慈善捐赠、国际合作等多种渠道参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进程,有力夯实了新发展阶段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阶段,我省召开了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吹响了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的号角,为民营经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描绘了蓝图、注入了信心、明确了方向。以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不仅将引领全省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加绿色、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区域特色发展之路,也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贡献福建智慧、福建方案和福建力量。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的内涵特征,必将更加凸显民营经济在未来福建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民营经济是勇挑重担的贡献者。多年来,在大力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基础上,福建民营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持续凸显,总体呈现出“七七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70%左右的税收,7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数量。全省民营经济主体从2012年的130万户增长为2022年的近700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比重达98%。民营经济在福建经济生活中的影响举足轻重,吸纳了千千万万农村剩余转移劳动力,已成为规模巨大的劳动就业主渠道,为我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社会稳定发展、推进全省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此外,民营经济已覆盖延伸到关系全省基础民生的广泛行业领域,成为全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牵动着千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和日常所需,为福建构建起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重要保障。

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民营经济是至关重要的参与者。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福建实践既要发挥好国有经济的优越性,也要激发出民营经济的积极性。民营经济作为“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主体,依靠创新活力、创业豪情、创造热潮,为促进全省人民共同富裕积累起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创新创业创造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民营经济发展有效缩小城乡差距,惠及社会民生福祉,为福建经济实现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与我省民营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人民生活也从部分先富转向共同富裕,充分体现了发展民营经济以先富带后富的示范效应,为全省人民实现勤劳致富提供了公平机会和发展渠道,激励形成全省人民共同参与、共创财富、共享富裕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实现“百姓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福建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民营经济是大有可为的建设者。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在新福建建设新征程上,民营经济不仅聚焦于创造大量社会财富,致力于提升生活水平,助力实现物质文明,还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弘扬企业家精神,努力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尤其是广大福建民营企业在支持闽宁协作、抗击新冠疫情和投身社会慈善中展现的作为担当,有力证明了福建民营经济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不落后、未缺位,全面彰显了福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时代精神导向。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福建民营经济必须把自身发展与社会效益、人文精神、长远价值紧密联系,既注重物质文明建设也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实现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与福建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契合衔接,不断推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民营经济是休戚与共的践行者。步入新发展阶段,面对资源约束加剧和环境承载压力,福建民营企业贯彻绿色发展观念,用实际行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主动推进技术改造探索绿色转型,接受节能减排、支持绿色环保,以生态化、绿色化、无害化为目标,在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等绿色产业布局发力,按照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积极投身“碳达峰、碳中和”事业,转变发展方式注重追求生态、低碳、环保目标,宁德时代、龙净环保等一批代表性的民企,在引导积极参与节能降碳和新能源技术产品研发、开展绿色低碳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等发展转型中崭露头角、强势崛起。全省民营经济的绿色发展意识增强,逐步展现出应有的绿色责任和生态作为,为福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承担着应尽的使命,努力走出一条“百姓富”与“生态美”融荣与共的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助力推进美丽福建建设,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推进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民营经济是闽商形象的传播者。福建是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坚持开放合作始终是福建民营经济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福建民营经济响应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积极主动“走出去”,推动建设“两国双园”,以海外并购、援助合作等形式不断拓展国际化经营的视野,致力于实现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大力拓展海外业务,有力推动福建民营经济进行全球化布局,为更好地融入新发展格局作出了重大贡献。广大涉足海外经营的闽商闽企,不仅为驻在国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造福当地百姓,收获了国际社会对福建民企的认可和赞许,也在融通中外合作中有效提升了综合竞争力,有力促进福建民营经济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中实现更好发展,展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闽商形象。如今,福建民营经济已成为在海外讲好闽商友好协作、传播闽商合作共赢理念的生动讲述者和自觉传播者,为构筑起民营经济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添砖加瓦,为实现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营造有利于民企创业的国际形象和环境氛围贡献福建力量。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中,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不断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的战略部署,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的开拓创新精神,在制度和机制上全面发力,为民营经济更好地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良法善治的法治环境、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逢山开路纾民企融资之困、暖风化冰解民企市场之难、强基赋能破民企转型之局,更加精心地呵护和培育民营经济这片八闽大地的广袤森林,让民营经济发展得更稳、运行得更活,把广大民营企业家和民营经济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的伟大实践中来,引导福建民营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作者为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奋力谱写新时代海洋生态文明价值新篇章

即时 | 2023-08-29 09:3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21世纪是海洋世纪,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生态问题事关我国建设海洋强国,事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人类无节制地向海洋索取资源,从而获取利益,这不仅对海洋造成损害,最终还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海洋生态文明是持续、健康的海洋事业之基石。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必须增强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重大价值的新认识。

◆海洋生态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范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现代化道路,打破了西方资本主导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图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方式来实现人海的和谐关系,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新范式。

其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国情所决定。我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建设14亿多人口的现代化,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的基本国情,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高消耗、高污染的模式是行不通的,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可承受。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资源的宝库,陆地资源的短缺,向海洋进军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战略选择,如何避免重蹈陆地发展的覆辙,唯有人海和谐共生才是明智之举。

