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心向党!宁德有四千多名学生讲“红故事”

“我在队旗下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4月2日,张高谦烈士纪念碑前,230余名少先队代表们庄严肃立,高举右拳,重温中国少年先锋队入队誓词,用整齐响亮的誓言寄托思念。庄严肃穆的祭扫仪式后,少先队员们追寻“红色少年”的足迹,开展“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主题队会,聆听张高谦的成长故事。
宁德市人社局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

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4月1日上午,宁德市人社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前往蔡威事迹展陈馆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活动中,市人社局党员干部向蔡威铜像敬献花篮,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现场党史教学中,党员干部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一边参观蔡威同志故居,一边学习蔡威同志生平事迹和“红色电波”技侦工作对中国红军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不少党员干部表示,通过此次主题活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思想洗礼,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人社部门党员干部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传统,坚定干事创业的信仰信念,切实履行人社部门工作职责,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燃!东侨“快闪”献礼建党100周年
b2715e93-3a39-4962-8e98-1db6cfb8325f.png)
4月1日,东侨开发区联合市畲族歌舞团在东湖畔录制庆祝建党100周年快闪宣传片,东侨开发区各单位代表参加了宣传片的录制,大家以澎湃的激情,饱满的热情参与活动,以实际行动献礼建党100周年。
我们的节日·清明丨清明祭祀树新风 传播文明新风尚
为了营造浓厚的文明祭祀氛围,该镇还通过LED显示屏、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广播音柱、悬挂横幅、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文明祭扫,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为进一步倡导文明、绿色、安全的现代祭扫新风,3月29日,柘荣县双城镇联合开展“清明节”文明祭祀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道德素养,维护环境整洁。活动中,志愿者走街串巷,向群众发放《2021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倡导通过网络祭祀、居家追思、植树缅怀、踏青遥祭、鲜花代祭等现代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并引导群众树立婚事新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等移风易俗新理念。
我们的节日·清明丨福建工程学院师生与福安在榕乡亲缅怀马立峰烈士
清明节将至,3月30日上午,福建工程学院和福安驻福州人才工作站在该学院马立峰塑像前举行“缅怀英烈学党史赓续精神勇担当——缅怀马立峰烈士纪念活动”。1930年1月至1935年2月,与邓子恢、陶铸、叶飞、曾志、詹如柏等同志领导和开展闽东农民“五抗”运动与武装斗争,创建闽东苏区,成立了闽东苏维埃政权、闽东临时特委、闽东红军独立师,历任福安县委书记、闽东工农游击队第一支队政委、福安中心县委书记、闽东临时特委委员、闽东苏维埃政府主席等。闽东党史研究学者、马立峰烈士传记作者缪小宁研究员向学院捐赠了《闽东苏维埃1934》《生死相随》等个人党史研究成果。
荡秋千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放风筝
风筝的历史十分悠久。放风筝,源于古代的巫术。古人认为,放飞的风筝可以带走邪气与晦气。据说,世界上第一个风筝是春秋时代的著名工匠鲁班用木头制作的,当时还有竹做的风筝。汉代出现纸制风筝,叫“纸鸢”。唐以后,风筝作为一种儿童玩具日渐风行。清代诗人高鼎曾这样描绘放风筝的情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蹴鞠
蹴鞠,也是一项在唐代开始流行的春季娱乐活动。大诗人王维有《寒食城东即事》诗为证:“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描述了热闹的蹴鞠场面。蹴鞠,即踢球,当时踢的球叫“鞠”,用的是一种皮球,球内用毛塞紧。据
插柳
插柳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每到清明,不论大江南北,家家户户都要折柳枝插在自家的门楣上,大户人家还要将燕子状的节日食品串在柳条上。前往郊外扫墓的时候,人人都会在自己的衣物上插上柳枝,小孩将柳条编成帽子戴在头上,姑娘们则将柳枝斜插在鬓角,搭乘的车轿上也要插挂柳枝,在《清明上河图》中,就有郊外踏青归来轿顶插柳的图景。
踏青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尚书·大传》曰:“春,出也,万物之出也。”在西周,万物萌动之时,迎春郊游于野外就已成为礼制。据《礼记·月令》载:“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至,以迎春东郊。”先秦时,齐国有“放春三月观于野”之俗;鲁、楚也有春日出游之习。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念奴娇ㆍ书东流村壁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
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