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宁德文明网 > 道德建设 > 正文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到老

———记第五届宁德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刘灼丽

2021-09-16 10:10:00 柯婉萍 来源:宁德文明网  责任编辑:王予捷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是很奇妙的,比如在盛夏的一天,我突然就有缘认识了刘灼丽。当她以“第五届宁德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的身份第一次与我通电话时,说起了自己的妈妈,她在电话那头小声啜泣,一度哽咽,“我妈妈走了!”那语气,感觉像是一个孩子再也寻不回最珍爱的宝贝。

此后约了她好几次,她总说不在宁德,后来才知道趁着假期,她回寿宁武曲老家陪伴91岁高龄的父亲了。当我们真正面对面坐在一起时,彼此感觉像是多年未见的好友,有着那么多聊不完的话题。同是为人女儿,我们对于“孝”与“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那就是“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到老”。

比我小六岁的刘灼丽是蕉城附中的语文老师,在母亲去世这件事上,她有着难以释怀的心结。她说2018年她教初三毕业班,又是班主任,工作特别忙。有一天她帮母亲泡脚时,发现母亲脚上有颗不起眼的黑痣,慢慢地黑痣怎么变大变粗糙了?变粗糙的黑痣怎么明显凸出来了?但她不知道还有“黑色素癌”这种病。她想到学生马上要中考了,而且母亲长年的帕金森症在她的悉心照顾下,控制得非常好,就想着去除黑痣的手术迟一点来得及。可是医生告诉她必须马上动手术。学生进中考考场的那一天,正是母亲进手术室的日子。母亲在动完手术的第二年走了,刘灼丽万分自责,她想着如果能早一点把黑痣拿掉,哪怕早一个月,母亲就不会走得那么快。

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刘灼丽提到这件事,仍是潸然泪下。在人类无法战胜的疾病面前,所有的自责,所有的后悔都是因为不舍。刘灼丽说,她只是想多陪陪父母,多给辛苦操劳一辈子的父母一些呵护,就像父母小时候对待自己一样,什么好吃的都留给自己,即便是他们慢慢变老了,有什么好东西,也是习惯性地留给子女们。刘灼丽认为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父母除了给我们宝贵的生命,还给了我们人世间最无私的爱。为人子女,能做到的就是问心无愧。

刘灼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的母亲曾是帕金森中晚期,脑萎缩多年,手脚抖动严重。为了让母亲得到进一步治疗,2013年3月,她把父母接到了宁德,自家没有电梯房,她就租一套给父母住;经济条件不允许,就找租金相对便宜的金涵小区。每次去父母住的地方需要穿过中心城区从南到北,这8公里的路程在刘灼丽看来可以用电动车的车轮来缩短。父母距离自己近了,每天都能听到他们的声音,看到他们的模样,那份丝丝缕缕的牵挂就变得触手可及。

除了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当好人民教师,刘灼丽平时把大部分时间都给了父母。她每周都带母亲找医生、挂号、就医、拿药,为了让母亲早日康复,她自学杨奕的《手到病自除》,一有时间就为父母泡脚、按摩、做艾灸。父母亲因为长期服药,副作用明显,经常失眠、便秘、突然失忆,刘灼丽就带着他们看了西医求中医。听说原始点按推能解决这些问题,她就认真学习原始点,即使工作忙碌,身体疲惫,也不忘定时给他们按推原始点。每当按推完,她看见他父母脸色红润,精神倍增,胃口大开,她就会被幸福包围着特别开心,忘记了疲倦。刘灼丽也教我怎么按摩原始点,让我体验了一把她的按摩手法,从最先的酸胀,到后面的舒适,我从她的指尖上感受到了娴熟,也感受到了指尖上的爱抚。

岁月催人老,曾经像山一样的父亲,2016年2月突然脑出血导致偏瘫。父亲接受不了这一现实,变得忧郁、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经常绝食。刘灼丽耐心安慰鼓励他,细心地为他解释病情,消除父亲的疑虑和悲观情绪。她帮助父亲做康复训练,扶着父亲学走路:脚高高抬起,缓缓落下,再抬起,再落下……她一边喊着“1、2、3”,一边为父亲鼓劲。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无数个枯燥的日子考验着人的耐心和毅力,父亲跨出的脚步终于突破了30……50……500。在刘灼丽的陪伴下,在100,200,500数字鼓励下,她父亲走路有了很大进步,渐渐地能推着轮椅往前走,甚至能够外出了。

刘灼丽的丈夫也和她一起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责任,但是刘灼丽考虑到丈夫工作忙,每次要带父母去医院看病,她就“骗”丈夫说,她一个人会照顾得过来。其实在这过程中,刘灼丽常常会感觉到自己的无力感,可是富有担当的她总是微笑应对。她的父母十分恩爱,如果一个生病,另一个就难过得不吃饭。刘灼丽忙着给生病的母亲找医生,筋疲力尽的她还要强装笑脸安慰伤心难过的父亲。有时父母两个都生病,她就带着两个一起去看医生,先搀扶着母亲走100米多远,让母亲拄着拐杖依靠在墙上站好,又急匆匆跑去帮助父亲推轮椅。父亲担心母亲站不稳,就喊着:“不要过来!牵好你母亲,别让她摔倒。”无奈的她只好跑到母亲身边,可是母亲又催促着:“去帮你爸爸推轮椅,他没睡好,没力气推轮椅。”她只能站着别过头,悄悄抹眼泪。有时候父母两个都住院,左边病床是父亲,右边病床是母亲。手忙脚乱的她,恨不得有三头六臂。

在和刘灼丽聊天的过程中,我感受很深的是,她称“爸爸、妈妈”一直用很轻的双声叠词,而不是用“我爸、我妈”。轻声柔语中,我能感受到她对父母的敬重。她说为人母后,她更深切地体会到儿女的呼唤对于父母来说是怎样一种甜蜜的感觉,而我们所希望的是每一次呼唤都能得到父母的回应。

有人说,人这一生离不开亲情的挂念。小时候,亲情是我们的依赖,年老时,亲情是我们的安慰。父母陪我们长大的过程中蓄满了无私的爱与奉献,我们在陪伴父母老去的日子里,所能做的就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孝与顺,是细水长流式的真心付出。

刘灼丽孝老爱亲的故事看似平凡,却在点点滴滴、真真切切中打动和影响了身边的人。“孝老爱亲”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中的一盏明灯,它汇聚起的光亮会照亮更多的心灵,使之得以薪火相传。

更多>主题活动
主办单位:中共宁德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宁德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11000563号-1