其二,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反思。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将生态问题回归到民生问题。西方现代化充满对大自然蔑视,其控制、征服、掠夺自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敌视、异化、疏离。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超越西方国家“征服自然”现代化发展范式的人类现代化新道路。当前,海洋生态问题并不纯然是海洋生态系统内部平衡关系的破缺,实质上更多的是人们在向海图富过程中人与海洋关系的失衡所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就是要实现人海和谐、建设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时代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要处理好人海关系,培育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意识,实现人类进步与海洋可持续的有机统一,走上人类富裕和海洋健康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海洋生态文明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必然离不开美好的生态环境。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为导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将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与建设美丽海洋密切结合起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一方面,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生态美景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新需要、新期盼。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海洋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保护海洋环境,修复海洋生态,持续改善海洋环境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美丽海洋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另一方面,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人类对海洋过度开发,超载利用及大肆污染,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与修复能力逐渐失效,海洋生态环境自然就失去了提供物质能量、创造经济财富的能力,也就丧失了本来的生产力。这不仅阻碍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还造成了重大民生问题。新时代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并举,维护海洋自然再生能力,将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与建设美丽海洋密切结合起来,为人民提供优美的海洋环境和优质的海洋生态产品,实现人民群众对碧海蓝天的向往。

◆海洋生态文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把“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结合起来,协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要求在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中发展经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首先,生态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碧海银珠也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生态保护与自然修复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催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落实到海洋领域,就是推动海洋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海洋生态与海洋经济并肩发展。

其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的发展。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尚处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之中,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资源环境对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绿色海洋科技不断发展进步,实现新时代海洋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海洋生态文明是拓展人类合作共赢的新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联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海洋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领域。海洋的和平安宁关乎世界各国安危和利益,需要共同维护,倍加珍惜。

一是全球海洋挑战的迫切要求。海洋是万物生命的摇篮,需要我们共同保护。海洋是全球资源的宝库,需要我们共同开发。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需要我们共同管理。这意味着各国应当高度重视海洋关系的全球整体性和海洋治理的全球公共性。面对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海洋生态文明从全新视角阐释了人类与海洋和谐共生的关系,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二是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需要。人类面临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世界性难题警示我们:如何直面生态危机,如何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昭示着海洋和平与繁荣的光明前景。保护好海洋是人类应当承担的生态责任,海洋命运共同体为开展全球合作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新的可能。

(作者分别为三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

即时 | 2023-08-22 11:30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其中,生态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更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丰富与发展,其超越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秉持的人类中心主义,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内涵,为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作出了重大理论和实践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从辩证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关系。

在不断推进高科技和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相较于依赖自然而发展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社会对自然的利用和控制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积累。在资本逻辑的宰制下,人类不遵守自然发展规律,试图支配大自然的欲望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在对无限利润的不断追求中,人以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认知对自然资源的肆意攫取,致使地球正面临着空前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人口爆炸、生态破坏和气候变化等危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不是肆意妄为地生活;人类创造历史,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只有在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能动性,人才能真正成为历史的主人。通过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方式实现更高水平的现代化社会是历史之必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一论述意在强调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既要遵循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坚持走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更要秉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观,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反思了西方工业化进程中对人和自然造成的叠加伤害,提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统筹兼顾的发展逻辑,以全新的理论维度审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命运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一系列发展理念,并不断向实践层面纵深落实、向国际传播,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变为现实,逐渐走出一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崭新道路,开创了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从系统的维度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市场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有限性,生态文明建设是整体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辩证统一,这就意味着党和政府成为生态文明理念的倡导者、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导者,要从系统的维度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在实践中逐步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的全方位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逐步成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相继出台,进一步夯实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发展架构。从理念的创立、制度体系的建立、机构的设置、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到评估与监管,我国坚持生态文明体制的全面改革,着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推进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融入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各个领域,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凝聚合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的现代化,顺利推动向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转型发展,这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独特生态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从发展的视角阐释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强调不仅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阐释力也在不断增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保障日趋完善。福建、浙江等省份率先发展,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方面的建设成效日益凸显。福建省持续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等工程,不断改善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多年保持全国前列,并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绿色发展动力强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深入人心的同时,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全球生态观也引起世界关注。从大力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到深度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包含着“民族愿景”与“世界表达”意愿的“中国声音”开始被世界听到,“中国见解”开始被他国采纳,“中国倡议”开始得到世界认同,生态命运共同体理念实现了国际化的深度传播。中国式现代化在不断深化认识中推进实践,在持续的实践发展中丰富了世界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其所形成独特的生态观,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独特生态观凝结着绿色发展的中国经验,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丰富,更是对世界历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性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方面要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发展理念,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维度解放、发展生产力,坚持发展与保护的统筹协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导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生态文明,超越西方工业文明发展道路,力求在多元化的国际社会中不断达成生态环境治理的全球共识,科学回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为破解全球性环境污染难题、为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系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FJ2020C004)阶段性成果]

1  2  3  4  5  6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