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清明节的到来,福鼎迎来祭扫高峰。4月3日,笔者从福鼎市民政局获悉,为有效解决以往群众反映强烈的殡葬服务收费高、流程繁、体验差等问题,福鼎市全面推进殡葬服务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全市殡葬服务投诉量同比明显下降,群众治丧体验大幅改善,绿色殡葬理念渐入人心。 “过去殡葬服务费用比较多,现在一些项目都取消服务费了,心里踏实很多。”市民林先生由衷感慨道。据了解,自2024年底起,福鼎市城乡居民免除遗体接运、火化、存放以及骨灰寄存等基本殡葬服务费用。为进一步减轻群众“身后事”负担,福鼎市民政局全面梳理殡葬服务项目清单,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非必要收费,果断取消遗体隔离塑料、耐火寿毯等5项收费,为城乡家庭平均节省费用280元。同时,制定《殡葬服务标准化目录》,通过“菜单式”公示杜绝强制消费,确保群众明明白白消费。 此外,在福鼎市纪委监委的指导下,福鼎市民政局联合物价部门对骨灰盒等殡葬用品开展成本核算,建立“零溢价”机制,骨灰盒售价平均降幅达27%。推行价格全流程公示制度,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严查隐形加价行为。整治后,群众治丧综合支出降至2000余元,实现费用“腰斩式”下降。 在免除基本费用的基础上,福鼎市大力倡导入葬公墓、海葬、树葬等节约土地资源的生态殡葬模式,进一步加码生态安葬激励政策。2019年起,凡宁德福鼎市常住户籍人员死亡后,在福鼎市殡仪馆火化后,自愿选择将骨灰进行海葬的,将得到海葬激励性补贴3000元。 殡葬服务改革不仅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民生账”。为此,福鼎市聚焦服务效能与人文体验双重提升,通过流程再造、队伍赋能、阳关监督等创新举措,推动殡葬服务实现“便捷办”“暖心办”——整合遗体接运、火化、用品供给等环节,推行“一站式受理”模式,免费提供证件复印、24小时咨询等10项便民服务,办理时长压缩50%以上;开展全员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创新“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一口清”制度,实现政策解答零误差、服务过程零投诉;在服务窗口、公共区域全覆盖公示收费明细,建立“现场评价+跟踪回访”监督闭环,群众满意度达100%;同步升级便民休息区、优化停车场等设施,增设医疗急用箱、温热直饮水等暖心配置。 当然,殡葬服务改革成效落地,离不开全民知晓与参与。福鼎市成立市委文明办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工作专班,深入推动殡葬领域乱象问题整治。同时,将殡葬移风易俗融入文明培育,依托融媒体中心,制作投放公益广告,并发挥文明村等示范作用,征集案例,鼓励党员带头,宣传典型与成效;融入文明实践,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主题活动,在重要节日引导文明祭祀、组织文艺展演,开展志愿服务;融入文明创建,将其纳入各类文明创建,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开展评选、劝阻陋习,与其他活动、宣传教育结合治理殡葬歪风。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通过系统化改革实践,探索‘公益属性突出、监管机制健全、群众可感可及’的现代殡葬服务新路径,为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福鼎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福鼎周刊记者 温丽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